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届高三诗歌复习-咏物言志诗课件
赏牡丹唐·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形式标志以物象为题,如《小松》、《子规》咏(题、赠、赞)+物象,如《咏梅》、《赏牡丹》A、表达对所咏之物的赞美,如《赏牡丹》、《咏鹅》B、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如《石灰吟》C、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如《子规》寄托的情与志艺术手法物的特点主要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其他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依旧芳香如故。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与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受排挤而矢志不渝的诗人遭嫉妒而依旧吐香的梅花诗人以梅花自况,表现自己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即使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契合点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拟人、反衬咏物诗的鉴赏思路:物的特点寄托的情与志咏物诗鉴赏步骤: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艺术手法2、体悟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运用咏物诗的鉴赏步骤及方法,完成练习。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自身特点:挺拔高耸,有凌云之志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自身特点:“刺头”即“埋头”寓旺盛的生命力。时人对松是怎样的看法?两个“凌云”各有何含义?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时人忽略了小松。未长成的小松必将凌驾云端。高耸入云后才称赞。长成后的松树高高凌驾云端的姿态。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物象特征埋没于深草有凌云之志时人不识物象内在品质小松:不甘埋没、坚强不屈时人:目光短浅诗人经历,社会环境诗人自身微寒,才华山众,却报国无门,一生潦倒言志:以小松喻人,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时人不识”的小松•同一志可以用不同的物来托•同一物也可以托不同的志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挺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比较阅读杜荀鹤《小松》和陈毅的《青松》松托言不甘埋没的精神和批评“时人”的以身取人,目光短浅坚强不屈的精神咏物诗的鉴赏思路:物的特点寄托的情与志咏物诗鉴赏步骤: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艺术手法2、体悟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运用咏物诗的鉴赏步骤及方法,完成练习第二题。
本文标题:2015届高三诗歌复习-咏物言志诗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18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