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红军长征、二次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冷战主流枪械汇总
红军长征、二次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冷战主流枪械汇总注:手枪因型号过于混杂不便于汇总暂且略过一.步枪:1.汉式(汉阳造)步枪作业原理:旋转枪栓,双前栓榫锁定,手动弹匣容量:外露单排弹仓,5发,曼里夏式弹匣口径:7.92mmx57晚清由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引入并在汉阳兵工厂制造,正式名称为“汉88式步枪“又名“汉阳造。其早期型号因其枪口有铁制套桶又名“老套筒”。后改进去掉了套桶称“汉阳式7.9毫米步枪”。后为与“老套筒”区别称“汉阳造”。国内一些旧资料中把委员会步枪归入毛瑟步枪之列,事实上88式委员会步枪无论设计还是生产都与毛瑟毫无关系。但清未时期的洋务派很好骗,因此德国奸商就把88式委员会步枪指鹿为马地谎称是毛瑟步枪卖给当时的中国人,又把设计转让给中国。甚至到了民初时期,德国奸商为了推销库存的委员会步枪还在起劲地骗,例如1912年3月16日捷成洋行至民国陆军部函还把委员会步枪称为“最新式毛瑟步枪”。至今仍有人误把毛瑟98式步枪(中正式)当成汉阳造。汉阳造的原型枪为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也称88式步枪。因为该枪由德国步枪试验委员会(GewehrPrfungsKommission,简称GPK)研发,因此而得名。该枪于1888年11月完成野战试验,GPK决定立即采用,并由威廉二世于当月签署订单,定型为88式步枪(Gewehr88,或简称Gew88),通常也被称为委员会步枪(CommissionRifle或Reichsgewehr)。“汉阳造”步枪仿制自88式步枪,在国内一些旧资料中把委员会步枪归入毛瑟步枪之列,事实上88式委员会步枪无论设计还是生产都与毛瑟毫无关系。但清未时期的洋务派很好骗,因此德国奸商就把88式委员会步枪指鹿为马地谎称是毛瑟步枪卖给当时的中国人,又把设计转让给中国。甚至到了民国初时期,德国奸商为了推销库存的委员会步枪还在起劲地骗,例如1912年3月16日捷成洋行至民国陆军部函还把委员会步枪称为“最新式毛瑟步枪”。88式步枪除了存在故障率较高的缺点外,另一个问题是这种曼利夏式弹仓不太好用:必须用漏夹装填,漏夹一旦有变形将很难使用。而且漏夹是留在弹仓内的,在未打光弹仓的时候如果想再装填,得按下扳机护圈前端的按钮,把漏夹和剩余的枪弹一并弹出才可以再装填。此外曼利夏弹仓底部开口,容易进入杂物导致卡夹。2.中正式步枪口径:7.92毫米作业原理:旋转后拉式枪机,毛瑟式前栓榫锁定,手动弹仓容量:内藏式弹仓,5发,桥夹装弹弹药:7.92×57毫米中国从清末以来就开始不断的引进、仿制毛瑟系列步枪。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击败各地军阀,实现了中国在分裂近二十年以后的政治统一,军队开始尝试统一制式武器。当时中华国民政府在德国顾问的帮助下,开始军事整编计划。在1932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全国制式武器会议,决定以德国1924年式毛瑟步枪及其所使用的弹药为原型进行仿制,选用该步枪作为中国军队的制式步枪。1934年时财政部向德国毛瑟厂订购了一万支1924年式毛瑟步枪装备武装税警总团(著名的新编第三十八师的前身),并得到该厂提供的图纸技术资料,由巩县兵工厂负责筹备制造民国24年式步枪。1935年由巩县兵工厂(兵工署第十一厂)最早生产,从1935年初就开始小量试产,因造于民国二十四年原定名称为“二四式”。1935年8月国民政府将新枪定名为“中正式”步骑枪,得名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最高领导人蒋介石(蒋介石本名为中正)。1935年10月,该枪正式开始大量生产。中正式步枪使用7.92×57毫米毛瑟枪弹,比较日本三八式步枪使用的6.5×50毫米步枪弹威力明显大。中正式采用的刺刀与毛瑟式步枪不同,因中正式枪身较短,为了与枪身较长的三八式步枪在格斗时相抗衡,其刺刀较长,仅刀身部分就比1924年式毛瑟步枪的刺刀的全长还长,刺刀与枪管的联接也更为牢固。现存的某些早期生产的枪采用了二段式的枪托,但没有接榫,只是用胶黏住,然后在枪托底板再用螺丝锁住。这种作法是日本人所发明的,据说原因是节省木料,而且增加枪托底部的强度,但是时日一久,接合处必定裂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巩县兵工厂奉命将全部机器拆卸运往湖北汉阳。1939年,改名为第十一厂之巩县兵工厂将枪厂交给已改名为第一兵工厂之汉阳兵工厂,从此第一厂开始生产中正式步枪,其实还是巩县兵工厂的原班人马。1940年,内迁重庆的第二十一厂(金陵兵工厂)开始筹备生产中正式步枪,对中正式步枪制造工艺进行了改造,于1943年开始批量生产。“中正式”的一个优点是,内部机件、构造均大体相同,包括枪机在内的大部分零件只需稍加修锉即可互换,有的可以直接通用。“中正式”的缺点是拉动枪机较费力,加之,在持续射击时,枪匣与枪机因受热膨胀而紧贴在一起,枪机更难拉动;射击精度、射程都不如日式。日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仍在生产全枪长为1275毫米的“三八式”友坂步枪。“中正式”步骑枪比“三八式”步枪短很多,为在白刃格斗时与“三八式”步枪相抗衡,其刺刀全长约575毫米,仅刀身部分就长达428毫米。不过,“中正式”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仍短于“三八式”步枪加装刺刀的长度。据不完全统计,1928年至1949年间,“国民政府”统治区的兵工厂共生产各式步枪181万余支,其中“中正式”占三分之一以上。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重武器缺乏,士兵训练不足,但是轻武器“中正式”步枪并不比日本步枪差。可以说“中正式”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国内战争期间,国民党军虽有大量的美械及接收、缴获的日本枪械,但“中正式”仍是主要的步枪。直至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全面换装美式步枪,“中正式”才退出了作战序列。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也使用“中正式”。解放战争中,许多解放军战士使用的是缴获的“中正式”。“中正式”最后一次上战场,是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依然有不少战士使用缴获的“中正式”。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开始换装俄式装备,残留的“中正式”退居二线,用于装备民兵。3.毛瑟步枪(KAR98K步枪)弹药:7.92mm×57mm运作方式:毛色旋转后拉枪击式供弹方式:5发内置弹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国德国受到凡尔赛合约的限制,不能制造或出口军用武器,但是德国仍利用西班牙内战及与瑞士等国家兵工厂合作的机会,继续研发。当时在英、美等国采用缩短长度的“短步枪”已成为潮流。1924年毛瑟厂注意到这种趋势为赢得出口市场,推出了标准型的民用步枪,事实上是G98式步枪的改良型,拉机柄还是直型的。标准型(Standard-Modell)的名称意思是指23.6英寸(600mm)枪管的短步枪代替29.1英寸(740mm)枪管的长步枪作为毛瑟步枪的标准型,步兵及骑兵通用。事实上标准型也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中国在1930年代采购了一批该型步枪,毛瑟公司奉送图纸(也可能是从比利时来的),於1935年以标准型步枪为基础,制造了中正式步枪。中正式步枪是中国第一种制式步枪,并与汉阳式步枪(1888式步枪)成为抗战时期中国部队主力步枪。结合98b以及标准型毛瑟步枪的改进基础上,最终在1935年德国正式采用Kar98k毛瑟步枪(Karabiner98kurz:Karabiner代表卡宾枪,kurz代表短的意思),成为纳粹德国的制式步枪,一直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Kar98k的特征:除了标准毛瑟步枪的刺刀座、叶片保险、分岔左枪栓闭锁榫和弹壳片外,还有在左侧的枪背带、准星护罩、下弯式拉机柄、枪托在拉机柄头位置有对应凹槽、枪托中间有供分解撞针用的金属洞等。其间经过多次设计更改,部分零部件制造与安装采用冲压、焊接工艺,大多是为了易于生产,例如枪托底部在1944年改为罩杯式冲压组件;前护箍由切削件改为点焊;弹仓底部及护弓也改成冲压钢板。一般而言,1944年之后制造的98k,因为战争形势的转变,质量也每况愈下。后期的一些步枪,连刺刀座都省略了。4.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类别:手动栓式枪机,单发口径:7.62毫米弹药:0.30-06(7.62×63mm)M1906式步枪弹弹匣容量:5发,内置弹仓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西班牙士兵使用毛瑟步枪。这次战斗的结果导致美国开始研制毛瑟式的步枪M1903式步枪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研制的,经德国毛瑟兵工厂的特许下生产。旋转后拉式枪机仿自德国98系列毛瑟步枪,可以认为是毛瑟步枪的变型枪。外观上,整枪长度比98式毛瑟步枪短,枪管长度缩短为610毫米,拉机柄向下弯曲。由容量5发子弹的弹仓供弹,用5发分离式弹夹装弹,也可直接往弹仓里添装子弹。M1903式步枪最初发射0.30-03弹药,1906年改为配用的M1906式步枪弹(或称0.30-06步枪弹、斯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是在毛瑟式无底缘弹的基础上改进的,成为美国军队以后五十年间的标准步枪弹药。M1903式步枪加工工艺堪称精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精度和动作可靠性均能保持良好。早期的M1903式步枪还配有杆式刺刀,中等力度的撞击下容易损坏,后改用了匕首式刺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美国参战时,美军装备的M1903式步枪数量不足,美国将同样仿自德国毛瑟式步枪枪机的一种恩菲尔德步枪P-14命名为M1917式步枪用来补充短缺,甚至在前线美国军队使用的M1917式比M1903式还多。战争结束后M1917式步枪撤装,美军只保留了M1903式步枪作为制式步枪。1938年,M1式加兰德步枪开始取代M1903式步枪装备美军,由于M1式步枪的产量不足,M1903式步枪仍然是美国军队装备的主要步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仍大量装备,剩余的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包括狙击步枪,1943年正式命名为“M1903A4,0.30英寸狙击步枪”,也称为“斯普林菲尔德狙击步枪”。该枪在M1903A3的基础上改进,加装2.5倍光学瞄准镜,具有精度上的优势,瞄准镜座装在机匣正上方,为不妨碍瞄准镜的使用拆除了机械瞄具。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也曾通过「对外援助法案」提供给中国军队使用。由于该枪外形、长短均与当时中国军队装备的中正式步枪(仿毛瑟1924)相似,被中国士兵称为“花旗中正式”。M1903成为美军制式装备100年后,还在美国军队中少量服役。其枪身金属部件镀铬处理,配白色背带,供训练与检阅使用。改进型M1903式步枪有四种主要改进型:M1903A11930年改为新型C型枪托。M1903A21930年代以A1改成,装备炮兵部队。M1903A31942年简化生产方法。M1903A41942年在M1903A3基础上改进的狙击步枪,装有改良型枪托、2.2倍瞄准镜。5.莫辛纳干步枪类别:手动栓式枪机,单发口径:7.62毫米弹药:7.62×54mmR枪弹弹匣容量:5发,内置弹仓M1891莫辛-纳甘步枪,是在俄国政府委托下在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制的步枪,并由俄国军队在1891年正式采用,定型为1891型3线口径(7.62x54mmR)步枪。莫辛-纳甘是最早的无烟发射药军用步枪之一,枪声清脆,又如水珠溅落,得名水连珠.莫辛-纳甘系列步枪与毛瑟步枪系列、李-恩菲尔德步枪系列等其他同时代同类军用步枪相比,其枪机设计显得较为复杂,它的设计粗糙而且过时,整体的操作感觉也比这些步枪笨拙。但莫辛-纳甘步枪的优点是易于生产和使用简单可靠——这相对于工业基础低、士兵教育程度低的苏/俄军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恶劣的战争时期包需提高武器产量以满足前线需要,而大量补充的战斗人员往往训练时间不足。“连珠枪”一般是指手动供弹的弹仓式连发枪,但为什么单单莫辛·纳甘称为“水连珠”呢?这是因为它早在1891年就已定型,属于第一代使用无烟药枪弹的步枪。而此前使用老式黑火药枪弹的步枪发射时枪声沉闷,硝烟经久不散,而相比之下“水连珠”不仅烟雾少,而且枪声清脆,特别是供弹、发射动作干脆利落,连续发射时如同水珠溅落,故得此名。随着鸭绿江边燃起的烽烟,“水连珠”迎来了在中国最广泛的一次使用。入朝参战初期,志愿军装备的枪械种类相当混杂,后勤供应压力沉重,迫切需要统一。所以1950年11月,国内跟苏联紧急签订了以现汇购买36个步兵师轻武器的协
本文标题:红军长征、二次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冷战主流枪械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8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