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萨提亚理论之五种生存姿态
“幸福之旅”工作坊制作:张巧莲教子有方家长学校课程内容:第一讲: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第二讲:萨提亚原生家庭图第三讲:萨提亚影响轮第四讲:萨提亚个体冰山第五讲:萨提亚天气报告什么是萨提亚模式?是由美国首期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萨提亚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凡事皆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关怀在注重“你和我”的同时,更关心“我们”。张巧莲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心理沙盘游戏师呼和浩特市妇联志愿者妇联阳光心理咨询室--咨询师内蒙古心理医生协会会员教子有方家长学校校长萨提亚国际家庭治疗师林文采马来西亚华人萨提亚国际家庭治疗师(陈细萍pl加拿大华人)获得证书获得证书受《北方新报》邀请为《型人搭配间》搭配设计作品受《北方新报》邀请为《型人搭配间》搭配设计作品受《北方新报》邀请为《型人搭配间》搭配设计作品活动照片《帮助孩子胜于管理约束》北方新报2013年10月30日38版报道在生活中,总能看见一大帮的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难教育;也总能看到诸如“中国家长N宗罪”这样激烈反驳的言辞。“其实,家长和孩子都是应该受到帮助而非指责的一方。”呼和浩特市教子有方家长学校校长、家庭教育指导师张巧莲表示,在她所接触的求助家庭中,家长都是爱孩子的,而那些所谓的“坏孩子”本质也都是可爱的。张巧莲表示,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去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用自己期待的模式去约束他。她建议家长不妨按以下四步教育孩子:首先是接纳,只有完全接纳孩子,才能做到无条件的爱;其次忽略孩子做得不好的,只关注孩子做对的;再就是处理自己的情绪,平静之后再和孩子温柔而坚定说事实,讲感受,再引导和激励;最后家长需要教会孩子正确做事的方法,而不是抓住问题不放。她强调:“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才会教育出一个理性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身教的影响远大于言传。”文/本报记者邓丽琴《想做一名合格家长吗?》2013年12月11日呼和浩特日报本站编辑:庞增燕也许以上的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孩子不听话、孩子总惹父母生气、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了、孩子很叛逆等等,但家长们是否想过,孩子的种种行为,是否和自己的行为有关系呢?作为父母,孩子放学回家晚了你是否能心平气和地询问原因,孩子做事你是否总要参与意见而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教子有方家长学校校长张巧莲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快20岁的男孩在母亲的带领下来到家长学校,询问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像个男子汉一样不依赖家长。张巧莲于是和男孩进行了一番对话,“孩子和我说两句话就要看看他妈妈,感觉没有一点自信。”经过了解,终于知道了孩子一直依赖家长的原因,从小到大,孩子每做一件事母亲都要事必躬亲参与意见,甚至吃饭先吃哪个菜、作业先做语文还是数学,都要母亲做主,所以已经长成身高马大的男子汉了,男孩遇到一点小事都没有自作主张的习惯。母亲现在很郁闷,但她还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了孩子的依赖心理。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该先改变自己。“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力是很重要的,必须有意识地要求自己,甚至要克制自己什么事都为孩子做的想法。”张巧莲说,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了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你看看邻居家姐姐,人家考上了清华,再看看你这成绩,下降成这样,太让人失望了。”这是一个以优异成绩考上附中的高中女生的父亲在醉酒后对女儿的斥责,在父亲冷嘲热讽后,女儿再没好好和家长说过话,情绪一直不稳定,成绩更是一落千丈,不得已家长咨询了心理医生。作为呼市妇联“阳光家庭心理室”咨询师,张巧莲认为,唠叨数落,肆意打骂等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在这件事情上,其实需要改变的仍然是家长。家长应该学会如何去欣赏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刻意和他人做比较。记者手记:孩子是树,父母是根。你种的是赏识树,根是欣赏、耐心、平等的沟通、无条件的爱,结出的自然是积极、开朗、快乐、自信、负责、勤奋、好学的果。如果你种的是抱怨树,浇灌的是指责、鄙视、比较,结出的则是消极、对抗、敏感、冷漠、自卑、厌学的果。课程内容:第一讲: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第二讲:萨提亚原生家庭图第三讲:萨提亚影响轮第四讲:萨提亚个体冰山第五讲:萨提亚天气报告课程目标什么是萨提亚模式?是由美国首期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萨提亚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凡事皆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关怀在注重“你和我”的同时,更关心“我们”。我如何生存?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对父母和世界有强烈的渴望-----渴望被爱、渴望沟通。但是,这些渴望却并非能一一满足,便被我们压抑起来。日积月累,连我们自己都已忽略的渴望,却成为我们反映快乐的根源。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过去经验中的一些缺陷体验以及来自家庭规条的束缚,我们往往是很难做到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去将自己、他人和情境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做到真实一致的表达自己、接纳他人。我们习惯去指责、习惯去讨好、习惯去超理智的就事论事、习惯去以打岔的方式回避问题,以这样的应对方式来求得生存的空间。萨提亚模式求生存的应对姿态讨好型指责型理智型打岔型表里一致型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言语中经常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行为上则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求生存的应对姿态—讨好情境他人自己讨好型言语——同意“这全是我的错”、“没有你我什么也不是”、“没事,没事”、“我只想要让你高兴”、“我愿为了你放弃时间、金钱甚至生命”行为——依赖型的受难者(“过分的好”、道歉、哀求及请求宽恕、屈服、过分雀跃、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内心独白——“我不值得一提,不值得被爱”、“我应该永远对别人和颜悦色”、“我决不能让别人生气”、“这全是我的错”、“我很无助”主要感受——受伤、悲伤、焦虑、不满、被压抑的愤怒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远离自我,把焦点放在对自己的期待上(我是不重要的)资源——关怀的、滋养的、灵敏的心理影响——神经质、抑郁、易被激怒、焦虑、恐慌、自杀意念生理影响——消化道疾病、肠胃问题(恶心、便秘等)、偏头痛或其他头痛、心律不齐、皮肤病、糖尿病求生存的应对姿态—指责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究其内在经历,通常孤单失败,但他们宁愿与别人隔绝保持权威。情境自己他人指责型行为——攻击(评判、命令、寻找错误、指责、独裁、爱找麻烦、暴虐、愤怒、恐吓、拒绝)言语——否定(“你从没有做对一件事!”、“怎么回事?”、“我真想把该死的你打到地狱去,如果不是因为你,我就不会陷入麻烦”、“这全是你的错”、“我永远是对的!”)内心独白——孤立(“我是孤立而且不成功的”、“只有让别人听从我,我才是有价值的”)感受——愤怒、挫折、不信任、不满、被压抑的受伤、害怕失去控制、孤单资源——自我争取、有领导才能、有能量、自信生理影响——肌肉紧张、背痛、紧张性疼痛、高血压、血液循环问题、关节炎、哮喘、惊恐、易出事故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不成功的、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助、把焦点放在对他人的期待上心理影响——自愤怒与暴怒、易激惹、反抗的、拒绝的、妄想、暴力、偏执狂、反社会的特质(违法、杀人等)求生存的应对姿态—超理智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定,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他们告诫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不论代价,一定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这类人表面上很优越,举动合理化。而实际上,他们内心很敏感,有一种空虚和疏离感。情境他人自己超理智型行为——独裁主义(僵硬而刻板的姿势、一本正经、不带人性的客观、看起来冷淡的、严肃而高人一等的神情、操纵、喜欢提建议、看起来不灵敏的、无聊的)言语——极度客观(经常提到准则和“正确的事物”;抽象的言语和冗长的解释;避开有关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内心独白——脆弱、孤立(“我感到脆弱和孤立”、“一切都是学术的”?“一个人必须有才智”、“我不能表现出任何感受”)感受——仅露少许情绪、内心极为敏感、孤单的、孤立感、空虚、害怕失去控制、易显示脆弱的资源——有才智的、知识的、注重细节、解决问题生理影响——癌症、心脏科疾病、皮肤病、干涸、背痛、淋巴系统疾病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法表露感受心理影响——忧郁、紧张症、心理疾病、强迫行为、自闭症、社交退缩、缺乏同理心、反社会的求生存的应对姿态—打岔永远抓不着重点,习惯于插嘴和干扰,不直接回答问题或根本文不对题。内心焦虑、哀伤,精神状态混乱,没有归属感,不被人关照,还常被人误解。情境他人自己打岔型行为——心烦意乱(不合时宜的行为、活动力过多或不足、不安定的/移动的、抓不到重点、傻傻的/表面的、争取注意力)言语——无关的(毫无意义;脱离重点;常常在对话中离题千里;改变话题以分散注意力;避开有关个人或情绪上的话题;讲笑话;打断话题)•内心独白——(“没有人关心这个”、“没有属于我的地方”、缺乏平衡、通过打断来获得别人的注意)感受——仅露少许情绪、内心极为敏感、孤单的、孤立感、焦虑/悲伤、空虚的/被误解的、害怕失去控制、易显示脆弱的、困惑资源——幽默、自发、创造力、好玩、有弹性生理影响——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偏头痛、便秘、晕眩、平衡及协调方面的毛病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不成功的、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法表露真实感受、没有人在乎、没有归属感心理影响——迷茫、不合时宜、精神病、冲动控制不住、忧郁、缺乏同理心、妨碍他人的权益、学习上的无能打岔——超理智的对立面求生存的应对姿态—一致达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谐互动。言语表现出一种内在的觉察,表情流露和言语一致,内心和谐平衡自我价值感比较高。情境他人自己一致型行为——有活力、有创造力、有生命力、独特、自信、能干、负责任、接纳、有爱心、平衡言语——开放而分享的;聆听他人;带有感受、思维、期待、愿望以及不喜好的诚实;尊重自己、他人与情境三者;言语与身体姿势、语调以及内心感受相匹配内心感受——和谐的、平和的、平静的、平衡的、有自我价值、有爱心、接纳自己与他人、脚踏实地的•资源——联系、高自尊、接触、自我觉察、负责的、开放的、关怀自己与他人、统整•身心健康转换生存姿态第一步:觉察根源(你心里那些阻碍你变得一致的恐惧是什么?)你会这样恐吓自己吗?第二步:“灾难化想象”询问自己倘若所有假想的威胁成了现实,我是否还能活下去,如果回答“是”,那么说明我没有问题。其实每个人都可能被其中一些问题困扰,因此在努力战胜它的同时,不必隐藏你的焦虑与不安。第三步:增加一些东西•不是如何清除掉某些事物,而是通过增加一些新的知觉、新的关联方式、对自身感受的新体会、重新修正的期望以及新的选择,让别的事情得以发生。每一种生存姿态都蕴藏着自我完善和表里一致的种子。•资源——关怀的、滋养的、灵敏的•建议增加——对自我的觉察,请向你关心别人那样关心你自己,以便你更充分地体验自我价值感和平等性。•资源——自我争取、有领导才能、有能量、自信•建议增加——对他人的觉察,多问自己:“这样做感觉如何?”•将内心的空虚转变为自我确认和对他人的接纳•资源——有才智、知识的、注意细节、解决问题•如果能够对“感受”和“高智能”这两者赋予同样的价值,那么,你达到和谐完善的机会也就变得巨大了。•建议增加——对自我和他人的觉察,将你的情感、感受和身体意识与你们已经拥有的才智整合在一起。•资源——幽默的、自发的、创造力、好玩、有弹性•建议增加——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觉察,可以帮助你在适宜的情境中释放你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开放性,它们可让你脚踏实地,停留在当前。谢谢!第二讲:萨提亚原生家庭图原生家庭论: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个人和经历也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结,一个人的不快乐可能是因为儿时未被满足的期待。我如何生存?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对父母和世界有强烈的渴望-----渴望被爱、渴望沟通。但是,这些渴望却并非能一一满足,便被我们压抑起来。日积月累,连我们自己都已忽略的渴望,却成为我们反映快乐的根源。各种线条表示关系很好——关系好————
本文标题:萨提亚理论之五种生存姿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6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