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62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导言由秦始皇依据法家学说而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影响中国长达2000多年之久。但这种政治制度自创立之始便遭遇两种政治力量的挑战,即地方力量与相权力量。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相互交织,演绎着封建王朝的朝衰朝兴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本课将为我们勾勒古代政治权力斗争的醒世画卷及专制制度的不断调整!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问题:刘邦建汉后确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有何异同?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及“郡国并立”的格局刘邦大封同姓王。他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结果他死后不过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汉景帝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汉武帝刘彻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朝:趋势加强(1)汉高祖:汉承秦制,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2)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将诸侯王任免权收归中央(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封地,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原因:汉高祖错误吸取秦亡教训,实行封国制结果:分封易形成地方割据,威胁中央集权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岭南五府经略剑南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安西节度使广东四川青海辽宁北京山西宁夏甘肃新疆新疆边镇兵49万中央军9万::“安史之乱”平定后,星罗棋布的藩镇思考:“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趋势加强2、唐朝:趋势削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拥兵自重集权削弱唐玄宗设藩镇长官叫节度使,往往发展为割据势力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唐由盛而衰持续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是五代十国的祸根宋太祖像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朝开国君主,涿州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武艺高强,创太祖长拳。后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在位17年,终年50岁,庙号太祖。他的死因颇为奇巧,历史上有“烛影斧声”的传说。死后葬于河南巩县永昌陵。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3、北宋:趋势进一步加强(1)措施:1)军事:收兵权,编禁军;2)行政: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3)财政: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2)评价:②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唐朝河西节席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北宋文官出行图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知识延伸利: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弊:①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②机构臃肿,形成“冗官”,效率低下;③军制紊乱,形成“冗兵”,战斗力衰退;④财政危机严重,形成“冗费”,造成积贫积弱。“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语类》元朝的行省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4、元朝:趋势完善并发展(1)措施:(2)评价:①设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辖。②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①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一。②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比较元朝行省制度与今天行政区划的异同。相同点:①都是适应我国疆域辽阔的特点,将各个地区统一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下。②都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不同点:①元朝的行省辖区较大;有些名称仍在使用,但大多数名称已变化。②今天的行政区划中,设立了一些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给这些地区高度自治权,这在元朝是不可能的。③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作用是支持皇帝的中央集权,代表封建中央控制地方局势。而今天的行政区划更多的是体现对地方管理和建设的职能,代表当地人民利益。中央集权的发展:秦(郡县)汉(郡国并存、武帝推恩)唐中期节度使与藩镇割据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省、路、府、州、县)总趋势: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隋唐: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4)宋朝: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相权(5)元朝:设中书省,相权得到强化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皇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两汉的内外朝阅读材料:材料一:汉初诸侯,惟张良出身最贵……其余陈平、王陵、陆贾……等皆白徒(农民)……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赵翼《22史札记》(1)材料一中所言“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指的是什么?由贵族将相变为布衣将相材料二:西汉一代之制:凡为相者,就爵而言,必封侯……丞相为百官之长,位高而权重。……西汉前半期“常以列侯为丞相”——《中国宰相制度》材料三:武帝元封年间,名臣文武欲尽。汉兴功臣受封者百余人……子孙骄溢,忘其先……至太初(前2世纪末)百余年间,见侯五,余皆坐法殒命亡国。……武帝以后,宰相之材不能不取于列侯之外。——(同上)(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汉武帝选任丞相的渠道及原因。原因:列侯为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列侯后代多腐败堕落、犯法丢爵。汉武帝在列侯以外选任丞相。材料四: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至昭宣之世,大将军权兼中外……在内朝预闻政事。——《汉书》(3)材料四叙述的是什么制度?材料三、四叙述的汉代中央官制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中外朝制度(或内朝制度)。实质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三省六部制的隶属关系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决策)(执行)(审议)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三省皇帝(相权一分为三)(皇权独尊)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分割相权示意图中书门下皇帝(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权)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行政权)(军权)(财权)(相权一分为三)(总揽大权)君主专制的演进:总趋势:削弱相权,使君主专制逐渐加强。1、汉朝选官制度:察举制2、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制: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3、隋唐宋元科举制度: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政府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评价:①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③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名称时期标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品行门第才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994年韩国再现科举科举考场宋代科举考试地方分权集中中央集权集中皇帝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3、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许有独立行政体系。(2)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皇帝(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基础上控制地方官的任免、监督和考核思考: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各朝代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又有创新和发展从中央看,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衰弱,不断发展君主专制制度从地方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对地方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思考:自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削弱相权加强君权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利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益完善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是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三大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①皇权至上、帝位终身和皇位世袭;②各级官吏由皇帝任免,从地方到中央均听命于皇帝;③中央集权,皇帝从决策到行使各项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④皇权借助神权,实施专制统治;⑤始终伴随着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⑥封建政治制度比较完善,封建法网日趋严密.综合分析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A、削藩B、郡国制C、推恩令D、分封制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A、郡县制的实行B、郡国并行制的推行C、三省六部制的推行D、行省制度的创立3、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A、三省六部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科举制4、唐朝中期,政府要在某年的春天举行一次科举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CDBB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5、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确立于唐太宗时期B、门下省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C、尚书省负责官吏的考核和任命D、分散了相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6、元朝设立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中书省B、中书门下C、行中书省D、三省体制7、汉朝选官实行的察举制,其选拔人才的依据是A、门第B、孝廉C、进士D、名望8、我国古代采用科举取仕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A、汉朝B、魏晋南北朝C、隋朝D、唐朝DABC汉承秦制有变化,武帝起用布衣相;魏晋南北有三省,隋唐六部完善它;宋代皇权更加强,制约宰相有办法;参知政事分行政,三司财政约束它。元朝也设中书省,唐元中书要分开。君主专制的演进(巧记方法)教学总结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斗争经历了汉、唐、宋上千年时间方告一段落。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除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外,还突出体现在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中枢权力体系的调整与完善上。这是我们下一课要学习的内容。
本文标题:62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2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