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诗歌散文 > 201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二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解析
第二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说考点SHUOKAOTI学案设计考点突破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诗词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诗词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加凝练、优美,更具抒情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感染力。鉴赏诗词语言,就是要了解诗词语言的特点,并借助诗词的语言进一步领悟诗词的精妙之处。分析诗词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词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词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知识梳理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单篇作品中,作者反复锤炼的某一个字,往往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体现作者独具匠心的字。因此,一首诗词也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一炼字【知识储备】古诗词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虚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从艺术效果的角度理解炼字艺术,要关注下面几个方面:艺术效果举例动静转换结合,追求画面的动态美苏轼《蝶恋花》中“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运用想象、联想,追求化无形为有形的可感性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最为精警,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语意双关,追求表达的含蓄与丰富之美苏轼《西江月》中“人生几度新凉”中的“凉”字,指出了自然气候的变化,营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同时借写气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指出了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变幻莫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沉思考。表达诗人独特的个体感受,常常收到妙趣横生之效王驾《雨晴》中“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中的“疑”字,可谓“神来之笔”,不仅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一“疑”字让小园、蜂蝶、春色焕发异彩,新鲜生动。【常见设问方式】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2.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4.请对某句中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5.某句中的某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6.某字另一版作另一字,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典例剖析例12014·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下面问题。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解析】解答炼字炼词类赏析题,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理解词语所在语句的意义。赏析词语的妙处,首先要把握词语所在的语句的意思,通过对语句意思的把握,最终确定词语的意思。这首诗的颔联描述了秋景特色:出句写秋天山峦映照在夕阳下的景色。对句写落叶时分新月升起的景色。第二步,把握词语在语句中的意思。在这个语境下,其中“常”就是“常常”的意思,即本来山色与周围的环境是一致的,但在作者的眼中,寒山经常是暮色苍茫的状态。这是主观的感受,主要强调的是时间频度。“偏”,是“偏偏”的意思,本来新月与落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诗人认为新月总是在落叶的时候特别明亮,是有意为之,强化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第三步,理解词语表达的诗人情感。诗人用“常”“偏”两个具有主观色彩的词语来描写秋天的景色,主要是为了表达诗人悲秋的情感。【答案】“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方法归纳赏析字词的“四看”“一结合”1.看是否传神所谓“传神”就是要分析字词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把该诗歌中的重要词语予以标注,然后反复比较,看看哪些字词最为传神。【特别提醒】古诗词炼字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种词语中,且每种词语因种类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功用。炼字类别主要功用动词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形容词(修饰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的作用拟声词使诗词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特殊词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2.看是否表情所谓“表情”就是要分析词语传达出来的情感意愿。诗歌注重借助动词、副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来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思。3.看是否造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4.看是否显性所谓“显性”就是词语里能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5.结合语境品味炼字的妙处结合语境分析语法特点或修辞手法。回答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放到具体的诗句之中,并结合全诗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应用体验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祭常山回小猎(宋)苏轼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朝若用西凉簿①,白羽犹能效一挥。注①西凉簿:指晋将军谢艾,曾任西凉州主簿,本书生,善用兵,胜仗无数。请赏析“弄风骄马跑空立”一句中的“弄”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一步:释含义。判断该字词是否运用修辞手法或有何含义,本诗中的“弄”没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可略微解说一下其在诗中的意义。第二步: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诗中的景象,体会字词的妙处。本题中,“弄”描写的是“马”的动作,表现的是“马”的“骄”(健壮、俊逸)。第三步:析作用。分析该字词对全诗情感所起的作用,即借物抒情,表达作者的豪迈之情。答案:“弄”,“搅起、扬起”之意,描写了马在腾跃之间激起阵阵劲风的情景,不仅表现了马形体健壮、神采俊逸的特点,也塑造了诗人纵马驰骋、矫健豪迈的形象。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向子①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注①向子,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考查诗歌的语言的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要能见出诗人所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依托诗句展开联想,体味语言的妙处。“斜红叠翠”使用借代手法,以“红”代花,以“翠”代叶,达到含蓄而不直露的效果;一个“斜”字,写出花朵娇柔多姿、毫无呆板之态,一个“叠”字,则强调了叶片丰茂繁密的长势。答案:“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禹庙注杜甫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注禹庙:即大禹庙。(1)颈联写庙外之景,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最为传神?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主要赞美了大禹怎样的精神?赞美英雄,感情基调多是昂扬向上的,但诗人写景却用了“空山”“秋风”“荒庭”“古屋”等荒凉的意象,有人说这与全诗的感情基调矛盾,你是怎样看待的?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诗句中传神的词要抓动词和形容词。颈联中“嘘”“走”二字特别传神。云雾团团,在长满青苔的古老的山崖峭壁间缓缓卷动;江涛澎湃,白浪淘沙,向三峡滚滚奔流。从迷离的云雾,奔腾的江流,恍惚间,我们仿佛看到庙内壁画中的神龙,飞到峭壁间盘旋嬉游,口中嘘出团团云气;又仿佛看到有个巨人,牵着长江的鼻子,让它沿着沙道驯服地向东方迅奔……在这里,神话和现实,庙内和庙外之景,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大禹治理山河的伟大气魄,结合到一起了。这壮观的画面,令人感到无限的力与美。第(2)题,本诗巧妙地运用了抑扬相衬的手法:山虽空,但有禹庙之峥嵘;秋风虽萧瑟,但有落日之光彩;庭虽荒,但有橘柚垂枝;屋虽古旧,但有龙蛇在画壁间飞动……这样一抑一扬,既真实地再现了客观景物,又不使人产生冷落、低沉之感;加以后四句声洪气壮,调子愈来愈昂扬,令人愈读愈振奋。由此可见诗人的艺术匠心。答案:(1)“嘘”“走”二字特别传神。“嘘”字写云雾,在长满青苔的山崖峭壁间缓缓卷动;“走”字写江涛澎湃,白浪淘沙,滚滚奔流。这大自然的气势磅礴景象衬托出大禹治理山河的伟大气魄。(2)这首诗主要赞美了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荒凉意象与全诗感情基调不矛盾:山虽空,但有禹庙之峥嵘;秋风虽萧瑟,但有落日之光彩;庭虽荒,但有橘柚垂枝;屋虽古旧,但有龙蛇在画壁间飞动。诗人采用了反衬手法,以冷落荒凉的真实之景,有力地表现了大禹的气魄与功绩。知识梳理所谓“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大致分为两类:二诗眼赏析一是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找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诗的中心。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主要写友情,但是它突出的却是一个“深”字,以水之深寓情之深,既形象又浪漫,既夸张又恰当地流露出了对汪伦情谊的赞美。所以“深”是诗眼。二是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词语,或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使诗歌充满情趣,给人以丰富的想象;或使诗意更精确,或使诗句翻出新意。这是局部的诗眼。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满”和“压”就是诗眼。诗(词)眼在句中的作用:诗眼的作用举例用以翻出新意萧楚才改张乖崖“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之“恨”为“幸”,“恨太平”是对天下太平的不满,“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一字之改而诗意迥异。借以增添情趣韩驹改曾吉甫“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之“中”为“深”、“里”为“冷”,改动两个字,使得原来只是用以指示方位的“白玉堂”与“水晶宫”,转眼显得雍容高华,超凡脱俗。靠它增强形象性秦观的“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是取“抹”“粘”动作勾画出的线条轮廓。关乎诗意的精确齐己咏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常见设问方式】1.全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2.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某某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本诗是怎样以某某字词统摄全篇或贯穿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5.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某句中的某个字的妙用。6.全诗围绕某字(词)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典例剖析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问题。闻泉李咸用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急想穿岩曲,低应过石平。欲将琴强写,不
本文标题:201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二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03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