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5年全国100所名校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卷
第1页(共17页)2015年全国100所名校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分)经研究发现,汽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将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即车加速或者减速的加速度越小,车内的乘客就会感觉越舒适;车加速或减速的加速度越大,乘客就感觉越不舒适.若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是()A.m/sB.m/s2C.m/s3D.m2/s2.(4分)下列对运动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一样大,所以倾倒的方向都相同B.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是由于物体的质量大,惯性也就大的缘故C.在拉力作用下,车能匀速前进;撤去拉力,小车会停下来,所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向上抛出的物体,由于惯性,所以向上运动,以后由于重力作用,惯性变小,所以速度也越来越小3.(4分)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有关说法符合物理学发展事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提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猜想出来的B.牛顿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C.伽利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惯性定律D.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推理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4分)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然后随跳板反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最低点后运动员能被弹起,是因为跳板对他的作用力大于他对跳板的作用力B.运动员与跳板接触的全过程中既有超重状态又有失重状态C.达到最低点后运动员能被弹起,是因为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D.运动员把跳板压到最低点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5.(4分)(2009•安徽)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第2页(共17页)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6.(4分)(2008•山东)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7.(4分)(2010•普陀区一模)如图甲所示,用n条相同材料制成的橡皮条彼此平行地沿水平方向拉一质量为m的物块.改变橡皮条条数进行多次实验,保证每次橡皮条的伸长量均相同,则物块的加速度a与所用橡皮条的数目n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更换物块所在水平面的材料,再重复做这个实验,则图乙中直线与水平轴线间的夹角将()A.变小B.不变C.变大D.与水平面的材料有关8.(4分)(2013•甘肃模拟)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轨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9.(4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接触弹簧并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形变在弹性限度内),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该过程中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3页(共17页)A.t1时刻小球的速度最大B.t2时刻小球的速度最大C.t1~t2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增大D.t1~t2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10.(4分)质量为0.3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图中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两种情况下的v﹣t图象.已知拉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g取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线1表示的是物体不受拉力时的运动情况B.图线2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为0.83m/s2C.物体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0.2ND.水平拉力的大小为0.3N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1.(6分)冬奥会期间,某探究小组为了测量运动员的滑雪板在水平雪面上正常滑行时,板面与雪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得到了一张运动员的组合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滑雪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是160cm,相机的连拍周期是1.0s,g取10m/s2,则:(1)运动员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m/s2.(2)板面与雪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12.(9分)图甲所示为“用DIS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A为带有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小车,B为若干规格相同的钩码.实验中,用钩码的重力大小替代小车所受拉力大小,摩擦阻力不计,(1)为了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应该保持不变.第4页(共17页)(2)改变钩码的个数N,测得相应的小车加速度,数据见表:钩码个数N48121620小车加速度(m/s2)0.100.200.300.400.50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钩码个数N的关系图线.(3)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由已知数据可得小车的加速度a与它所受拉力F的定量关系式为:.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2011秋•湄潭县校级期末)吴菊萍徒手勇救小妞妞,被誉为“最美妈妈”.设妞妞的质量m=10kg,从离地h1=28.5m高的阳台掉下,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约为本身重力的0.4倍;在妞妞开始掉下瞬间,吴菊萍立刻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奔跑水平距离S=9m到达楼下,张开双臂在距地面高度为h2=1.5m处接住妞妞,缓冲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g=10m/s2.求:(1)妞妞在被接到前下落的时间;(2)吴菊萍跑到楼下时的速度.14.(10分)如图甲所示,一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拉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拉力F、小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小环的质量m.(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α15.(12分)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4m/s顺时针运行,传送带的载物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现将质量m=2kg的小物品轻放在其底端(小物品可看成质点),平台上的人通过一根与传送带平行的轻绳用恒力F=20N拉小物品,经过一段时间物品被拉到离地高H=2.4m的平台上,如图所示.已知物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物品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平台上所用的时间.第5页(共17页)16.(13分)如图所示,质量M=l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l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静止在木板的右端.已知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现给铁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1)若F=3N,试分析能否把铁块从木板上拉下.(2)若力F恒为8N,经1s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求木板的长度.第6页(共17页)2015年全国100所名校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卷(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分)经研究发现,汽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将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即车加速或者减速的加速度越小,车内的乘客就会感觉越舒适;车加速或减速的加速度越大,乘客就感觉越不舒适.若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是()A.m/sB.m/s2C.m/s3D.m2/s考点:加速度.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可以表示为,结合加速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得出该物理量的单位.解答:解:加速度变化的物理可表示为,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单位为m/s2,时间的单位为s,则该物理量的单位为m/s3.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可以类似速度的定义式或加速度的定义式进行分析推导,知道物理量单位的关系与物理量的关系相同.2.(4分)下列对运动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一样大,所以倾倒的方向都相同B.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是由于物体的质量大,惯性也就大的缘故C.在拉力作用下,车能匀速前进;撤去拉力,小车会停下来,所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向上抛出的物体,由于惯性,所以向上运动,以后由于重力作用,惯性变小,所以速度也越来越小考点:惯性.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质量是惯性的唯一衡量依据,质量大物体的惯性大,质量小物体的惯性小.与其他任何因素无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解答:解:A、乘客的质量不会相同,故惯性不会一样大,故A错误.B、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是由于物体的质量大,惯性也就大的缘故,故B正确.C、在拉力的作用下,车能匀速前进,是由于此时拉力和摩擦力平衡,合力为零,即物体不受力;撤去拉力,小车会停下来,是因为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改变物体的速度,故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D、向上抛出的物体,由于惯性,所以向上运动,以后由于重力作用,速度变小,所惯性并没有变,故D错误.故选:B第7页(共17页)点评:明确质量是惯性的唯一衡量依据,质量大物体的惯性大,质量小物体的惯性小.与其他任何因素无关.3.(4分)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有关说法符合物理学发展事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提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猜想出来的B.牛顿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C.伽利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惯性定律D.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推理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考点:物理学史.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A、亚里士多德提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是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出来的,故A错误;B、牛顿第一定律是逻辑思维的产物,不能用实验验证,故B错误;C、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惯性定律,故C错误;D、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推理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4.(4分)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然后随跳板反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最低点后运动员能被弹起,是因为跳板对他的作用力大于他对跳板的作用力B.运动员与跳板接触的全过程中既有超重状态又有失重状态C.达到最低点后运动员能被弹起,是因为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D.运动员把跳板压到最低点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运动员的整个起跳过程,理解超重、失重以及平衡状态的含义,从功能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运动员起跳过程,正确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答有关问题.解答:解:A、跳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和他对跳板的作用力是作用力
本文标题:2015年全国100所名校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90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