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4.1苏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共36张PPT)
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徐州35中王学东一、环境对生物非常重要1、生态因子:对生物生物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温度山底→山顶: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影响生物的分布:我国南→北: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影响生物的生存:大多数生物-2℃~50℃,最适20℃~25℃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钟形耐受曲线生态因子种群数量适宜区耐受下限耐受上限该定律能说明什么?生物在适宜区内生长低于耐受下限或高于耐受上限时,生物生命停止此时生态因子成为限制因子积极思维二.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二)生态系统的成分(1)池塘中除了生物之外还有哪些成分?(2)作为自养型的生物有哪些?(3)作为异养型的动物有哪些?(4)试想一下,池塘中各种动植物的尸体、粪便、残枝败叶主要被什么生物分解了?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浮萍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二)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种类•作用:物质:能量:无机盐、空气、水等阳光、热能等生态系统的最终物质及能量供应站。2、生产者•种类•作用蓝藻、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硝化细菌)主要:其他:无机物有机物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化学能)(最基本、最关键)绿色植物3、消费者•种类•作用:主要:其他:寄生细菌、寄生真菌、病毒、某些植物等各种动物有机物无机物呼吸作用(有利于植物的传粉、种子传播等)寄生植物:菟丝子4、分解者•种类•作用:主要:其他:腐生细菌和真菌腐生动物(原生动物、蚯蚓等)有机物无机物分解作用屎壳郎蚯蚓真菌秃鹫1、生产者全部为绿色植物吗?2、消费者全部为动物吗?3、微生物全部为分解者吗?4、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什么?巩固性思考: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四)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一(初)级消费者二(次)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生产者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由于营养关系而形成的结构。食物链的种类牧草→蝗虫→食虫鸟→狐捕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腐生食物链:牧草→黄鼠→跳蚤→鼠疫杆菌动植物残骸→蚯蚓→线虫→节肢动物知识海洋第三营养级第五营养级第一营养级草原生态系统2、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更为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组成:•功能:生物必修3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不出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2、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3、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4、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两种情况。食物链和食物网注意事项: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同种所有+无机环境最大课堂练习:1、肉食动物不可能是一条食物链中的第几营养级()A.第五B.第二C.第三D.第四2、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错误描述是()A.水稻是生产者B.鼠是初级消费者C.蛇是次级消费者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BD3、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A.蓝藻B.草履虫C.蘑菇D.蝗虫C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属于()A.生产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消费者和分解者D.分解者和消费者A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和大气圈下层。•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生命系统中不同层次:从小到大细胞器官组织系统
本文标题:4.1苏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共36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52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