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第三篇中枢神经及传入神经药理学
第16章抗精神失常药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性疾病,最常见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焦虑症。治疗药抗精神病药抗躁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主要是治疗精神分裂症。一.吩噻嗪类氯丙嗪(chlorpromazine)又称冬眠灵(wintermin)〔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阻断D2受体、α受体、H1受体、5-HT2受体、M受体,作用广泛,副作用多。1.抗精神病作用表现在对精神活动和行为的影响:①安静、情绪稳定;②易诱导入睡,但对刺激有良好的觉醒反应,且神志清晰,保持高级神经功能,大剂量也不引起麻醉;③迅速控制躁狂症状,消除幻觉、妄想,恢复理智、生活自理,强安定作用。2.镇吐、止呃逆作用小剂量抑制CTZ,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3.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调节体温的功能降低,可使正常人的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升高或降低。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5.对植物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BP↓:①阻断α受体→血管扩张,有肾上腺素翻转作用,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③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2)阻断M受体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阿托品样作用。6.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阻断结节漏斗处的D2受体:①减少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催乳素分泌↑→乳房增大,泌乳;②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释放↓;③抑制ACTH释放→糖皮质激素↓;④抑制生长激素分泌。作用机制:阻断脑内D2受体。脑内有4条DA能神经通路:黑质-纹状体通路与锥体外系运动能有关;中脑-边缘系统通路中脑-皮质通路结节-漏斗通路与内分泌活动有关与精神情绪行为活动有关;〔应用〕1.各型精神分裂症;2.止吐、止顽固性呃逆;3.配合物理降温用于低温麻醉;4.组成“冬眠”合剂,用于“人工冬眠疗法”。“冬眠”合剂=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不良反应〕1.一般不良反应嗜睡、乏力、淡漠;视力模糊、口干、便秘等M受体阻断的症状;鼻塞、体位性低血压等α受体阻断的症状;闭经、乳房增大等D2受体阻断的症状。注意:体位性低血压2.锥体外系反应长期阻断D2受体,使胆碱能神经的功能相对增强所致:①帕金森综合征,②静坐不能,③急性肌张力障碍,④迟发性运动障碍。前三种可应用抗胆碱药治疗,后一种只能逐渐减药,应用氯氮平(阻断D2受体作用弱)缓解。3.安定药恶性综合征以体温调节紊乱和严重锥体外系反应为特征。4.心血管系统反应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有QT间期延长、ST段和T波异常。5.眼部并发症角膜和晶体沉着,促进晶体老化。6.过敏反应皮疹、过敏性皮炎,粒细胞减少,溶血,再障,肝功能损害。氟奋乃静、三氟拉嗪抗精神病作用和锥体外系作用均强,但心血管作用轻。二.硫杂蒽类氟哌噻吨、氯哌噻吨选择性阻断DA受体,作用强,显效快。三.丁酰苯类氟哌啶醇阻断D2受体最明显,止吐和止呃逆作用强。四.其他类舒必利(sulpiride)选择性阻断边缘系统和皮层的D2受体,对纹状体的D2受体作用弱。氯氮平(clozapine)对D2受体亲和力弱,对D4受体、5-HT受体亲和力强,几乎无锥体外系的反应,其他药无效的患者仍有效。利培酮(risperidone)同氯氮平,作用更强。抗躁狂抑郁症药躁狂抑郁症亦为情感精神障碍,情感活动呈病态的过分高涨-躁狂,过分低落-抑郁,或二者交替发作.发病机理:单胺学说,共同的生化学基础是5-HT缺乏,在此基础上如NA功能亢进则为躁狂,NA功能低下则为抑郁。抗躁狂药躁狂症的病因:突触间隙单胺↑,神经元内IP3和DAG↑碳酸锂(lithiumcarbonate)治疗剂量对正常人无影响,但显著控制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躁狂症状,且有预防作用,。不良反应多,安全范围小。作用机制不完全清楚,Li+的作用:1)降低突触间隙NA浓度:①抑制脑内NA释放,②促进突触膜对NA再摄取;2)抑制磷酸酶,使PIP2生↓→IP3和DAG减少→NA的效应↓Li+的理化性质与Na+类似,中毒时输入NaCI可加速Li+的排泄。抗抑郁药丙米嗪(imipramine)〔药理作用〕1.CNS对正常人产生抑制作用,而抑郁症者则有明显的情绪提高、精神振奋的抗抑郁作用。显效慢(2~3周),不宜于应急性治疗。2.植物神经系统阻断M受体,有类似阿托品样的抗胆碱作用。3.心血管系统降低血压,抑制多种心血管反应,易致心律失常。与其抑制心肌多NA的再摄取有关。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不良反应〕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心悸等阿托品样反应;前列腺肥大和青光眼者禁用。氟伏沙明(fluvoxamine)强效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马普替林(maprotiline)选择性NA再摄取抑制药马氯贝胺(moclobemide)选择性、可逆性MAO-A抑制剂可减少5-HT和NA的代谢,只有体内酪胺(tyramine)含量高于150mg时才有反应。
本文标题:第三篇中枢神经及传入神经药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4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