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8高考复习·第九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讲体液调节考查内容等级要求五年考情分析动物激素的调节B2016年T15(2分)2015年T28(6分)2014年T9(2分)、T27(1分)2013年T19(2分)2012年T29(2分)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B血糖调节B2016年T15(2分)2015年T28(3分)2014年T9(2分)2013年T30(8分)2012年T25(3分)(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A2013年T30(1分)2012年T17(2分)1、什么是体液调节?什么是激素调节?体液调节与激素调节是什么关系?2、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体液调节:化学物质(激素、CO2、H+、组织胺等)通过体液运输外分泌腺:腺体内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不进入血液。如:唾液腺、皮脂腺、汗腺、肝脏、胰腺的外分泌部等。内分泌腺;腺体内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达全身。如:垂体、性腺、肾上腺、胰腺中的胰岛等都属于内分泌腺。考点一、人体内主要激素及其作用内分泌器官或细胞3、主要内分泌腺和激素(P167—168表格)(1)哪些激素可以口服?哪些激素需要用注射法?(2)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性激素等的靶器官、靶细胞分别是什么?4、激素分泌异常症状分析(P168归纳提升)侏儒症患者的病因是患者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患者的病因是患者幼年分泌不足,糖尿病患者的病因是患者缺乏。成年人会患甲亢,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脾气暴躁,眼球突出等症状,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引起的。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中_____作用,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_______作用,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______作用。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过多协同拮抗协同6、激素作用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1)为什么激素只能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起作用后的去路?(3)激素的作用?信息分子7、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并不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而是通过与细胞或细胞(如下图)的特异性_____结合,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或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表面内部受体蛋白质类激素的受体为细胞表面受体;固醇类激素的受体一般为细胞内受体。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些神经细胞可分泌激素C.神经递质和激素均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神经递质和激素均需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解析】选C。A项,神经递质和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均会被相应的酶降解。B项,有些神经细胞,如下丘脑神经细胞可分泌激素。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经过组织液,不经血液运输,C项错误。D项,神经递质和激素均需与相应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激素神经递质酶区别产生或释放本质作用部位作用条件作用机理作用后处理相同点小结:激素调节特点和其他物质作用的比较内分泌腺或细胞神经元突触前膜所有活细胞氨基酸衍生物、固醇、蛋白质或多肽乙酰胆碱等蛋白质、RNA细胞膜上或细胞质内的受体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细胞内、外神经或体液刺激、体液传送神经刺激适宜的pH、温度等调节作用传递兴奋催化失活失活重复利用微量、高效、特异性下列关于动物体内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激素和酶的功能都具有专一性②它们都是蛋白质③都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④有的动物细胞既能产生激素又能合成酶⑤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⑥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⑦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A、①②⑤B、④⑤⑥⑦C、①④⑤⑦D、①②③⑤⑥CBC(多选)下图为激素与靶细胞发生作用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结构②的化学成分是糖蛋白B.如果①表示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靶细胞为性腺C.如果①是胰岛素,靶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该激素能促进骨骼肌细胞中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D.激素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②结合,激活细胞的特殊功能,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特别提醒(1)激素作用的特点: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2)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这与靶器官、靶细胞膜上的受体有关。(3)运输部位≠作用部位激素可以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细胞,但只在靶器官、靶细胞处起作用(这与靶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即糖蛋白有关)。考点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提高的速率,作用的靶细胞是。(2)a、b、c表示的结构分别是、、。(3)甲、乙表示的激素分别为、。(4)Ⅰ、Ⅱ分别表示。细胞代谢几乎体内所有的细胞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抑制性腺记住: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它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神经冲动,又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理解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意义)和正常人比,缺碘的人群体内三类激素含量有什么不同?•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性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雌激素答案:D右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①含量的增加早于②③B.用③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①②的分泌量均减少C.③作用的靶器官只有下丘脑和垂体D.物质②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信息交流.答案:ABD甲状腺激素性激素激素分泌调节的3种模式抗利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是A.若A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通过途径①⑥④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若A表示血糖浓度过低,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进行调节来维持血糖恒定C.若A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①⑥④和①②⑤来维持体温恒定D.若A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人体可通过①②使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量增加A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模式中,若靶腺为甲状腺,下丘脑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方式称为神经调节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可通过图中乙模式调节C.血糖浓度升高,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量D.动物的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考点三、血糖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主要)2、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胰岛素:促进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在合成;以及转化为。抑制的分解和转化为葡萄糖胰高血糖素:促进;促进,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肾上腺素:促进分解血糖氧化分解肝脏和骨骼肌细胞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脂肪等非糖物质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肝糖原脂肪等非糖物质由图可知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____________结合后,一方面促进_________________合成,另一方面使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除此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等)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受体蛋白质、脂肪、糖原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葡萄糖的氧化分解3、血糖平衡调节过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还受________________的调控,血糖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胰高血糖素增多__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增多__胰高血糖素分泌。血糖浓度下丘脑某区域神经—体液调节促进抑制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②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③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④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如图为血糖调节模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能接受血糖浓度升高和下丘脑发出的信号B.胰岛素作用的效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C.胰岛素分泌过多,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D.血糖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C4、糖尿病的症状、病因(1)症状:“多食”,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加以利用,机体总反馈出缺乏营养的信息,增加摄食量。“多饮”,由于血糖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口渴的感觉。“多尿”,由于原尿中葡萄糖含量高,排糖的同时带走大量的水。“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分解葡萄糖获得能量,蛋白质及脂肪还要参与分解释放能量,因而身体消瘦。(2)Ⅰ型、Ⅱ型两种糖尿病部分发病机理示意图(1)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2)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而血液中的胰岛素降低并不明显。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分析(P171)①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曲线判断②正常人和血糖异常患者的血糖浓度的曲线判断A为正常人,B为糖尿病患者。a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b为正常人c为低血糖患者。•1.实验原理•(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2)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氧,氧可以将滤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模拟尿糖的检测(P176)尿糖检测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④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说明形成了较多的氧化亚铜沉淀,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B.刚采集的尿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若呈紫色,说明尿中含有蛋白质C.某人经尿糖检测后有有色物质生成,可确定患有糖尿病D.为确诊患有糖尿病,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浓度D尿素结构式——实验延伸——1.用斐林试剂检验尿糖的步骤(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2)检测方法: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性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2.实验注意事项(1)取液过程中滴管不能混用。(2)在现实中,医生不能仅凭一份尿液样本就断定某人是否患糖尿病,因为在一次性大量食用糖的时候,也会使尿中含有少量的糖。在判断是否患糖尿病时,要根据尿糖检测结果结合病人的饮食来综合判断。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体液传送迅速准确缓慢持久考点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2.识图析图下面三幅图为生命活动调节常考图示,请思考回答。(1)三幅图依次代表_____调节、___________调节、______调节,其中_____所示的调节模式最灵敏、最迅速。(2)图中______所示调节方式仅涉及“激素”,_____所示调节方式仅涉及“神经递质”,_______所示调节模式既涉及神经递质又涉及激素。体液神经—体液神经图3图1图3图2如图为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几种常见类型,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可通过内分泌腺分泌________和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产热,这两种激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分别属于上图的流程2和________。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可见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中存在________调节机制。(2)成年人的“憋尿”过程可用上图中的流程________表示,这一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涉及的
本文标题:一轮复习体液调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1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