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2篇08-血液与循环
1第8章血液与循环------------------------普通生物学•第2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第8章血液与循环2•英国学者威廉·哈维(WilliamHarey)证明了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血液是由心脏泵入动脉,再由静脉回流入心脏,不断循环。并创立了血液循环学说。血液循环的发现3●血液循环的作用◆运输物质、紧密联系身体各部分;◆保护:止血、免疫;◆缓冲功能→内环境稳态体液调节(水盐、酸碱平衡)血糖、体温调节,等。48.1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8.2血液的结构与功能8.3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5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单细胞生物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生物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6单细胞生物-草履虫back78.1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细胞间液)内环境♦组织液:组织间隙中;♦管内液:血浆、淋巴液;8●体液在物质交换中的作用物质交换的途径(联系6.3.1动物与外部环境)细胞←→组织液←→血液、淋巴←→器官(胃、肠、肺、肾、皮肤)←→外界;—————98.2血液的结构与功能8.2.1血液的构成;8.2.2血液的运载和联系功能;8.2.3白细胞的保卫功能;8.2.4献血与身体健康;8.2.5血液凝固;8.2.6输血与血型;8.2.7Rh因子10观察血液的组成BACK8.2血液的结构和功能118.2.1血液的构成:血浆、血细胞1.血浆:淡黄、透明、液体;占血液体积:男53%,女58%●成分:◆水:90~92%;◆晶体物质:盐类、电解质;◆胶体物质:血浆蛋白;◆其他;12●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由盐类、电解质产生;盐类、电解质特点、作用——易穿过毛细血管壁;使血浆、组织液之间的晶体渗透压保持动态平衡;13◆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产生;血浆蛋白的特点、作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为何营养不良,蛋白摄入不足→水肿?(提示:血浆蛋白量低→血管内渗透压<管外→水分渗透如何进行?)14●血浆蛋白:3类(种)◆清蛋白:含量最多;◆球蛋白:物质运输、免疫;◆纤维蛋白原:血液凝固;●血浆中的其他物质◆葡萄糖;AAs、脂肪、酶、激素;◆尿素、尿酸,等。15血浆蛋白清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球蛋白:α1、α2、β、γ四种球蛋白。(γ几乎全部是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16血涂片瑞特或吉姆萨染色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17一、血液组成血浆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有粒白细胞无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清(基质)纤维蛋白原(纤维)血液是流动的结缔组织182.血细胞●产生成人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各类血细胞19●血细胞三大类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凝细胞)———————20(1)红细胞●红色:血红蛋白;●数量:最多男450~500万/mm3女350~450万/mm3;●寿命短:120天;死亡率300万/秒;●补充:骨髓造血;21●形态◆低等脊椎动物:球形有核、细胞器;◆哺乳类、人:双凹圆盘无核、无细胞器;意义?●血红蛋白(Hb)◆红细胞主要成分:全重1/3◆功能:运输氧(铁)、CO2(碳酸酐酶)22(2)白细胞:●无Hb→无色;●数量:少,~7000/mm3;●形态:较大、球形、有核;●游走性:变形运动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分布:血液、组织液、结缔组织、淋巴系统;23●类型:有无颗粒①粒细胞:染料反应→嗜酸、碱、中性;②无粒细胞:单核、淋巴、杀伤细胞;●功能:保护,后述;●白细胞数量、比例失调:状况异常;—————24(3)血小板●形态:无核,小、碎片状;●来源: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碎片;非完整细胞,但有活细胞的特性,具进行独立代谢活动的必要结构;●作用:形成止血栓→凝结(凝血)25一、血液(二)白细胞1、中性粒细胞胞体较小,核分2-5叶,胞质淡红色,含许多分布均匀、深淡不一的紫色细小颗粒26中性粒细胞模式图(示杆状核演变至5叶核)27中性粒细胞(示杆状核演变至5叶核)28胞体较大,核常分2叶,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桔红色的嗜酸性颗粒一、血液(二)白细胞2、嗜酸性粒细胞29核不规则形或S形,色浅,胞质内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一、血液(二)白细胞3、嗜碱性粒细胞30一、血液(二)白细胞4、淋巴细胞分大、中、小三种,可互变;核色深,常有凹陷;胞质少,蔚蓝色,功能:参与免疫反应31按发生和功能分T细胞(胸腺依赖淋巴细胞)B细胞(骨髓依赖淋巴细胞)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32一、血液(二)白细胞5、单核细胞胞体最大;核色浅,肾形或马蹄形;胞质多,灰蓝色,含嗜天青颗粒33来源:骨髓中巨核细胞胞质脱落的碎片呈双凸圆盘状,受刺激后成不规则形,细胞膜完整,无核,有细胞器功能: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一、血液(三)血小板34正常血细胞的数量•红细胞(Redbloodcell,RBC)男(4.5~5.5)×1012/L女(3.8~4.6)×1012/L儿童(5.1~6.6)×1012/L•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4~10)×109/L中性粒细胞50~70%淋巴细胞20~40%嗜酸性粒细胞1~4%单核细胞1~7%嗜碱性粒细胞0~1%•血小板(Platelet,Pt)(100~300)×109/L35血细胞的分类(瑞氏染色)嗜酸性粒细胞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368.2.2血液的运载和联系功能运送2类物质●从体外吸收到体内的物质营养素、氧;●体内细胞代谢的产物◆代谢废物:CO2、尿素;◆有用物质:激素,等;37血液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运输氧气、养料和代谢废物。388.2.3白细胞保护功能:吞噬、免疫●免疫作用:见后(第11章)●吞噬作用及其机制◆局部红肿:受损组织→组织胺→血管舒张→血流↑、管壁通透性↑→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局部红肿;39◆白细胞迁徙→受损组织→吞噬作用;♦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强一次能吞噬几个细菌;♦单核细胞→受损组织→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大,吞噬能力极强,上百个细菌、疟原虫等较大颗粒。404142438.2.4献血与身体健康(自学)8.2.5血液凝固●血凝:组织受损→血液流出血管→凝胶状固体(血块)→回缩→血痂+血清;●血凝的作用:封闭伤口◆止血;◆保护:阻止细菌入侵。44●血清血块固缩时渗出的液体,成分不同于血浆,如:◆除去了参与凝血的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少量其他血浆蛋白◆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45●血凝的机制:极复杂◆简要过程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Ca2+↓固态的纤维蛋白分子↓血凝块46◆详细过程①凝血因子的激活♦凝血因子:血浆蛋白,≥12种♦原初反应无活性凝血因子→接触破损血管内皮下胶原纤维→激活的凝血因子;47②活性凝血因子→激活凝血酶原激活物③活性凝血酶原激活物→无活性的凝血酶原→有活性的凝血酶;④凝血酶→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固态纤维蛋白分子⑤纤维蛋白分子→网状→包裹血细胞→凝胶状血块;48◆凝血反应的本质:级联反应☻何为级联反应?重要意义?定义:♦多级、连锁反应;♦逐级引发;♦规模、速度、效果逐级扩增。意义:♦迅速产生大量产物、效果;♦体内许多生化反应,如:血凝、激素的作用等。49☻为何正常情况下血管中血液不凝结?♦凝血因子无活性;♦存在多种抗凝因子肝素、抗凝血酶等。508.2.6输血与血型●血液的凝集输血有时会出现的问题;输入同种其他个体的血清、血浆→受血者红细胞聚集成团;51●血型的发现:1901兰德施泰纳,KarlLandsteiner意义:输血→安全→广泛应用;●血液凝集的本质:免疫反应◆凝集原:红细胞膜表面,抗原;◆凝集素: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血液凝结、凝集有何本质区别?52ABO血型系统分型原则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凝集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糖蛋白和糖脂上的寡糖链形成的)。凝集素: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由-球蛋白构成——IgM)。5354●血液的4种类型:ABO血型系统★务必理解性记忆此表的含义血型红细胞凝集原血浆凝集素可输给对象可接受血型O无抗A抗BO,A,B,ABOAA抗BA,ABA,OBB抗AB,ABB,OABA,B无ABAB,A,B,O55●输血的要求①查明血型★务必理解此图所示的交叉配血试验56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吗?•从血型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学理论看,O型血是不可以输给A型、B型、和AB型人的。但是,由于O型血的红细胞上既没有A抗原又没有B抗原,输给A、B、AB型人后,O型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清中的相对的抗A或抗B抗体结合,因而输入的O型红细胞不受破坏,而发挥其良好的携带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的功能,称O型血的人为“万能输血者”只是从这一点来说的。57•在O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输入其他血型的人的体内后,它可以与受血者血液中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继而产生溶血。由于输入的血量少,受血者体内的血液量大,通过血液循环的稀释,和受血者血浆中存在的一些A型或B型的血型物质对O型血清中的部分抗A和抗B抗体的中和,可以把结合的红细胞的溶血机会降低。但是如果输入的O型血量较大,而且血清中所含抗A抗B抗体浓度很高,同样可以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所以“万能输血者”并非万能,它同样潜伏着严重的危险性。58•除非特殊情况下(当受血者ABO血型鉴定困难、抢救生命的紧急关头、同型血不足或缺乏时,才可输配血相合的O型洗涤红细胞,亦可输少量O型血以解燃眉之急。),O型血是不可以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应坚持同型血相输的原则。59②尽可能输同种血型的血;③不得已选用其他血型的血时如:给AB型的人输A、B、O型血时,必须控制输血量≤200cc,需输血量大时:少量、多次;Why?(提示:输入的血浆中含少量的抗体)60Rh血型系统(一)Rh血型抗原:人类RBC膜上有C、D、E多种抗原,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分型:Rh+:有D抗原为Rh阳性(汉族99%)Rh-:无D抗原为Rh阴性(苗族12%,塔塔尔族16%)(二)Rh血型抗体:主要是IgG,属免疫性抗体,故可通过胎盘。特点: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当Rh+的RBC进入Rh-的人体内,通过体液性免疫,产生抗Rh的抗体。61●输血与Rh血型的关系Rh-的人,输入Rh+血◆第一次输入Rh+血不凝集:受血者无Rh抗体;但:输入的Rh因子→诱导受血者→Rh抗体;◆第二次输Rh+血→凝集反应;62●妊娠与Rh血型:胎儿Rh因子症◆Rh因子:显性基因;◆孕妇Rh-、父Rh+→胎儿Rh+;◆血渗:怀孕后期、分娩偶有发生胎儿血细胞(Rh因子)→母体→Rh抗体→胎盘→下一胎胎儿(Rh+)→凝集→严重贫血、死亡。☻何为胎儿Rh因子症?为何极罕见?6364心血管系统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泵”动脉:运送血液离开心的血管。毛细血管:几乎遍及全身。物质交换的场所。静脉:引导血液返回心的血管。一、总论㈠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65主动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下腔静脉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瓣膜左心室66678.3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8.3.1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8.3.2心脏搏动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8.3.3起博点决定心脏搏动的节奏8.3.4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8.3.5毛细血管网是物质交换的场所8.3.6血压8.3.7高血压和粥样动脉硬化688.3.1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心脏的结构:◆肌肉质节律性收缩→动力;◆中空;◆4部分左、右心房,左、右心室;————69●血液循环:3个源于、回到心脏①肺循环:小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作用:气体交换————70②体循环:大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动脉→全身器官组织→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作用:物质交换;———71③冠状动脉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基部)→冠状动脉2根→心脏壁肌肉→冠状静脉→右心房;◆作用:向心脏供氧、营养;运走CO2、废物;———————72●瓣膜:防血液倒流→单向流动;◆房室瓣:右,三尖瓣;左,二尖瓣;◆动脉瓣(半月瓣):肺、主动脉瓣;◆
本文标题: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2篇08-血液与循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5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