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长汀县(ChangtingXian)长汀为福建西部重镇,地处闽赣边陲要冲,是“八闽客家首府”、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政区概况【政区沿革】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福建经略使开福、抚二州山洞,置州治于杂罗口,因境内有长汀溪,取名汀州。同年,于九龙水源长汀村置长汀县,属汀州。天宝元年,改汀州为临汀郡。乾元元年复名汀州,时县治已附州郭。后随州治迁东坊口大丘头东之“县基岭”,县治仍附州郭。大历四年,县治又随州治迁于东坊口大丘头西五里之白石村(既今县治所在)。宋开宝八年(975年),南唐亡,县入宋版图。雍熙二年,长汀县属福建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汀州为汀州路,长汀县属福建行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汀州路为汀州府。清代沿用明代制度。长汀县始终为汀州、郡、路、府属县。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建置,长汀县属汀漳道,隶福建省。1929年3月,红军入长汀,建长汀县革命委员会,为闽西、赣南第一个红色县级政权,改用公元纪年。1930年5月,在涂坊成立长汀县苏维埃政府。1931年10月,在长汀城关建立汀州市苏维埃政府。12月,建新汀县(县治设于濯田)、长汀县(县治设于河田)。市、县均属闽西苏维埃政府。1932年3月,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于汀州市,同时撤销新汀县。10月,建汀东县(县治设于馆前)。1933年9月,建兆征县(县治设省苏维埃政府内),均属于福建省苏维埃政府。1934年1月,红军北上,长汀复由国民政府辖,改用民国纪年,仍合称长汀县,隶福建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驻汀。翌年,改隶福建省第七专员公署,专员兼县长仍驻汀。1949年10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长汀县。18日,成立长汀县人民政府,隶福建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1年至1997年4月,隶龙岩地区专员公署。1997年5月,撤销龙岩地区专员公署改地级龙岩市,长汀县隶属龙岩市。【地理位置】2长汀县地处福建西部,武夷山脉南麓。1997年省、县两级行政区域勘界前,长汀位于北纬25°18′40″~26°02′05″,东经116°00′45″~116°39′20″。1997~1999年,省、县两级行政区域重新勘定,长汀与江西省交界的临界点向外伸出1.45公里,东经移动57″。2011年,长汀县位于北纬25°18′40″~26°02′05″,东经115°59′48″~116°39′20″。长汀县城至北京交通距离为2715公里,至省会福州519公里,至龙岩市149公里,至厦门市350公里。西邻江西省瑞金市48公里,东邻连城县冠豸山机场81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汀州镇兆征路19号,电话区号0597,邮政编码366300。【境域】唐代建县时,县境东接沙县,西接江西省于都县,东南接龙岩县,西北接江西省虞化县,东北接宁化县,西南接广东省海阳、程乡二县。南北相距皆200~300公里。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全县东西距60公里,南北距86公里,面积3934.9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2011年,长汀县境东部童坊镇的虎麻岽、白砂岭、石嶂山,南山镇的长岽、马当山、金华山、松毛岭与连城县交界;西部四都镇梅子岭与江西省瑞金市交界;南部羊牯乡的龙山顶、观音石岽分别与上杭、武平县交界;北部庵杰乡的蛤蟆落井、肚脐岽,馆前镇的鸡公岽与宁化县交界;东南部涂坊镇的观音山岽与上杭县交界;西南部红山乡石水牛与江西瑞金县交界,赤土村观音坳、五个弯岽与武平县交界;东北部馆前镇的梁山石与清流县交界,西北部古城镇的溜岽、大同镇的石寮与江西省瑞金县交界。全县东西宽66公里,南北长80公里,面积3112.42平方公里,为福建省第五大县。【政区划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全县分3乡,辖12里2团。元代不可考。明代州城内外23坊,分全县为10里,共辖51图。清袭明制,但并图为里,编全县为12里。光绪五年(1879年),各里共辖46图,计13坊508村。中华民国沿用清制。“苏区”时期辖区随县、市苏维埃政府的先后建立,时有划出划进。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恢复原长汀县境,全县分为10个区。三十七年,调整为20个乡镇201个保2326甲。3建国后,废保甲制。1951年4月,全县辖14个区94个乡(镇街)。2011年末,全县辖13个镇5个乡9个社区,设有290个村民委员会。2011年长汀县行政区划情况表乡(镇)村委会社区村(社区)委会名称汀州镇8水东、东门、南门、西门、营背、中心坝、和谐小区、新民大同镇301师福、高坑、黄屋、荣丰、翠峰、东埔、东街、计升、李岭、红卫、草坪、红湖、印黄、东关、南里、南寨、新庄、罗坑、红星、新民、七里、利星、光明、建明、新峰、郑坊、七古、正平、天邻、黄麻畲、祥和新桥镇20三坑口、潭复、刘坊、石人、江坊、余陂、叶屋、鸳鸯、新桥、茜陂、岗头、任屋、牛岗、湖口、石槽、廖家、罗坑、樟树、新店、李家馆前镇14汀东、复兴、赤坑、马坪、坪埔、严坊、小洋、陈莲、东庄、珊坑、云峰、义家、南材、黄湖南山镇21大坪、南田迳、南山、严田、大田、大坑、谢屋、洋背、朱坊、廖坊、连屋岗、邓坊、桥下、黄家庄、蔡屋、中复、长窠头、官坊、五杭、塘背、杨谢古城镇17中都、古城、井头、元坑、苦竹、长段、下增、溜下、青山、黄泥坪、梁坑、马头山、南岩、杨梅溪、元口、黄陂、丁黄四都镇18楼子坝、荣坑、溪口、上蕉、渔溪、新华、红都、同仁、羊牯岭、圭田、坪埔、汤屋、红僚、上湖、小金、谢坊、琉璃、下坪铁长乡4铁长、芦地、张地、洋坊庵杰乡5庵杰、涵前、黄坑、长科、上赤红山乡11腊溪、中坪、苏竹、元岭、童上、红段、苏陂、山阳、山车、赤土、上坪、策武镇14策田、策星、林田、当坑、高田、红江、德联、陈坊、河梁、李城、李田、南坑、南溪、黄馆童坊镇24胡岭、赖屋、青塘、童坊、长坝、长春、黄坊、新畲、禾生、林田、横坑、拔哩、举林、举河、马罗、肖岭、下坑、双桥、大埔、刘陈、彭坊、红明、龙坊、葛坪4河田镇31上街、中街、下街、南塘、窑下、朱溪、明光、松林、游坊、晨光、寒坊、芦竹、车僚、刘源、红中、南山下、半坑、迳背、南段、蔡坊上修坊、下修坊、根溪、中坊、潘屋、马坑、余地、伯湖、罗地、露湖、黄坑涂坊镇15迳口、马屋、赖坊、涂坊、红坊、溪源、扁岭、河甫、吴坑、慈坑、丘坑、洋坑、罗屋岗、元坑、中华濯田镇40街上、坝尾、中坊、上庙、下洋、巷头、山田、龙田、横田、安仁、长高、李湖、丰口、左拔、长巫、升平、段上、水头、羊赤、同睦、寨头、刘坑、东山、湖头、刘坑头、塍背、连湖、陈屋、露潭、南安、水口、河东、刘坊、永巫、梅迳、长兰、上塘、美溪、美茜、元当三洲镇8三洲、兰坊、小潭、丘坊、戴坊、曾坊、小溪头、桐坝宣成乡8长桥、畲心、中畲、寨背、下畲、兰田、泮溪、溪源羊牯乡10羊牯、对畔、白头、罗坑头、吉坑、官坑、余家地、周家地、百坪、百丈合计2909【人口民族】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50678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1317人,城镇化率31.83%。另有流动人口15747人。总人口中,男性263795人,占52.05%;女性242986人,占47.95%;14岁以下73802人,占14.56%;15~64岁367971人,占72.61%;65岁以上65008人,占12.8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共505689人,占99.78%;有畲族、壮族、苗族、彝族等25个民族,共1092人,占0.22%;超过50人的有畲族、壮族、苗族3个民族,其中畲族65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9.98%;壮族116人,占10.63%。2011年人口出生率15.01‰,人口自然增长率-1.21‰,人口死亡率16.21‰。人口密度163人/平方千米。二、自然条件【地形地貌】长汀县属武夷山南段,境内支脉纵横交错向腹地延伸,形成全县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自北向南倾斜的地势。西部以低山为主,东部、北部以中山为主,5山峰连绵,构成东、北部屏障。千米高峰有19座。全县最高点是白砂岭,海拔1459米;最低点是汀江河口,海拔238米,高差1221米。全县地貌分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阶地五个类型。以低山为主,低山、丘陵占全县总面积71.11%。地势北高南低,周围高,中间低,地形破碎,岭谷相间;山中有丘,丘内有山,平地狭,盆谷相间。【气候】长汀县地处海洋性气候过渡地带,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吹偏南风,冬季盛吹偏北风。冬夏季风环流转换,形成夏长冬短、春秋对峙、垂直气候明显、干湿两季分明和灾害性气候较多的气候特点。全县年均气温15°C~19.5°C。极端最高气温出现于2003年7月23日39.5°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于1999年12月23日零下8°C。全年四季分明。春季期间,暖湿空气活跃北上,冷暖空气交替,形成温度多变和多雨天气,可见年度终霜、终雪。夏季冷暖空气频繁交锋,温度逐渐升高,湿度、降水强度增大,暴雨次数为各季最多,常酿成洪灾。少数年份出现连绵阴雨及五月寒天气。6月下旬开始,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雨量大减,常逢对流性降水。雨量年际变化大,以台风影响为决定因素。春夏季冷暖空气对流剧热,加上地形特殊影响,局部地区易出现大风、飑线、冰雹等恶劣天气。秋季期间,干冷空气代替暖湿空气的过程较快,月降温幅度大,雨量较少,秋旱常见,有时受台风和冷空气影响,导致秋雨连绵烂冬天气。10月下旬可见早霜,11月下旬可见早雪。冬季期间,冷空气频繁南下,温度逐渐下降,闻初雷,少数年份有雪或出现暖冬。县域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可分为温暖区、温和区和温凉区。温暖区位于海拔200~400米,日照充足,霜雪少,增温快,常年2月下旬开始回暖,年均气温18°C~19°C;大雾、大暴雨少,年雨量1500~1750毫米。温和区位于海拔400~600米,日照不足,霜多雪少,回暖比温暖区偏迟15~20天,年均气温17°C~18°C;雨量充足,大暴雨少于温凉区,但强度大,年雨量1700~1800毫米。温凉区位于海拔600~800米,日照少,云雾多,霜雪多,回暖比温暖区偏迟15~20天,年均气温15°C~19°C;雨量充沛,常见大雨和暴雨,年雨量1800~2000毫米。【水文】地表水长汀河流众多,分别属于韩江水系、闽江水系、赣江水系。全县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17条,其中5条集水面积50~100平方公6里,8条100~200平方公里,2条200~500平方公里;1条500~1000平方公里,1条2000平方公里以上。汀江发源于武夷山南麓东侧的宁化县治平乡赖家山,全长328公里。境内河道长153.7公里,流域面积2603.77平方公里,占全县境内流域面积84.15%;河道坡降4.86‰,水力资源6.21万千瓦,多年平均径流量31.46亿立方米。集雨面积50~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铁长河、郑坊河、七里河,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濯田河、南山河、涂坊河、刘坊河。地下水长汀盆地地下水有3个含水类型:松散岩孔隙水、石灰岩溶洞水、基岩裂隙水,日蕴藏量20万立方米。【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土地面积3112.42平方公里,居全市首位,全省第五位。其中,有宜水田土地面积26653公顷,宜旱地土地面积2053公顷,宜园地土地面积1600公顷,宜林地土地面积253393公顷。水资源长汀溪河纵横,河流坡降大,河床切割深,地表土层较薄,潜水蒸发小,河溪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由地表径流和浅层地下水构成,水资源较为丰富。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量41.57亿立方米/年。全县多年平均地下水径流量平水年10.57亿立方米,枯水年4.78亿立方米。野生植物资源全县有维管束植物231科868属2544种,其中蕨类植物42科85属217种,裸子植物10科25属47种,被子植物179科758属2280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水杉、水松、银杏、种萼木(伯东树)、香果树、南方红豆杉、福建柏、长叶榧树、鹅掌揪、闽楠、浙江楠、红豆树、花榈木、原始观音坐莲、短萼黄连、台湾苏铁、吊皮锥、天竺桂、沉树樟、福建含笑、黄山木兰、凹叶厚朴、白桂木、巴戟天、银鹊树、长序榆、榉树等27种。野生动物资源全县陆生脊椎动物有4类73科198属326种
本文标题:长汀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53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