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景德镇市2017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质检测试卷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1页共6页景德镇市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质检试卷化学命题人:吴敏中(市五中)审校人:曾前明说明:1.本卷共有5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Na—23Cu—64S—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面纱织布C.火药应用D.瓷器烧制2、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A.尿素B.硫酸钾C.磷酸二氢钙D.磷矿粉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溶液pHB.取用固体药品C.稀释浓硫酸D.读出液体的体积4、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B.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D.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5、我国自主研发的药物帕拉米韦(化学式为C15H28N4O4)可用于治疗H7N9禽流感,下列关于帕拉米韦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2个氧分子B.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5:24C.属于无机物D.相对分子质量为3286、下列实验操作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点燃镁条,火星四射B.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变白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D.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铁锈消失,溶液变为黄色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点表示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B.t1℃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D.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7:20九年级化学第2页共6页8、运用推理、类比等方法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9、下列各组离子可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SO42﹣、Na+、CO32﹣B.Fe3+、SO42﹣、Cl﹣C.Mg2+、Cl﹣、OH﹣D.Na+、Ba2+、SO42﹣10、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探究燃烧是否需要氧气C.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D.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二、选择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1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正确的是()A.浓H2SO4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B.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C.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CO具有还原性,可用作1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态氧B.汽水C.水泥砂浆D.13、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九年级化学第3页共6页A.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可能是一氧化碳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用X、Y、Z分别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忽略)14、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加过量的碳酸钙,过滤B.分离食盐和泥沙——蒸发结晶C.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D.区别硝酸铵和氧化钙固体——15、下列所表示的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BCD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向一定量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滴加稀盐酸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则物质X可能是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16、(3分)根据图中某牙膏商标上的部分文字,用化学用语填空(1)钾元素的符号(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3)n个硝酸根离子的符号。17、(6分)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1)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2)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民俗。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瘦肉,食盐等。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春节时,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3)汽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制造轮胎的丁苯橡胶是(选填“天然高分子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检验塑料包装袋是否为热塑性塑料的方法(包括操作、现象)。18、(7分)景德镇602所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中国直升机摇篮”、“中国直升机研究发展中心”。钛合金是制造直升机重要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2)某化工企业以钛酸亚铁(FeTiO3)、焦炭、氯气为原料生成钛,钛酸亚铁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九年级化学第4页共6页(3)生产流程中第一步化学原理为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则X为(填化学式);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用Mg和TiCl4反应制得Ti,此过程中氩气的作用是19、(6分)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1)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反应Ⅲ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3)在整个反应过程中,SO2、H2SO4、I2、HI都在循环使用,则制得H2中氢元素最初来源于(填化学式)。20、(8分)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物质D的类别为(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D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则A—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21、(8分)请你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2)实验室欲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检验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方法是;实验室若选用高锰酸钾为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写字母)。九年级化学第5页共6页(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来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4)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立即塞紧穿有两端开口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G所示。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下降,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b.应保证装置有良好的气密性c.用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22、(8分)同学们在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时,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回澄清,同学们对长时间向碱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问题】一定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是什么?【查阅资料】(1)通入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2)通入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3)碳酸氢盐都是可溶于水的【提出猜想】(1)溶质为NaOH和Na2CO3;(2)溶质为Na2CO3;(3)溶质为(填化学式);(4)溶质为NaHCO3。【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有生成猜想(4)不成立(2)取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滴入有气泡冒出猜想(1)和(2)不成立【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讨论交流】(1)实验(1)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2)同学们发现遇热或压强变小时:Ca(HCO3)2=CaCO3↓+CO2↑+H2O,纷纷提出干粉灭火器中用NaHCO3灭火的反应原理与之相似,试写出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想到空气中有CO2,所以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23、(9分)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一段去除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为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分,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①②③④镁条长度1cm2cm3cm4cm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无少量较多很多【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有关。【提出问题】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查阅资料】九年级化学第6页共6页在MgCl2溶液中,Mg能与H2O在常温下反应生成Mg(OH)2和H2。【猜想与假设】小明认为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小明的猜想,理由是。经过讨论,提出猜想:Ⅰ.镁用量增多使生成的MgCl2增多而析出晶体。Ⅱ.镁条反应过程中有残碎的镁粉剩余。Ⅲ.生成了Mg(OH)2白色沉淀。【实验验证】过滤上述实验④试管中的物质,将得到的白色不溶物分为三份,进行实验:(1)取第一份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后,不溶物(填“会”或“不会”)溶解,则猜想Ⅰ不成立。(2)取第二份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猜想Ⅱ不成立。(3)取第三份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发现不溶物立即溶解,向所得无色溶液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出现大量白色沉淀。则白色不溶物中一定含有元素,猜想Ⅲ不成立(4)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得知不溶物的生成原理:足量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并且碱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从而促使白色碱式氯化镁的生成。原理:2Mg+2HCl+2H2O=Mg2(OH)2Cl2+2H2↑【拓展延伸】(1)小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3)的设计不严密,在进行实验(3)之前应该对不溶物进行洗涤,目的是(2)铁片和铜片放入稀盐酸中产生的现象也不相同,据此推测出铁的活动性比铜.还可根据铁和氯化铜溶液的反应来确定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l0分)24、(10分)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硫酸铜溶液。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50g该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Cu(OH)2质量为g;(2)计算硫酸铜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3)在实验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O至b段溶液中溶质质量逐渐增加B.a、b、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均为一种C.向c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D.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一直在增加九年级化学第7页共6页景德镇市2017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质检测试卷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CCDDDABC二、选择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
本文标题:景德镇市2017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质检测试卷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89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