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初中英语教材文本解读策略
龙源期刊网初中英语教材文本解读策略作者:尹荣高旭阳来源:《教学考试》2017年第09期摘要:实施有效教学,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教材的解读能力直接关系到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有效教学视角下英语教材解读与使用有效方式的探讨,能够为教师基于新课程理念深度挖掘教材的内涵、活用教材、用活学材、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提供启示。关键词:初中英语;教材解读【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156-02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恰当的语言运用范例,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重要渠道(陈爱云,2010)。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解读教材,构建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的教材观,是实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实践诉求的基本保障,也为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深度学习搭建了必要路径。教师通过解读文本,实现有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解决问题,发展素养。一、整体解读文本,确立单元目标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编写采取了“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方式,以“话题”统领各单元教学内容。各单元编写了一系列凸显语言运用的听说读写等任务板块,各板块教学内容虽相对独立,但环环紧扣、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单元学习整体。教师需从整体上解读文本,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凸显语言的系统和整体功能。[案例1]八年级上册(简称“八上”,下同)Unit5Doyouwanttowatchagameshow?以娱乐为话题主线,通过谈论电视节目,围绕表达看法、制定计划,编排了一系列语言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渗透着课程标准在“知识、技能、态度、策略”方面的要求,融入了大量的语言结构。基于对教材的整体解读,本单元学习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立体构建:语言能力:(1)谈论对不同类型电视节目的看法与偏好;(2)制定计划;学习能力:(1)在语言学习中把握文字传递的感情色彩,例如:love,like,don’tmind,can’tstand等;(2)在阅读中把握信息呈现的时间线索;(3)能借用语言支架仿写作文。思维品质:在主题语言活动中锻炼发散、聚合、综合等思维品质;文化品格:了解美国著名卡通片和卡通片在其文化中的作用;二、认真研读教材,领会编者意图龙源期刊网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来解读教材文本。课堂教学材料的使用、活动的开展必须基于并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依托教材厘清单元学习目标,按照不同板块分配课时,并确定各课时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透过课程理念解读教材文本,弄清编者意图。[案例2]七下Unit6I’mwatchingTV.第一课时(SectionA1a-1c)为一节听说课,教学目标旨在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句型Whatareyoudoing?谈论人们正在做的事并进行回答。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有教师课堂之初便为学生讲解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和用法,但听说教学显然不应是语法教学。听说课应该培养学生听力的基本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为目标(王笃勤,2010)”。如果把听说教学按照语法教学方式处理,显然误读了教材传达的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自我认知和意义建构。因此,教材文本解读不能违背教材传达的理念。三、合理整合教材,有效利用资源教材只是教学所使用的材料,这为我们选择内容、精细加工、形成“学材”提供了自主、创新的条件和空间。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解读文本,整合教材,筛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材料,实现批判性调整与构建,为学生自学、探究、展示、交流等活动创设情境,提供适切的“学材”。1.基于学习者需求,调整教材内容任何教学只有基于学习者的需求分析才能达成有效教学(王笃勤,2015)。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要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还必须要考虑、分析学习者的需求。需求分析是指“参与收集信息的活动,将作為发展课程的基础,以满足特定群体学生的学习需要(Brown,1995)”。学习者需求分析要求我们首先分析学习者的“所需”、“所想”和“所缺”。所谓“所缺”是指基于一个既定目标,学习者进行学习所缺乏的诸如知识、技能、态度、策略等方面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基于教材分析这些要求,同时要分析学习者的情况,包括语言水平、认知图式、知识经验,元认知能力等。所谓“所需”,即我们要考虑学习者的群体特征和个体差异,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背景、风格、方式、兴趣等。“所想”关注的是学习者基于学习力发展的主体性问题,是指学习者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关乎学习者是否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解读教材过程中深入思考,基于学习者需求,调整教材内容。2.从学习需求出发,调整教材内容教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从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尊重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通常用读前、读中和读后模式来对文本进行语言活动和任务设计。读前是否需要图式背景的激活以及需要做哪方面的图式激活,要看学习的需要。[案例3]八上Unit8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的阅读语篇标题为ThanksgivingintheUnitedStates.文章本身是介绍美国感恩节的由来和传统节日食物的制作,这龙源期刊网时就不宜对与美国感恩节有关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做读前背景图式激活了,否则,学生将失去一个很好的阅读训练机会。3.根据资源条件,调整教材内容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白板、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资源开始广泛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各种输入机会的增加,有助于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资源条件丰富,我们可以将其进行多维整合,做到物尽其用,让其更符合语言特点和学习规律,亦更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若没有这些丰富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饮食、服装、娱乐等开展基于真实语境的教学。我们需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资源的具体情况调整教材内容。四、深度加工文本,促进高级学习1.确立高级思维学习,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素养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从对静态的英语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结果的过度关注,转为对英语学习者内在思维品质、学习力发展动态性过程的重视。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包含“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与评价”六个层次(陈琦,刘儒德,2007),其中“知识、领会”属于低水平的学习结果,而“运用、分析、综合与评价”则是高水平的目标,它们需要在知识、领会的基础上更注重高级认知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获得。因此,教师需要在深度加工文本的基础上,促进学生高级学习的产生。[案例4]教师可基于文本在教学设计中强调实现教学目标的层次感和不同策略,设计不同活动来实现高级思维训练。例如,八上Unit6I’mgoingtostudycomputerscience.关于resolutions的阅读,为了达到阅读教学目标,除了运用略读、寻读策略外,我们还可借助于思维导图等视觉表征形式来发展学生分析、综合等高级思维能力,促进深度学习(见图1)。2.意义联结学习内容,加强学生批判构建功能相同或主题相近的单元,可以根据意义联结重组、整合学习内容。例如七上Unit9Myfavoritesubjectisscience.,七下Unit5Whydoyoulikepandas?,八上Unit4What’sthebestmovietheater?和Unit5Doyouwanttowatchagameshow?都有涉及到preferences主题(见图2),复习时可将这些内容进行意义联结、整合,使其具有“框架式、主题性”的特征,更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对于重组后的内容,学生经由内涵分析、多维理解、批判吸收等过程,在新知识、概念和原有知识、概念间建立起联系。掌握深层次的知识,培养在特定情境下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认知结构。3.注入情感注重体验,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在解读八上Unit8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制作香蕉奶昔的听说过程中,教师可邀请部分学生为全班表演对话,确认学生通过前面听说环节的操练能够恰当运用语言进行龙源期刊网食物制作。也可直接准备其他食物素材,让学生边制作边解说。教材上的语言素材变成了活生生的舞台剧本。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学习情境,其求知欲、表现欲将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知识的迁移能力得到增强。学生在“参与性实践中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联通以及知识的建构与转化(康淑敏,2016)。”五、多维审视文本,重视文化渗透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多维审视文本,除了要致力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还要重视文化的渗透,开拓学生文化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体现外语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例如,仍以八上Unit8为例,在解读ThanksgivingintheUnitedStates和YunnanRiceNoodles兩篇阅读文本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习了解美国特定节日的传统食物和中国风味小吃,旨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同时体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教师应挖掘文本内涵,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世界文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新课程理念下教材解读必然要求教师从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基于教材引导学生“学”,在此视野下,教材已然成为了学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走进文本,也要能走出文本。教师应更多地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研究学材。从学习目标和学习者需求出发,关注学习动态生成,以学定教,活用文本,用活学材,为有效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陈爱云.牛津版与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2]王笃勤.初中英语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王笃勤.初中英语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Brown,J.D.(1995).Theelementsoflanguagecurriculum:Asystematicapproachtoprogramdevelopment.NewYork:HeinleELT[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康淑敏.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研究[J].教育研究,2016(7):111-118
本文标题:初中英语教材文本解读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92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