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五章 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第五章早期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FOREXAMPLE当小土豆两岁的时候,文清发现他变得异常粘人。每次文清准备出门的时候,小土豆总是不依不饶的,让她心里很矛盾。小土豆好像也不像从前那么勇敢了,不但怕黑、不敢一个人独自睡觉,而且还怕生。小土豆怎么了?文清非常疑惑。其实,她不知道,这些变化正是小土豆长大了的标志!婴儿情绪的发展情绪的功能与发生婴儿的情绪表达婴儿的情绪体验婴儿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婴儿情绪的社会化与自我调节早期道德感的萌芽气质及其发展气质结构气质的测量气质的稳定性遗传和环境对气质的影响婴儿期社会交往的发展依恋的概述依恋的发展对依恋的解释依恋类型及其测量形成安全依恋关系的条件依恋与日后发展日托机构与婴幼儿早期的社会性发展从对父母的依恋发展到与同伴的社会交往婴儿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自我意识的发生——自我认识自我分类的产生自我控制的出现一、情绪的功能与发生孟昭兰(1997)把婴儿的情绪功能归纳为以下四点:情绪有适应功能;情绪具有驱动功能;情绪有行为组织功能;情绪具有交流功能。一、情绪的功能与发生情绪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出生到1个月内):新生儿具有的一系列基本情绪是感兴趣、痛苦、厌恶和快乐的面部表情。第二阶段(出生1-7个月):其他的基本情绪如愤怒、悲伤、欢乐、惊讶和害怕等在2-7个月期间陆续显现(Izardetal.,1995)。第三阶段(出生6个月以后):出现的情绪是惊奇、害羞和嫉妒。二、婴儿的情绪表达婴儿微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第一阶段:自发微笑(0-5周),主要是用嘴作怪相,可以是自发的笑或反射性的笑,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对熟悉人的脸和不熟悉人的脸,作出不同的反应。二、婴儿的情绪表达婴儿的哭第一阶段:生理-心理激活(出生-1个月)。有生理需求。第二阶段:心理激活(1个月)。一种低频、无节奏的没有眼泪的“假哭”。这种哭泣通常意味着婴儿需要得到注意或照看。第三阶段:有区别的哭泣(2个月-22个月)。在这一阶段,不同的人可以激活或终止婴儿的哭泣。二、婴儿的情绪表达婴儿的情绪表达能力VS早期社会性的发展虽然婴儿的情绪表达能力还很幼稚,但很明显,婴儿所展现出的情绪能与照顾者之间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并影响照料者对婴儿的反应。婴儿的情绪表达帮助婴儿与他们的亲密同伴“逐渐了解对方”、亲近对方(Tronick,1989)。三婴儿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的发展:快乐消极情绪的发展伤心的情绪害怕的情绪怯生是婴儿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出的害怕反应,也被称为陌生人焦虑(strangeranxiety)。害怕与母亲分离,被称为“分离焦虑”(separateanxiety)。自我意识的情绪(self-consciousemotions)四、婴儿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婴儿很早就注意到情绪的某些声音信号,并会给予回应,如新生儿听到其它婴儿啼哭时,自己也会开始哭闹。婴儿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和解释发展略晚。四、婴儿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最初的情感交流婴儿的社会性参照(socialreferencing)婴儿开始监控父母对于不确定情境的情绪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Feinman,1992),这就是社会性参照;儿童能用这种方法获得情绪方面的知识。五、婴儿情绪的社会化与自我调节在婴儿早期,父母与其的互动过程是婴儿学习情绪表达规则的第一课堂。在出生的头几个月里是照料者调节着婴儿情绪的觉醒状态,当到了6个月左右,婴儿在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照顾者,母亲也参与了婴儿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中。在婴幼儿阶段,孩子们情绪掩饰的能力也有发展。六、早期道德感的萌芽早期移情能力的发生、发展1岁或更小的孩子就已经具有区分别人情绪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移情能力也表现出个体差异。这与父母平时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有关。六、早期道德感的萌芽其他道德感的萌芽2、3岁的儿童已经产生了简单的道德感。2周岁左右的婴儿在无法适应别人强加的行为标准时,也可能会表现出不安。婴儿表现出的最初的道德感与他们对父母标准和评价的内化有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年幼儿童都具有这种能力,这可能是2岁左右儿童认知发展的结果。但此时的道德感体验还不是儿童自觉、主动的体验。一、气质结构气质(Tempor)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由生物因素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使人的活动带有色彩,形成个人的风格。托马斯、切斯等人(Thomas,Chess&Birch,1970)发现了三类儿童:“容易型”的儿童(easychild),40%的孩子属于此类;“困难型”的儿童(difficultchild),10%的孩子属于此类;“缓慢适应型”的儿童(slow-to-worm-upchild);气质分类的三种方案Thomas和Chess(1977)容易型高度的适应、积极和缓和的情绪状态;接受挫折时很少有大吵大闹困难型缺少适应性,情绪强烈,通常是消极的缓慢适应型在新环境中不安、害羞,但逐渐变得越来越积极和适应Buss和Plomin(1984)情绪性指对刺激反应的数量,无论表现的是不安、恐惧还是愤怒活动性指运动的强度和速度,即使很小的婴儿在这方面已经显示出稳定差异社会交往性儿童喜欢群居还是独处的程度。寻求或引发他人注意和接触上有差异Rothbart,Ahadi,Hershey,Fisher(2001)消极情绪性包括伤心、恐惧、缺乏抚慰和经历挫折控制性个体施加限制、抑制和意识的程度外倾性包括不害羞、冲动和强烈的快乐气质结构儿童类型容易的慢慢活跃起来的困难的活动水平较适中多变多变节律性很有节律多变无节律分心多变多变多变探究与退缩积极探究最初有退缩退缩适应性很易适应慢慢的适应慢慢的适应注意广度和持久性高或低高或低高或低反应的强度低或适度适度的强烈的反应阈限高或低高或低高或低心境的性质积极的少许否定的否定的二、气质的测量最常用的是让孩子的照顾者,如母亲回答相关问题,进而评定孩子气质的某些属性。罗斯巴特等人(Rothbart&Bates,1998)的婴儿行为调查问卷(IBQ)此外,Rothbart的另一份儿童行为调查问卷(CBQ),通常由父母、老师及幼托机构的保育员完成,适用于学步期至小学低年级各年龄阶段的儿童。三、气质的稳定性早期的气质类型与后期的发展气质中的一些组成部分,如活动水平、易怒性和社交性,在整个婴儿期、童年期甚至成年早期,都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家族研究(Robinsonetal.,1992)表明,行为抑制是一种具有遗传性的特征。三、气质的稳定性气质与儿童抚养:最佳拟合性原则(goodnessoffitmodel)气质可以发生改变,确定其是否改变的一个因素,就是儿童的气质类型与父母养育方式的拟合度(goodnessoffit)。文化价值也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和儿童气质的拟合。四、遗传和环境对气质的影响气质遗传环境概念核查——理解气质和早期情绪发展检查你对情绪和气质发展的某些方面的了解,请将以下的每个描述和概念加以匹配:(a)吻合性(b)情绪的自我调节(c)自我再认(d)非抑制(e)社会参照(f)未实现的期望(g)共享环境的影响(h)解释情绪的能力(理解情绪)(i)非共享环境影响(j)婴儿的情绪表达(k)害羞和行为抑制1.被认为对所有复杂情感的发展都是必须的。2.影响养护者行为的交流信号。3.与儿童小学阶段的社会能力、同伴关系有关。4.借助别人的情绪表达调节自己的行为。5.可能是早期的愤怒、惊讶和悲伤的基础。6.遵守情感表达规则的需要。7.主要影响气质的积极方面的环境因素。8.主要影响气质的消极方面的环境因素9.这种气质特征在亚洲受到推崇的程度高于在欧洲。10.采用______抚养方式的成人,其子女无论其气质如何都会有很好的适应。11.用以描述儿童对陌生的人、环境和玩具的良好适应的气质特点。一、依恋的概述依恋(Attachment)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一个人的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依恋的主要表现: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抓握、身体接近偎依和跟随等行为。一、依恋的概述亲子间的依恋是相互的心理学家鲍尔比强调,父母与婴儿的关系是一种相互的联系。父母形成的这种亲密的情感联系,早在他们的宝宝出生之前便已经出现了。亲子互动的同步化与依恋的建立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中,婴儿和照顾者建立起的同步化互动模式对依恋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二、依恋的发展—Bowlby,19691.第一阶段(出生到3个月):对人无差别阶段。喜欢所有的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注:依恋发生的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还有文化差异,但依恋发展的模式基本一致。2.第二阶段(3到6个月):对人有选择阶段。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映有了区别。二、依恋的发展—Bowlby,19693.第三阶段(6个月到3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切。二、依恋的发展—Bowlby,1969二、依恋的发展—Bowlby,19694、第四个阶段(18个月-2岁后):交互关系形成阶段。二、依恋的发展—Schaffer&Emerson,1964第一阶段:无社会性阶段(0—6周):许多社会性的和非社会性的刺激都可引发令孩子快乐的反应。第二阶段:未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婴儿开始非常喜欢有人为伴,他们对着人微笑的次数多于对仿真玩具。第三阶段:分化的依恋阶段(7-9个月):婴儿已经与某个特定对象(一般是母亲)建立了稳定的一对一的依恋关系,在与母亲分离时,婴儿开始表现出抗拒行为。第四阶段:多重依恋阶段(18个月—2岁后):很少有婴儿只对一个人产生依恋,有的婴儿会同时有5个甚至更多的依恋对象。三、对依恋的解释习性学理论——我可爱,故爱我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1969,1980)为代表的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印刻效应丘比特娃娃效应三、对依恋的解释精神分析理论——你喂我所以我爱你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婴儿在与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的对象保持接触时,投入具有性特征的能量“里比多”的重要性。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十分强调喂食方式、大小便训练方式和时间对依恋发展的影响。而在艾里克森看来,从出生到2岁,是建立基本的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的重要阶段。三、对依恋的解释罗猴实验早期剥夺的罗猴有许多异常行为:咬自己,蜷缩在角落里,有许多刻板动作.成年后仍不适应于社交,性成熟时不能主动交配,不会照顾自己的后代.三、对依恋的解释认知理论——我爱你,因为我熟悉你跟前述三种理论不同,认知理论并不强调满足需要的动机在依恋形成中的作用。认知理论推测,婴儿的依恋必须具有某些认知能力。婴儿必须学会区分环境中不同的人。婴儿必须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认知能力。四、依恋类型及其测量Ainsworth的陌生情境(strangesituation)--依恋的测量12453四、依恋类型及其测量A类型:回避的(avoidant)。这类儿童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其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就像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又称“无依恋的儿童”。B类型:安全的(Securelyattached)。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边。四、依恋类型及其测量C类型:反抗的(resistant)。这类儿童逢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的极度的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四、依恋类型及其测量五、形成安全依恋关系的条件抚养者的特点婴儿的特征多种依恋——父亲的特殊角色抚养者的特点反应性:敏感性,交互性,同步性积极的情绪表达:热情,鼓励,温和社会性刺激:接近婴儿,对婴儿微笑,与婴儿交谈,模仿婴儿.母亲与婴儿同步化的入睡婴儿的特征百分比母亲的问题婴儿的问题正常情
本文标题:第五章 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1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