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18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总结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什么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简而言之,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结合以下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伟大的转折的历史背景?1、“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材料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经华国锋批准)。材料2:粉碎“四人帮”之初,“左”的错误没有完全纠正。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邓小平(1987年4月)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上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材料中反映了邓小平同志怎样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有何意义?3、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思考: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思想路线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始2、1982年,中共十二大“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中共“十二大”主要内容是什么?首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1987年,中共十三大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中共“十三大”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内容: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依据党的基本路线制定三步走的战略方针。“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意义: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提出。年广九:创办安徽芜湖傻子瓜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981年至1984年,年广九的雇工由3人发展到103人,仅1984年就纳税30多万元。年广九又依靠灵活的经营手段,将产品迅速打进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很快年广九成为中国最早的百万富翁之一。这时,对于雇工超过80人的大户是否肯定其合法地位,上上下下争议很大。而“资本家复辟”、“剥削”等帽子也都戴到了年广九的头上,不少人提出要“办”年广九。1989年,中国的私营经济进入一个困难时期。这到底还是不是社会主义?4、南巡谈话南方谈话主要内容材料2:“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哪两大根本问题?他是如何回答这两大根本问题的?材料1:“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熟并形成体系5、1992年,中共十四大内容: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历史意义: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6、1997年,中共“十五大”会议或讲话主要内容影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想路线;②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阶级斗争——经济建设)③实行改革开放;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2年,中共十二大(特色论)首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初级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理论;初步形成;1992年,南巡讲话(本质论)①问题: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②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标准:“三个有利于”;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党的十四大(目标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依靠力量祖国统一三、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四、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五、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意义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时代背景思想内涵主要内容核心历史意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国际国内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2002年中共十六大被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是21世纪党的指导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单元小结:20世纪以来的理论成果思想理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形成和确立的标志性会议①1905年,同盟会成立大会;②1924年,国民党一大;核心或精髓解决的主要问题地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翻了封建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是新世纪党的指导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民权主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民众生存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回答了创造性回答了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本文标题:18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11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