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圣经》文化与儒道思想主讲人:宋晓丽目录一、引言二、《圣经》及《圣经》文化三、儒家与道家思想四、两者的异同及语言表现五、结语六、参考文献一、引言在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是影响中国人思想发展历程,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的主要宝典。儒道思想与《圣经》有很多契合点。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两大文化思想体系的异同及其语言表现,使我们对中西文化精髓有所体会。二、《圣经》及《圣经》文化1、《圣经》简介1.1内容: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组成.犹太教《旧约》,基督教《旧约》和《新约》。1.2编纂时期与作者:《圣经》的撰写早在公元前1400年——公元100年,超过四十多位从事不同行业者编写,可以说是多人智慧的结晶。1.3地位及影响:《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著作。她不仅仅是一部宗教经典,同时还是一部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文学经典。是迄今对世界影响最大,翻译语种最多的圣书。要了解西方文明,不能不看《圣经》。2、《圣经》文化圣经文化,或称为基督文化,也可称为“神性文化”。圣经文化是直接来自于“神的话”,是造物主对人类的直接述说。信仰上帝,上帝救赎。一人悖逆,众人受罚。“有神、有罪、有救”。包括:神与人,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就包涵了人与自己的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这一切的关系及其中的法则所形成的文化就是圣经文化。三、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1、儒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儒家讲做人的道理;道家讲“真”。找到自己,返本归真。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儒、释、道中,其影响也最为深远。从创始,发展,主流到失去主流地位,经历了两千多年。儒家强调“入世”,引导人们积极得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强调“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2.1、孔子及其《论语》2.1.1孔子生平:(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省人。2.1.2《论语》(儒家经典之一)“仁”、“礼”2.1.3孔子哲学:命、礼、仁、知、中庸3、道家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人物,强调“出世”,出发点是“道法自然”,人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蕴含朴素辩证法,主张“清净无为”。提倡方圆之道,重视养生。3.1老子与《道德经》3.1.1老子生平:(前571左右——前470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楚国(今河南)。3.1.2《道德经》在当今西方社会,颇受欢迎。英译本之多,仅次于《圣经》。3.1.3老子哲学:大气做人,小细作事。四、两者的异同及语言表现1.政治方面:《圣经》受到统治者尊从。儒家文化几乎是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欢迎。2.文化、思想及语言体现2.1《圣经》与儒家思想(孔子思想)在“爱”、“德”、“知(智)”三方面的比较。2.1.1爱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Jesussaiduntohim,ThoushaltlovetheLordthyGodwithallthyheart,andwithallthysoul,andwithallthymind.其次,就是要爱人如己。Andthesecondislikeuntoit,Thoushaltlovethyneighbour。博爱博爱——爱所有人语句:Keeponlovingeachotherasbrothers.务要存弟兄相爱的心。--《新·来》13:1(二)Loveispatient;loveiskind;loveisnotenviousorboastfulorarrogantorrude.Itdoesnotinsistonitsownway;itisnotirritableorresentful;itdoesnotrejoiceinwrongdoing,butrejoicesinthetruth.Itbearsallthings,hopesallthings,enduresallthings.Loveneverends.汉译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新约·哥林多前书》第13章)孔子——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仁爱待人---《论语·颜渊篇》2.1.2德Donotjudgebyexternalappearance.不以外貌取人。--《新·加》2:6Ifsomeonestrikesyouontherightcheek,turntohimtheotheralso.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新·太》5:39Hewhoguardshislipsguardshislife,buthewhospeaksrashlywillcometoruin.谨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张嘴的,必致败亡。--《旧·箴》13:3Forgive,andyouwillbeforgiven.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新·路》6:37《论语》——德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小不忍,则乱大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2.1.3、智与知《圣经》——智慧(wisdom)Thepriceofwisdomisbeyondrubies.智慧的价值胜过珍珠。——《旧·伯》28:18Wisdomisbetterthanfolly,justaslightisbetterthandarkness.智慧胜过愚昧,如同光明胜过黑暗。——《旧·传》2:13《圣经》——智慧(wisdom)Wisdomisprovedrightbyheractions.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新·太》11:19《论语》——知(学而知)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2《圣经》与道家(老子)在“起源”“克己”“小大”“无争”四方面的比较。2.2.1、起源《约翰福音》第一章里讲到:“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万物是借着他造的。”(约1:1-2)(InthebeginningwastheWord,andtheWordwaswithGod,andtheWordwasGod.)《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又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2.2、克己Hethatisslowtoangerisbetterthanthemighty;andhethatrulethhisspiritthanhethattakethacity.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箴言》《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33)(能察知别人的人是机智的,能自知的人是明智的。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能力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坚强的。)2.2.3、小于大Whoevercanbetrustedwithverylittlecanalsobetrustedwithmuch,andwhoeverisdishonestwithverylittlewillalsobedishonestwithmuch.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新·路》16:10《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注:双臂合抱的大树木,是由小的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筐土累积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迈步开始的。(道家经典讲为大于其细:大事要从小事做起。)2.2.4、无争Betteradrycrustwithpeaceandquietthanahousefulloffeasting,withstrife.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乾饼,大家相安。--《旧·箴》17:1《老子》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之道,不用人为争斗而善于得胜,不用言语而善于应对,不用召集而自动来,心里坦然,而善于谋划。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疏而不会漏失什么。)五、结语儒道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和智慧的积淀,儒家源出于文士,道家源自于隐者。儒道思想与《圣经》由于全球化的进程,互相影响,取长补短,互相渗透。从而使中西方的语言能够汲取营养,变得更加丰富。六、参考文献[1]田由申,2011,《儒家思想与道家精髓》中国商业出版社[2]方朝晖,2008,《儒家修身九讲》,清华大学出版社[3]复旦大学人文企業家課程[4]《圣经》,1995,新标准修订版,中国基督教协会[5]
本文标题:圣经文化与儒道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94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