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2、3单元备课
教师备课本2018—2019学年上期科目语文年级一年级班执教者邛崃市冉义镇中心小学校23冉义小学集体备课教材解读要点主讲单元第二册第(1)组时间2018.8.30主讲人杨玲参与人员二年级全体语文老师主讲要点单元教材简析第一单元识字课文三篇《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口语交际内容为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三部分构成。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为什么小蝌蚪和它们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的“我”究竟是什么?植物妈妈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本组教材以“自然科普”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单元总目标(《教师用书》解读)知识与技能1.认识55个生字;会写30个字。2.认识教、没、为、的四个多音字,感受多音字之间的联系。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4.朗读课文。背诵《植物妈妈有办法》。5.爱护动物,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过程与方法1.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写字能力。2.在课内外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3.通过学习课文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4.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初步体会到中国姓氏文化和字谜的有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1.准确掌握本单元的生字,一类生字要求读准,写正确,会用新词说话。2.理解本单元的内涵,培养学生建立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懂得从自我做起,保护我们的动物和环境。逐课解读教材要点提示:《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小青蛙。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答案的道理。《我是什么》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还讲述了水的厉与害。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许多坏事。我还知道了要让水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儿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是听故事和讲故事,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倾听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够以洪亮的声音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从而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语文园地一”安排了“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几个部分,通过形式多样的识字写字、阅读、积累等活动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书写能力和阅读能力。4单元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小蝌蚪找妈妈》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青蛙的生长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书写8个生字。2、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第一课时第一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猜谜激趣引入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三、汇报自学成果四、生字书写1、猜谜语2、揭示课题3、生齐读课题教师读课文,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老师朗读课文;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生字检查蝌蚪、池塘、脑袋、甩着......(课件展示生字)①自己读一读②开火车读,指名读。2、把生字宝宝放回课文再读一读1.出示偏旁:氵、女、亻、口。师生交流:它们“美”在哪里?2.师生观察交流偏旁书写的规律。3.教师示范书写。4.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大大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谁呀?圈出生字,用借助拼音,问一问等方法,与生字交上朋友。指名读词语,相机纠正,巩固生字词,和同桌朗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1)先观察交流:怎样写,它们看起来才最美?(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3)“小小书法家”评选。①小组内评选出优秀者。②优秀者的字贴于教室《书法家》展框。③请获胜者上台介绍经验。板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河、姐、借、呢、呀、哪作业设计:小蝌蚪的样子用横线画出来,妈妈的样子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来。教学反思:5第二课时第一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启发谈话,激趣促读二、自主合作,交流探究三、再读课文1、同学们,《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假如被拍成动画片,你们愿意看吗?好!下面我宣布:《小蝌蚪找妈妈》演员选拔赛现在开始了!请各位参加预选的选手先做好以下准备:熟悉一下故事的情节和“台词”,现在开始!1.学生按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分开来坐。“蝌蚪”坐在一处;“鲤鱼”坐在一处;“乌龟”坐在一处;“青蛙”坐在一处。座位的摆放可方可圆。1.师:好!下面进行第二题测试——语言测试,主要测试旁白朗读和对话。先从“小蝌蚪”开始。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有一句话出现了三次,你能找到吗?(小蝌蚪游哇游……)哪个“小蝌蚪”来说一说这三处“游”得一样吗?4.出示第二幅图(试读第二段)5.出示第三幅图(读课文第三段)。(1)自由结合,分角色练读。(2)轮流汇报读,师生共同评读,1.学生自己先进一步熟悉课文,故事情节和对话部分要反复读、揣摩、记忆。2.学生自由结合对台词。2.师:各位选手已经准备好了!下面将对大家进行一些测试,只有最终通过测试的演员才能出演你想演的角色。请听题。第一道:请你评价一下自己想扮演的角色!3.汇报交流对角色的理解。2.汇报总结。3.(第一次:高兴,快活。第二次:比第一次用力,着急。第三次:更艰难,游的时间更长。)(1)一位同学读旁白,一位同学读“小蝌蚪”的话,一位同学读“鲤鱼阿姨”的话。(2)分角色读,小蝌蚪的礼貌和鲤鱼阿姨的热情。(3)分组反复读。(4)多种形式读,齐读,多人读,最后脱离课本带表情诵读。(5)表扬和评选演、读最形象的两组6四、练习说话试读。6.出示第四、五幅图。7.(1)师:小蝌蚪认错妈妈,它很不好意思,所以这一次它要看清楚呦!请各组练习一下。学生练读第四、五段。8.出示第六幅图(读最后一段)。指导读出小蝌蚪的开心、幸福、自豪。(2)评选最佳组合:谁读出了小蝌蚪奋力游的样子和它的着急?谁读出了乌龟的“摆动”、“悠闲”、“有趣”和被小蝌蚪误叫“妈妈”后的笑?(2)汇报演读,重点指导:第四段中读出小蝌蚪看到青蛙的样子时心里的判断(把这种又高兴有肯定的感觉读出来)。第五段中“妈妈!妈妈!”的叫喊的兴奋应比前一次更强烈。板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高兴快活着急幸福开心鲤鱼阿姨热情乌龟有趣、悠闲作业设计: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2.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________,露着________。3、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反思:7单元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我是什么》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14个字。会写9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懂得水有好坏两面性。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14个字。会写9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懂得水有好与坏两面。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第一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画水,交流图画二、猜谜,认识水1、范读,猜谜。三、朗读,赞美水亲爱的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画的水是什么样子的。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学生猜“我”是什么。2、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生字词。3、自由读课文,认识水。(1)师: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动动脑:给每一项起个题目,好吗?例:“我会变”“我的家”“我的活动”“我的脾气”1、自选题目你最想了解水的哪一部分?2、自主合作学习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1)认真读一遍自选部分。(2)画出自己不会的字或词,借助拼音或请教他人去认读。(3)用心读每一句话,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句子读好?(4)读给你的朋友听,互相提一提建议。学生展示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的想法。会认字:晒、极、傍、管、越、滴、溪、奔、坏、淹、没、毁、屋、猜会写字:变、极、片、傍、海、洋、作、带、给指名回答,板书:云雨雹子雪池子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温和暴躁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1)“我学会了字词”“漂浮”、“碰到”、“雹子”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填空:云在天空中——。一只小船在水上——着。8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1、“我是小小朗诵家“(1)指导读第1~2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语气,很活泼。第二自然段,“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雪花飘下来”这三句话的感觉是不同的,应读出“落”、“打”、“飘”的不同意思。指名读,评价,练读,再指名读。(2)想一想,我还会变成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冰霜“我的家”、“我的活动”重点指导朗读(3)请同学们想一想,我的家还在哪里?我还有哪些活动?师:请小朋友想象云彩在空中飘浮和小船在水面上漂浮的情景,想一想,“漂浮”和“飘浮“有什么区别?指名回答。师出示雹子的图片,让学生对雹子有直观的认识。(2)读出安静——“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读出慢——“在小溪里散步”读出欢乐——水在江河里是怎么奔跑的,在大海里是怎么跳舞、唱歌的。读出壮观——开大会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稻田里水杯里水管里天上飞舞慢跑板书设计:我是什么云、雨、雹子、雪变、极、片、傍、海、洋、作、带、给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书写生字教学反思:9第二课时第一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回顾所学内容二、了解“我的脾气”三、我自信、我能背四、我要写好字1《我是什么》1、“我学会了字词”(1)出示词语:温和暴躁灌溉机器帮助淹没庄稼冲毁灾害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2)理解“灌溉”“淹没”“冲毁”。(3)填空:有时候,我很,有时候,我很。我既给人们带来,又给人们带来了。2、“我是小小朗诵家”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水的温和和暴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齐读。3、“展开想象的翅膀”“展示我自己”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学一学”部分,指导书写。卡片,指名认读,男女生赛读,齐读。2、指名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评价。(1)引导学生联系水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理解“温和”“暴躁”两个词语。(3)引导学生从以上词语中选择填空,理解“帮助”与“灾害”。1、“我”的脾气还会怎样?学生回答。(1)自由背诵。(2)对背诵情况进行评价。(3)教师选择背诵的部分,邀请学生帮忙一起背。板书设计:我是什么好事坏事温柔暴躁作业设计:请同学们模仿“我是什么”,用几句话写一样东西。教学反思:10单元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植物妈妈有办法》总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会认14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2、引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二、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掌握植物怎么传播,感受自然的美妙。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会认14个
本文标题: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2、3单元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11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