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管理会计钱逢胜主编第九章其他成本控制方法本章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章:1、了解几种成本控制的方法2、理解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作业成本法的应用3、理解目标成本法的基本方法,了解目标成本法的现实意义;4、了解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和生命周期成本法的基本原理5、了解质量和质量控制的概念,掌握质量成本的分类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方法应用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全面质量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现实意义基本方法现实意义生命周期成本法质量和质量控制质量成本的分类基本原理一、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产品品种范围变大间接成本的比重大大上升信息处理成本的大大下降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AMT)是指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给传统制造技术带来的种种变化与新型系统。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AMT是制造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非充分条件,其优势还有赖于能充分发挥技术威力的组织管理,有赖于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和融合。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知识链接二、作业成本法的含义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又称ABC成本法、作业成本分析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是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系统。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思想可以表述为: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第一节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costdriver)又称成本驱动因素,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内容,是指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动或事项。在传统的完全成本法中,由于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往往较大,通常使用直接人工小时数作为分配的基础。在作业成本法中,根据成本动因的不同,在分配制造费用时,采用了代表不同种类的制造费用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知识链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FordMotorCompany)运用作业成本法为企业的应付款部门(AccountsPayabledepartment)削减了百分之二十的成本。在这一举措大获成功后,福特对其采购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作业成本法在分配成本时分成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将消耗的资源按照资源动因分配到各成本库中。资源动因(ResourceDriver),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是把资源成本分配到成本库的基本依据。成本库(ActivityCostPool),在作业成本法中,具有相同性质资源动因的组合被称作一个成本库。成本库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单位水平成本库。(2)批次水平成本库。(3)产品水平成本库。(4)维持水平成本库。第二阶段,将各成本库中的汇总的制造费用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配到产品中去。三、作业成本计算的步骤四、作业成本法和传统的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假设甲企业生产两种产品W和H,生产工艺和流程差异很大,W产品的生产工艺比H产品更复杂。一般情况下,W产品产量为100件每月,H产品产量为150件每月。W产品和H产品的直接成本如表9-2所示。第一节作业成本法(1)传统的完全成本法如果使用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来分配间接成本,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单一的分配基础。在这个企业中,可以采用直接人工小时数作为分配基础。第一步:计算在标准产量下的直接人工小时数。第二步:计算预定的间接费用分配率。第三步:以每种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小时数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第四步:根据W产品和H产品的产量和直接成本计算其单位成本。计算结果如表9-3所示。第一节作业成本法(2)作业成本法前面提到,该企业每月共发生间接费用50000元,假设这些间接费用按照产生的来源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仓管部门费用、维护部门费用以及其它日常费用(如水电、照明、取暖费用等),具体情况如表9-4所示。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第二阶段,将各成本库中的汇总的制造费用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配到产品中去。在第一阶段中,所有的间接费用已经被分配到四个成本库中,分别为:原材料准备成本、机器设备运行成本、生产准备成本以及折旧费。在第二阶段中,这些成本将根据成本动因,进一步分配到产品中去。W产品和H产品与成本动因相关的一些具体信息如表9-5所示。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第一步,将材料准备成本根据各产品使用原材料的数量分配到W产品和H产品中去。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第一步,将材料准备成本根据各产品使用原材料的数量分配到W产品和H产品中去。第二步,将机器设备运行成本根据各产品使用的机器工时数分配到W产品和H产品中去。第三步,将生产准备成本根据各产品的生产流程数分配到W产品和H产品中去。第四步,将折旧费根据各产品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价值分配到W产品和H产品中去。最后,根据W产品和H产品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信息,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如表9-6所示。第一节作业成本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传统的完全成本法下,工艺较为复杂,产量相对较低的产品W的间接费用被低估了,而另一种产品H的间接费用则被高估了。这和W产品使用的机器设备价值较高,使用的机器工时较长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在作业成本法下,根据成本动因,在分配各项间接费用时就更有依据,也更为恰当了。课堂思考在上例中,如果企业使用了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来估算W产品和H产品的成本,会造成哪些危害?第一节作业成本法五、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1)作业成本法的优点一方面,作业成本法根据成本动因分配间接费用,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成本信息。另一方面,作业成本法能够使信息使用者看到更真实的盈利状况。(2)作业成本法的缺点过去,对于作业成本法实施的现实可行性的最大的诟病在于作业成本法工作量大,代价昂贵。但是,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使得信息处理的成本降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作业成本法本身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在使用作业成本法时,作业的区分存在困难。第二,在使用成本动因归集和分配成本时,成本动因的确认存在困难。第三,成本动因的选择具有主观性。第一节作业成本法六、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CostingManagement,ABCM),又称作业基础管理,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1)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一项作业是否为增值作业,可以用以下三条标准进行衡量:a该作业能够带来加工对象状态的改变;b加工对象状态的改变,只能由该作业实现;而不能由价值链中的前一项作业实现;c该作业使价值链中的其他作业得以执行。同时符合以上三条标准的作业为增值作业,否则为非增值作业。第一节作业成本法全球知名的健康卫生护理公司金佰利的创始人Kimberly-Clark认为,企业持有大量的原材料、在产品以及产成品都是非增值作业。他认为企业作业计划的关注点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将库存控制在合理的水平,而在库存管理中提出的准时制管理(Just-in-time(JIT)management)也正是为了减少甚至消除这一非增值作业。课堂思考假如你是一家服装企业的采购部门主管,如果你发现这家企业仓库里堆满了一种面料,请识别这些原材料库存在仓库中消耗了哪些资源?第一节作业成本法(2)价值链和作业成本管理在利用作业成本信息来分析企业价值链中的作业并且进行成本控制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识别作业。通过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过程,理清企业的成本流动过程,在流程分析中识别处所有的重要作业。第二,确定成本库,识别成本动因,计算产品单位成本。第三,了解作业之间的联系。作业成本管理还应该了解各项作业之间的联系,以及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以此建立各个部门对成本的责任,便于设计作业以及责任控制体系。第四,根据内部的成本信息和外部的成本标杆来建立成本标准。第五,改进作业,优化价值链。企业加强成本控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节作业成本法(3)作业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作业成本管理的产生和实践具有以下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作业成本管理深化了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其次,作业成本管理适应新经济技术环境的的客观要求。最后,作业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第二节目标成本法一、目标成本法的概念目标成本法(TargetCosting)是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的一种有助于同时达到高品质、多功能、低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成本法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能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方式,同时关注整个价值链的利润和成本计划,从宏观的角度对价值链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协调。知识链接目标成本法,在日本被称为“成本企划”,60年代初产生于日本,它源自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新车开发和车型更新中。但目标成本法真正成为一种确保目标利润的手段还是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的事。石油危机使得世界发达国家受到重创,而日本却藉此机会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其成功的秘诀主要得益于具有能够大幅降低成本功效的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从改变设计人手解决了当时传统成本管理无法解决的汽车成本骤升的问题。之后,以汽车业为中心,目标成本法在日本许多行业中得以迅速推广,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在产品的企划、开发中,根据顾客需求设定相应目标(目标成本),希翼同时达到这些目标的综合性利润管理活动。第二节目标成本法二、目标成本法实施的步骤目标成本法实施的步骤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目标成本。在一般情况下,目标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提供产品或者服务而消耗的资源。确定目标成本的步骤有以下几个:第一步,确定目标售价。第二步,确定目标利润。第三步,计算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目标售价—目标利润例题【例9-1】在做过市场研究后,甲企业决定生产一种新的清洁剂产品Q以弥补它清洁用品产品线的不足,根据估计,这种新的清洁剂产品Q能以目标售价20元售出,估计的年目标销售量为100000瓶清洁剂产品Q。根据产品的性质、竞争状况和MU公司的自身情况,该新产品的目标销售回报率为20%。计算甲企业清洁剂产品Q的目标成本。第二节目标成本法例题第二阶段,实现目标成本。第二阶段,实现目标成本。在这个阶段中,一方面,产品的设计小组通过对现有的技术等水平下,产品的估计成本和目标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做出改进。另一方面,采用超部门团队方式,利用价值工程寻求最佳产品设计组合。第二节目标成本法第三阶段,持续改善。持续改善是指对企业不同领域或工作位置上所做的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目标成本法中,在产品进入生产阶段后,企业仍然不断地寻求降低成本大措施,成本改善聚焦于生产过程而非产品本身。在持续改善的过程中,有效的成本管理能够对成本对象耗费企业资源的状况更适当地加以计量和核算,使目标成本处于正常控制状态。目标成本法经典案例——丰田公司美国《商业周刊》2003年第1期评选出世界十五位最杰出经理人,日本首家税前盈余超过1万亿日元(87.4亿美元)的企业—丰田汽车公司的社长张富士夫(FujioCho)名列榜上。在日本经济被人形容为“处在黑洞看不见曙光”之际,张富士夫此时能获选,意义非同寻常。知识链接第二节目标成本法三、目标成本管理及其现实意义(1)目标成本管理的概念目标成本管理就是在企业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测定目标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考核、评价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2)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原则在目标成本管理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六点原则:第一,目标成本管理是价格引导的成本管理。第二,目标成本管理关注顾客。第三,目标成本管理关注产品与流程设计。第四,目标成本管理注重跨职能合作。第五,目标成本管理使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削减。第六,目标成本管理注重价值链参与。第二节目标成本法(3)目标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我国传统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是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基本相适应的,对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生产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当代竞争环境中,竞争者之间的产品质量差异正在缩小,作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通过技术领先
本文标题:生命周期成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5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