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张学良简介张学良(1901-2001)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小六子,中华民国陆军元帅。中国奉天省(今辽宁)海城人,奉系军阀领袖张作霖长子,故称“少帅”,参与过军阀混战,是“民国四公子”之一,早年常有风流韵事,前后有十一任女友,人称“花花公子。”人生转折——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张作霖与奉系军阀一代枭雄张作霖,出身绿林的奉系军阀首领,号称“东北王”,“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于1928年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祖籍河北),故称奉系。奉系内部派系林立:以张作霖为首的带有绿林标签的旧派,以张学良为首的新派,而新派内部又分大学派、士官派。这为九一八事变的所谓“不抵抗”和日后东北军解体埋下了祸根。1928年6月,张作霖死于返回东北的途中。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毅然宣布“东北易帜”,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中国东北的阴谋。此时的日本认为要尽快解决“满洲问题”,除行使武力外别无他途。关东军本部内以石原莞尔为代表的极右派军官开始着手制定侵华计划。不到半年内,东北三省悉数落入日寇手中,易如囊中取物。张学良因在九一八事变中的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受人诟病,在中共八一宣言中,被形容为:“不抵抗将军卖国贼”、“日本帝国主义忠实的走狗”。导火索:“日本关东军不到两万人,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在关内还有近十万人,为何保不住东北?!”争论------关于“不抵抗政策”过去长期以来都说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之所以不抵抗,是因为蒋介石给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以张学良部下为主的一些人在回忆录中也多次提到这点。但是随着海峡两岸各种史料的披露,真相渐渐浮出水面。荣臻,九月十八日深夜:(节录)得知日军袭击北大营,当即向北平张副司令以电话报告,并请应付办法。当经奉示,尊重国联和平宗旨,避免冲突,故转告第七旅王以哲旅长,令不抵抗......彼时,又接报告,知工业区迫击炮厂、火药厂,均被日军袭击。当时朱光沐、王以哲等,又以电话向张副司令报告,奉谕,仍不抵抗......张学良,九月十九日下午:昨日接到沈电,惊悉中日冲突事件,惟东北既无抵抗之力量,亦无开战之理由,已经由沈,严饬其绝对不抵抗,尽任日军所为。(发给蒋之电报)在九一八事发当时,乃是张学良亲自下令不抵抗,而蒋介石迟至9月19日到达南昌后,晚间九点至十点才从上海方面得知“事变”消息。张学良事后自己也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东北军与日军军力对比1.526.220102030日军东北军数量(万)东北军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张学良嫡系:步兵旅13个,骑兵旅4个,炮兵旅3个及海军(有全国军舰吨位的55%以上)、空军(据说拥有280架左右飞机,官兵2000人),共计约15万人。2)其他派系:约13万人(散布热黑吉各地,自成体系,张学良控制乏力),其中很大一部分军队的首脑,如于芷山、张海鹏、熙洽、吉升这些人或是张学良的反对派,或根本就是满清的复辟狂,甚至还是满清皇族,早已和鬼子勾勾搭搭1.5150102030日军张嫡系数量(万)变数:张学良应蒋介石要求率七万余东北军入关,无法脱身。1.53.905日军张嫡系数量(万)而在真正的对峙第一线沈阳,只有独立第七旅的8000士兵,对抗的是鬼子一个联队及1个守备队还有千余早已动员起来的在乡军人,总数约6000人。张学良的失误1,认为中日国力悬殊,中国无对日作战实力。2,对局势的误判,包括对日本国内局势的误判和对国联的依赖。因与日本接触甚多,张学良了解日本国内军方与政府、外务省在对华问题上有分歧,日本政府和外交人员反对军方一味动用武力的方式。3,保存东北军实力与依赖中央思想。张学良毕竟是脱胎于旧军阀的地方实力派,尽管他确实有爱国的一面,但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在他心中也占有相当分量。4,吸食鸦片、贪图安逸、意志消沉。日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夺取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兵工厂东三省兵工厂,抢去了张氏父子几十年积累的数亿财富。这是谁之过?张学良诚然是罪不可恕,但他的拜兄,拉他把主力调离辽宁,九一八发生后也不敢以中央政府的名义给他撑腰的蒋介石,其实更是罪不可赦的。张学良与中共合作的原因国仇家恨。父亲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军炸死。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分离主义政策,认为有筹组西北大联合的必要。反对内战。张学良在旅欧期间见到了德国与意国全民团结的精神,认为只有法西斯主义才能救中国。剿共的失败。陕北剿共丧失110师、109师及其师长。不满国民党中央政府偏颇,不顾地方派系军队。当时减俸达20%,且未给予兵力补充、阵亡将士抚恤。西安事变时的张学良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撤出中国东北,退入山海关内。1933年1月3日,山海关失守。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热河抗战失败。张学良引咎辞职,出国考察。1935年9月20日,蒋介石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任命张学良为副司令,调东北军入陕甘剿共。而从1936年4月起,张学良开始了和中国共产党的秘密接触。但张学良部队剿共并不利,这也是导致蒋介石亲自前往西安坐镇督战的一大原因。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严令张学良进剿红军,张当面表示反对,并提出“一致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遭蒋介石拒绝,两人大吵,在剿共和抗日上的矛盾日渐激化。中国共产党方面的评价周恩来:“张、杨两将军的义举‘有大功于抗战事业’,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西安事变后停止了安内攘外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苏联所期望的抗日统一战线。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休整与壮大的机会。)中国国民党方面的评价蒋中正在〈西安半月记〉:此次事变,为我国民革命过程中一大顿挫。八年剿匪之功,预计将于两星期至一个月可竟全力者,几全毁于一旦。而西北国防交通、经济建设,竭国家社会数年之心力,经营敷设,粗有规模,经此叛乱,损失难计。欲使地方秩序,经济信用恢复旧观,又决非咄嗟可办。质言之:建国程度,至少要后退三年。可痛之至!(此时,蒋备战计划在事变中有泄露,引起日本注意,华北形势日益紧张。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后背重伤,背脊上第12根环节受伤且终身不愈,后半生依靠拐杖或者要人搀扶走路。)中德军事合作德国不仅向中国出售了大量武器装备,还向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协助中国建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通常被称为德式师、德装师或德械师,这支部队可以称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无论装备、训练还是编制、战术诸方面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部队,在抗战初期发挥了中流砥柱般的巨大作用。西安事变爆发时,整训军队不够三分之一,大部分订购之军事设备未运回,只储下不足三分之一预备打半年仗之粮秣弹药,而备战计划在事变中有泄露,引起日本注意,华北形势日益紧张,可以说西安事变的发生基本上推前了中国的抗日时间表。面对日本的节节进逼,蒋介石坚信将来中日必有一战,1932年,蒋设立了秘密军事委员会拟定抗日备战计划。中国政府和纳粹德国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帮助国军提升战斗力。成立中国空军总部积极建立现代化中国海空军。中国空军飞行员到1939年即可驾驶现代化的战斗机及轰炸机,海军也将获得潜艇。1990年,张在接受日本NHK电视台采访组采访时说:“我为了停止内战,全国抗日,发动西安事变,我没有错。也许方法欠妥。”1992年,张对唐德刚说:“至于你们问我,为什么会有西安事变,我只能这么说,我相信中国一定要统一,要枪口对外,不要再打内战了。这是我的一贯信仰,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都如此,谈不上什么后悔不后悔。凡事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本文标题:走进张学良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91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