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36理论:实验;见习:学分:2.0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前言课程定位与性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2005年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决定,以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的大学生公共政治必修课程。课程特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主题,以中国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主线,进一步揭示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内容主要涉及: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2)这三部分内容。课程任务: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从而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使用的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教学时数与学分:总学时:36;周学时:2;学分:2.0。教学目的:第一,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自觉地继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二,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不同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第三,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明确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第四,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教学内容及要求: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本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综述的学习: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2.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3.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4.近现代中国的基本历史线索。〔二〕教学内容本综述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概要掌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教学重点:中国社会如何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1.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2.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建地半封建性质1.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2.封建经济和专制统治的保持3.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及其障碍4.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的形成等)5.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1.两对基本矛盾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四、基本历史线索1.鸦片战争:近代史的起点2.1840—1919年的中国〔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1.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外国对中国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和文化奴役;2.了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3.了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近代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以及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重点:①了解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基本历史过程,认识清朝廷是如何在外来侵略的打击下,不断丧权辱国,使中国的领土与主权不断受到破坏和丧失。②了解中国人民的反抗与斗争精神及其失败的原因。难点: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二、政治控制三、经济掠夺四、文化渗透第二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二、民族意识的觉醒〔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2课时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1.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了解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史实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太平天国农民斗争、地主阶级“自救”活动的兴衰以及维新运动的进行与夭折。教学重点:①了解洋务运动的起因、洋务派的思想、洋务运动的影响;②了解维新变法的主张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教学难点:①中国社会各派势力对于改变中国命运的认识与行动,认识洋务派、维新派、顽固派和革命派的思想主张与政治行动的意义,了解中国社会是如何艰难地转变与进步的。②各种反动势力是如何阻挠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2课时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1.了解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但民主革命的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2.了解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多次反袁斗争。〔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以及辛亥革命的失败。教学重点:①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失败原因;②袁世凯及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反动统治。教学难点:①对辛亥革命的评价;②民主共和制度难以落籍的原因。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包括对清末“新政”的评析)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一、封建帝制的覆灭二、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2课时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本编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综述的学习: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世界与中国;2.了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3.三种建国方案与两个中国命运的较量;4.1919-1949年中国的基本历史线索。〔二〕教学内容本综述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概要掌握二十世纪前半叶时代特征与世界大势、近代以来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以及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资产阶级民主党派的三种建国方案。重点:二十世纪前半叶时代特征与世界大势对中国各政治派别在政治趋向上的影响;难点: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一、时代特征与世界大势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国际格局的变化二、三座大山的重压1.从北洋政府到国民党政府2.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封建经济3.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4.人民的悲惨境遇三、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1.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2.两个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四、基本历史线索1.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1919—1949年的中国(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2课时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1.了解五四运动的必然性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作用与意义,认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刻关系。2.了解五四运动的必然性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作用与意义,认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刻关系。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兴起及其失败的原因。〔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先进分子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历史呼唤新型革命政党的诞生以及中国革命的新面貌。教学重点:①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与五四运动时期的各种社会思潮与三次思想论争,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革命的影响。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③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兴起及其失败的原因。教学难点:①五四运动的必然性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作用与意义。②认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刻关系。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的潮流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2课时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教学目标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1.了解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如何建立专制统治;2.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革命和土地革命的历史意义;3.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教学重点:①中国共产党的武装革命、土地革命、反“围剿”斗争和长征。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教学难点:①宁汉合流后国民党政权及其性质。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及其性质和意义。③长征精神及历史意义。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4课时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1.了解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及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如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了解日军惨无人道的野蛮罪行;2.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做出的巨大牺牲与奋斗;3.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深远历史意义。〔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的全面抗战、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重点:①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作战情况;②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作用;③中国人民遭受深重伤害与英勇的斗争精神,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难点:①正面战场的作战及其作用;②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作用。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三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95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