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A第八章 创业企业的融资
1第九章创业企业的融资第一节创业融资理论一、创业融资的含义创业融资是指创业企业利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从企业外部的其他组织、个人以及企业内部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的活动。创业融资按用途可分为固定资产的筹集和流动资产的筹集;按融资的对象可分为向个人、政府、银行、其他企事业、保险公司及有关金融机构筹集;按资金来源可分为企业内部资金和国内资金与国外资金筹集;按时间长短可分长期资金、中期资金和短期资金的筹集,长期资金—般指占用5—10年以上的资金,主要用于企业固定资产的购建;中期资金一般指占用1一5年的资金,短期资金指占用1年以下的资金。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企业经营什么,不同的企业管理者总是以通过不同的融资、投资、经营活动来实现“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目标。为此,企业必须首先通过各种融资方式来获得一定的资金,然后通过投资活动来运用资金.并通过经营管理来获得收入,从而使资金增值、获利。因此,可以说融资是筹措资金的行为,投资是运用资金的行为,经营是管理资金或资产的行为。企业能否盈利,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最终取决于这三大基本经营活动的综合效果。在这三个基本经营活动中,融资活动是起点,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业企业必须重视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更高效率地获得资金,从而实现企业的最终经营目标。企业融资是企业经常进行的一项经营活动,不仅创办新企业或扩大再生产需要融资,就是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也需要融资。企业融资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输血”和“造血”的双重功能。二、融资的错误理念1、害怕借钱由于传统理财思想的影响,许多创业企业不敢向外借钱,担心对外借款会给别人留下债台高筑、资金实力不强的印象。从而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创业者不愿学习融资知识,忽视融资能力的提高,不重视融资活动,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其实,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保持一定合理的负债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没有负债的企业几乎是不存在的,只不过不同的企业,其负债的形式不同,负债的金额不同而已。2、只融不投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投资,一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利润额,而决不是为了挥霍享受或者其他。可是,有些企业却没有真正这样做。他们在筹集到钱款后,便把投资的事抛在了脑后,把大把大把的钞票用在吃喝玩乐上。结果,给投资的项目最后也就泡汤了,而且,企业本身已有的经营基础也发生了动摇。2因此,筹集而得来的钱是不呢感轻易花掉的,更不能挥霍和浪费,借来的钱在使用时尤其要慎之又慎。3、贪心太重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会犯贪心的毛病,总想能够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盲目相信筹资越多越好。这是一种极危险的想法。在筹资时贪心太重的话,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搞不好还会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得不偿失。因此,在筹资时,我们须遵循“需要多少,便筹多少”的原则,只要能够满足自己投资所需就可以了,千万不可急噪冒进,贪多求大。4、过度负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创业成功和经历辉煌之后、逐斯走向衰败。研究显示,成功企业往往不能有效控制债务的迅速膨胀,当遇到环境变迁的挑战时,由于应付不当,往往导致企业走向衰败。一般来说,当一个企业获得创业成功,市场份额不断增大时,会逐渐失去平常心,不断地采用扩张性政策。为此,企业常常大举融资,各种债务迅速膨胀,最终发生严重的财务危机,企业面临崩溃。5、借钱不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按计划符资金分配给企业,由于没有强制的还款约束机制,导致企业还款的意识淡薄。即使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也不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更影响不到企业的管理者。同时,银行催收贷款的力度不够,企业就形成了向银行借钱如同向银行取钱的融资思维,所以企业“借钱不还”的行为常常出现。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的经营以利润为目标,企业贷款会受到商业银行强有力的监督和催收。倘若企业还存在“借钱如取钱”的融资思想,贷款到期不归还,必持受到银行、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各方谴责和法律的制裁.这必将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业务。三、融资的正确理念1、讲信用我国有千古流传的“借钱还债,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说法。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在融资活动中,要强化“借钱还债”的信用观念。企业的信用度与企业的融资能力成正比,社会对企业的信用度认可越高,企业的融资渠道则越广,融资的难度就越小,否则,企业融资就越困难。目前,我国银行间已建立了防止企业逃避银行贷款的“逃债企业黑名单通报制度”。对那些拖欠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企业在银行系统内部通报,对有钱不还、恶意逃债的企业将在报纸、电台等公共媒体上进行曝光。“逃债企业黑名单制度”无疑会保护银行的信贷资产,同时也让“不讲信用,特别是逃避债务的企业”在银行业中被判“死刑”,无法在银行里进行正常的资金清算,3也无法再向银行融资,这不仅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且还对企业所有者个人有严重的影响。2、具备良好的融资心态融资后,创业企业家有两种极端的融资心态。一种心态是融资后靠“借鸡生蛋”赚了很多钱.这时对偿还债务一事不屑一顾,甚至忘记了身亡的债务,觉得背这么一点债务,随时能还得起,因此并不急于偿还债务,将赚来的钱或者用于扩大投资规模,或者投资多元化。随着时光的流逝,经营形势急转直下,企业的资金枯竭,债务已无法偿还,悔当初有钱时为什么不把债给还了。因此创业企业切忌“见利忘险”,只要一日有债务,都要牢记债务到期偿还的风险.当企业赢利丰厚的时候,记得第一时问要尽量降低负债率(其实,当企业做大之后,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可以转嫁为别人的债务,将债务风险转嫁到其他企业身上)。另一种心态是融资后背负较大的压力,由于沉重的债务而改变了原有的正常经商心态,要么变得过于小心,畏畏缩缩,似乎被债务绑住了手脚,给别人一种缺乏自信心的形象,从而影响了正常的经营活动,使企业失去激情和活力。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做好融资计划是克服以上两种极端融资心态的关键,融资前能做到心中有数,对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况有相应的对策和办法,这样将有利于创业企业在融资后保持良好的融资心态。因此,创业企业家应该高度重视防范融资的风险,敢于融资,会融资,善于管理资金。3、与融资伙伴长期保持良好的关系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应当培养长期的融资合作伙伴。要获得别人的资金,必须充分取得别人的信任,经受别人的考验。若企业在日积月累的合作交往中,注意自身的信用建设,最终获得较高的信用度,拥有了长期的融资伙伴,如银行、客户等,就会降低企业融资交易的成本.提高融资的效率。银行是企业适宜建立的长期融资的伙伴之一,企业和银行是鱼和水的关系,银行需要一批长期、稳定的企业客户,企业也需要长期合作的银行。另外企业还应该注意培养尽可能多的融资伙伴,建立银行贷款外的多种融资渠道,如:私人财团人股、股票发行等.让企业有更广的融资选择的余地.进行最优的融资决策。四、创业融资的七大原则1、量力而行,规模适度融资都有其代价,这是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正因于此,在融资的过程中,筹措多少才算合适,这是我们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融资过多会造成浪费,增加成本,并且还可能负债过多到期无法偿还,增加企业风险;融资不足又会影响计划中正常的企业发展。因此,在融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需要与可能,做到量力而行,融资规模要适度。42、压缩融资的成本融资的成本是指企业为筹措资金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它主要包括:融资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费用、融资后的占用费用和筹资时支付的其他费用。企业融资成本是决定企业融资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对于选择评价企业筹资方式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融资时,我们须充分考虑降低筹资成本的问题。3、以用途决定融资方式和数量我们要针对融资的不同用途,选择是运用长期方式还是短期筹资方式。如果筹集到的资是用于流动资金的,根据流动资金周转快、易于变现、经营中所需补充的数额较小、占用时间较短等特点,可选择各种短期筹资方式,如商业信用、短期贷款等:如果筹集到的资金是用于长期投资或购买固定资产的,由于这些资金要求数额较大,占用时间长、应选择各种长期筹资方式。4、时机得当创业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必须按照投资机会来把握筹资时机,以避免因取得资金过早而造成投资前的资金闲置,或者取得资金的相对滞后而影响投资时机。5、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权企业为融资而部分让出企业原有资产的所有权、控制权时,常常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性,引起企业利润外流,对企业近期和长期效益都有较大影响。6、有利于加强企业竞争力这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首先,通过融资,壮大了企业资本实力,增强了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发展后劲,从而减少了企业的竞争对手;其次,通过融资,提高了企业的信誉,扩大了企业的产品销路;最后,通过融资,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可见,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同企业筹措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密切联系,是企业筹措资金时不能不考虑的因素。7、融资时,权衡各种筹措资金风险的大小。例如,目前利率较高,而预测不久的将来利率要下降,此时融资应要求按浮动利率计息;如果预测相反,则应要求按固定利率计息。再如利用外资,应避免用硬通货币偿还本息,而争取以软货币偿还,从而避免由于汇率的上升,软币贬值而带来的损失。同时,在融资过程中,还应选择那些信誉良好、实力较强的出资人,以减少违约现象的发生。第二节负债融资一、什么是负债融资5负债融资是指利用发行债券、银行债务、和其他债务形式向债权人获得资金的方式。负债融资获得的只是资金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债务的使用是有成本的,债务人一般需要支付利息,到期归还本金,负债一般不会产生债权人对企业对企业的控制权问题,创业者通过向银行借款和向亲戚朋友借钱的方式获得资金就属于这种融资方式。这里主要介绍银行贷款。二、银行贷款通过银行贷款可以帮助我们增加投入再生产的资本,使我们在周转困难的情况下,仍有足够的资金去进货或购买设备等。因此银行贷款是筹措资金的一个有效途径。不过,在争取银行贷款前,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以下两个问题:银行提供贷款的条件是什么?采取哪些办法可以帮助我们申请到贷款?1、申请银行贷款须具备的四个条件(1)即使我们有可靠的抵押,如果银行不相信我们的企业能够像我们预测的那样获得成功,那么银行还是有很大可能会拒绝我们的贷款申请。银行一般不愿意强行取消抵押赎回权,不愿找担保人追究责任,或用客户的抵押品兑换现金。银行都希望得到这种保证:贷款企业有能力用企业的收入偿还全部贷款。(2)超过贷款价值的财物抵押。尽管银行并不想没收这类抵押用的财物,但是,为安全起见,他们还必须需要这种抵押。抵押的物品往往超过贷款额。最佳的抵押物品包括:存折、股票、债卷、保单等,还有价值昂贵的古董、宝石等。(3)商品销售状况非常理想。如果我们能证明所销售的商品非常畅销,那么即使企业规模小,银行也会考虑提供贷款的。另外,银行一般都会把自己扮演成是愿意为社会服务的。因此,如果可行的话,我们应大力宣传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4)贷款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归还。银行一般都不愿意发放时间太久的贷款,而是以给企业提供短期贷款作为最安全和最能赚取利润的方法。通常,银行比较愿意考虑期限为一年内的贷款,这样便于及时地评估贷款风险,决定以后的贷款方案。一般情况下,贷款期越长,银行需要的抵押物就越多,贷款的限制条件也变得越多。2、争取银行贷款的6个技巧争取银行是有技巧可以利用的。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贷款项目的特点在激励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向银行贷款的企业层出不穷,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哪一家企业项目给银行产生好感,那么它取得贷款的机会就会大增。因此,若想让银行把钱贷给你的企业,就必须善于在与银行商谈贷款时,突出贷款项目的特点。(2)多走几家银行由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机构的增加,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内往往设立了多家银行机构,银行间也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方面有利于金融市场飞发育和完善,另一方面6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信贷资金分配、使用上的“行际差”,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甲银行的信贷已完成指标,而乙银行的信贷指标仍有余地的情况,导致不同的银行对同一信贷会采取不同的决策。为了使企业的不至于因银行方面的影响而融
本文标题:A第八章 创业企业的融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0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