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系统病变所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等多种因素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流行病学:患病率约为4‰,占15岁以上人群约7%。占住院心脏病人的38.5~46%。病因支气管、肺疾病:以COPD最多见,占80~90%;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肺血管疾病:甚少见其他:包括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病因及发病机制肺功↓气道感染病因→肺结构异常→低氧血症→肺血管阻力↑1.肺A高压2.肺心病3.全身器官改变(一)肺A高压形成一)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1.缺氧:①体液因素:PaO2↓肺血管痉挛→肺循环阻力↑缩血管物质↑/舒血管物质↓(血栓素A2)TXA2PGI2(前列腺素F2)PGF2PGE1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产物(白三烯)LTS脂氧化酶产物组织胺血管紧张素PAFEDCF↑EDRF↓(内皮源性收缩/舒张因子)②缺氧的直接作用:PaO2↓→Ca通透性↑→细胞内Ca含量↑(平滑肌C膜)肺血管收缩肺循环阻力↑2.PaCO2↑→H+↑→血管对缺氧收缩敏感性↑二)肺血管阻力↑的解剖学因素:1、炎症→血管炎→血管壁增厚、弹性↓血管狭窄、闭塞→肺循环阻力↑2、高压:肺气肿→肺泡内压↑→压迫肺泡毛细血管3、毁损:肺泡壁破裂→毛细血管网毁损(>70%)4、重构:肺血管收缩→管壁细胞间质增生血管壁张力↑微硬化↓三)血容量增加和血液粘稠度↑:慢性缺氧可引起:促红素↑→继发性红增多↑→血液粘度↑→循环阻力↑醛固酮分泌↑→钠水潴留→血容量↑→肺A高压肾血管收缩→肾血流↓(二)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1、肺循环阻力↑→右心后负荷↑→右室肥厚心排量↓右心扩大右心衰2、心肌缺氧、H+↑、能量合成↓感染→中毒性心肌损害酸碱紊乱、电解质失衡(三)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可引起其他重要器官如脑、肝、肾、胃肠、内分泌等系统及器官的功能障碍临床表现除原发疾病的表现外,主要逐步出现肺、心功能不全及其他器官损害的表现。可分为: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X线检查:肺心病X线表现肺动脉高压征:右下肺A干增宽,横径≥15mm;右下肺A干与气管横径比值≥1.07;肺A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前斜位,肺A园锥部突出≥7mm。右心室增大征:正位:心界向左扩大,心尖园隆上翘;右前斜位:心前间隙缩小或闭塞。实验室及其他检查2、心电图检查: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主要条件: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P波高度≥0.25mv;Rv1+Sv5≥1.05mv。次要条件:右束支传导阻滞;低电压。3、心电向量图检查4、超声心动图检查5、肺阻抗血流图检查6、动脉血气分析7、血液检查8、其他:肺功能检查、痰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1、与冠心病鉴别2、与风湿性心脏病鉴别3、与原发性心肌病鉴别治疗(一)急性加重期的治疗:1、控制感染:2、通畅呼吸道:3、控制心力衰竭:⑴利尿剂:机理:↓心脏前负荷,减少血容量。原则:作用轻,剂量小副作用:电解质紊乱,痰液粘稠,血液浓缩急性加重期的治疗⑵强心:特点是两差一多(疗效差,耐受性差,心律失常多)原则:小剂量:常规量1/2~1/3快速:作用快,代谢快。毒K,西地兰指征:感染已控制,利尿效果不好心衰表现为主,感染不明显急性左心衰注意:纠正缺氧,治疗低钾血症,考核指标。急性加重期的治疗⑶扩管:机理:↓前后负荷,↓心肌耗氧量,↑心肌收缩力。4、控制心律失常5、加强护理工作治疗二、缓解期的治疗三、营养疗法(一)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二)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三)心律失常:各种心律失常,以房性为多见,可出现心跳骤停。(四)休克:1、感染中毒性2、失血性3、心源性(五)消化道出血(六)DIC并发症预后及预防多数预后不良,病死率10~15%预防:
本文标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4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