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诸子散文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体裁时代特点代表著作语录体春秋至战国初简单的言行记录,无完整篇章《论语》、《老子》、论辩体战国中期未完全摆脱语录体的影响,仍以对话为主。但篇幅扩大,论题集中,开始向长篇议论方向发展,专题论文初步形成。《孟子》、《庄子》《墨子》专题论文战国后期形成了结构完整的论说文体制。《荀子》、《韩非子》诸子散文语言的发展《论语》多为口语记录,朴实简明,“略无华饰,取足达意而已。”《孟子》明白晓畅,长于辩论,“渐有繁辞,而叙述时特精妙。”开始向书面语转化。《庄子》散文气势宏大,文辞富丽,描写传神,舒卷自如,极富情感性。文学色彩更浓。《荀子》、《韩非子》重视语言的修饰和锤炼,准确生动,富于变化要,文辞丰美,含义深刻,已是纯熟的书面语。诸子散文修辞的发展《论语》修辞,手法简略。《孟子》为文,长于比喻,创造寓言式比喻,运用排偶、对比,增强气势与说服力。《庄子》修辞丰富而独具特色,灵活自如地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寓哲思于形象,仪态万方,瑰丽多姿。《荀子》擅用譬喻说理,明喻、暗喻、引喻、博喻及反正设喻,形式多样;又多用排比。《韩非子》则大量运用比喻、寓言、历史故事说理,又排比、对偶、反复,使文章形象而深刻周密,气势峻拔。《老子》成书年代:战国中期以前《道德经》语录体李耳(老聃)核心思想——“道”道家代表作名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论语》一、《论语》及其成书:1、《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全书共20章。2、其作者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3、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孔子生平与思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的主要思想在政治上强调“宗周”,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在思想上提倡“仁”、“礼”学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教学方法和治学态度。孔子讲学图孔子思想体系图仁爱(核心)信义(人际关系)和平(人际关系)忠恕(组织关系)孝悌(家庭关系)忠恕(组织关系)孝悌(家庭关系)仁爱(核心)《论语》的文学特征(一)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片言只语表现人物性格通过简短故事叙写思想政见通过行为动作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态(二)语言精炼平实,含蓄隽永,概括力强,语句生动形象而富于哲理。孔子的宗周与礼乐思想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一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孔子谈治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孟子》一、孟子其人其书二、《孟子》散文的特点孟子生平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孔子后又一儒学大师,“亚圣”。为推行其“仁政”与“王道”学说,孟子曾先后游说过齐威王、宋王偃、滕文公、梁惠王、齐宣王等,并一度为齐客卿,但一直求得重用。晚年回到邹,专心授徒和著述。孟子思想“仁政”与“王道”性善论反对暴政,反对战争民本思想《孟子》散文特点1.语言明白晓畅,不事雕琢。2.“好辩”、善辩,善设机巧,引人入彀。3.善用比喻和寓言。4.感情充沛,气势雄健。鱼与熊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墨子》一、墨子其人其书二、墨子散文特点墨子其人墨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出身低下,授学于儒思想核心——兼爱《墨子》散文特点1.逻辑严密,条理清晰2.善用具体事例说理,开创诸子以寓言说理的先河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籍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庄子》一、庄子生平二、庄子思想三、《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庄子思想“无为”,“齐物”——朴素辩证法与相对主义崇尚顺应自然全性保命精神超脱——逍遥游、“无待”蔑视礼法,愤世嫉俗《庄子》散文艺术成就1、奇丽多姿,浪漫恣纵。2、善用寓言,蕴哲理于形象,意趣盎然。3、善于描绘,逼真传神。4、擅比喻,新奇生动。5、善讽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一个人应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束缚,使精神活动臻于悠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本篇分三节,首节起笔描绘一个广大无穷的世界,次写“小知不及大知”,点出“小大之辨”,接着写无功、无名及破除自我中心,而与天地精神往来。第二节借“让天下”与去名去功,借“肩吾问连叔”一段写至人无己的精神境界。篇末借惠施与庄子的对话,说到用大与“无用之用”的意义。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而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荀子》与《韩非子》一、荀子生平与思想1、礼法并用。“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2、性恶论3、人定胜天二、荀子散文的特点1、淳厚详谨,语言精炼,词汇丰富,句式整齐,充满智慧的“学者之文”。2、形成了成熟的论说文体制。论题鲜明,结构完整,逻辑周密,说理透辟。3、擅用比喻,将之发展成为一种论证方法。4、《成相》篇与《赋》的写作。文学史上最早以赋名篇。韩非思想1、法、术、势并重。2、集权主义。“强公室,杜私门。”3、奖励耕战,富国强兵。《韩非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结构严谨,论证严密。条理清晰,说理透辟。2、运用大量历史故事和寓言说理,富于说服力和生动性。3、语言峻峭洗炼,笔锋犀利。大量运用排比、对偶、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4、比喻自然贴切,生动巧妙。5、形式多样,富于创造性。《韩非子》与《庄子》寓言比较《庄》空言无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韩》取材平而无奇,具体踏实
本文标题:先秦诸子散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7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