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新课程理念下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新课程与农村中学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邹城市田黄中学数学课题组二00七年二月1《新课程与农村中学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为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快了改革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义务教育目前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日益显现出它的弊端。反思当今课堂教学现状: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个性化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压制了学生求知的欲望,灌输给学生的只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使得学习活动缺少应有的情趣性,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受到压抑,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中推进的一个障碍。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从而使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确立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这一实验课题。2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起源与孔子时代的私塾学堂,世代相继,大量的课堂教学现象显示出“以教师为中心”的特色;所看到的是教师在讲什么,怎么讲;教师即使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也是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他所设定的标准答案上来,而不是学生会有哪些疑问,怎样使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诚然,这样的教学对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是有一定的功效的,然而从课堂教学的功能来看获取知识与技能并非唯一的价值取向。如果忽视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大大削弱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我们倡导变革学习方式,并不是以取代或削弱知识与技能为代价。问题的实质不是要不要知识与技能,而是怎样获取知识与技能,最大的弊病在于削弱乃至剥夺了学生的时空,导致学力的低下,严重的满堂灌、一刀切、一锅煮,必然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以低效或无效劳动,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一言蔽之,不改变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乃至终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是硬举措。二、概念的界定什么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单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而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意味着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品质,而科学的学习方式是建立在以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这三个基本维度之上的。所谓变革学习方式,就是要大力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3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而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的课题研究立足在前人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和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应让学生“在认识和参与社会的情景中”“建构知识”“建构自我”,故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关注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与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学习方式变革是”建构主义理论”的直接体现,建构主义理论是学习方式变革的最主要的理论支柱。4四、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研究新课理念下课堂组织实施的策略,对传统教学策略进行继承和创新,使学习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从而推动新课程的实施。五、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1、自主式学习方式的研究2、合作式学习方式的研究3、探索式学习方式的研究4、实践活动设计特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5、在中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研究6、使用新教材的组织管理方法研究7、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形成的基本技能、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选择社会生活中与学习密切相关的课题,采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就是进行小课题研究。六、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2、行动研究法3、经验总结法本课题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同时展开,结合进行,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操作程序上点面互补、点面互促的方式。七、课题组成员分工:1、主持人:陈艳主持课题研究工作,收集各方面资料,撰写实验报告2、组长:张计成实践研究、撰写调查报告53、副组长:李明峰实践研究、收集资料4、成员:陈周搜集课题相关文献资料王伟具体实施包金锋搜集课题活动资料王延平具体实施平保国具体实施张金兰具体实施八、研究周期及步骤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7年1月):参研人员学习、收集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及信息技术理论的资料。确定研究课题、研究对象,对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实施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撰写实验方案。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07年2月——2009年5月):设计详细的问卷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点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后续研究和建立自主学习资源库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制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目标)。各实验教师在阶段总结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学生学习的教学的设计、组织策略和方法进行全面检测和实践。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研究其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互动,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为因变量。完善网络环境、学生学习资源库的内容和结构体系。调查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所受影响及提高情况。完成新评价标准的制定工作。我们将以质的研究补充6量的研究,在此过程中进行一定的个体访谈观察搜集实例等实验工作,通过预测论证,开发与建设网络学习的服务平台,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配套措施,总结经验。在研究中前进,在前进中研究。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年6月——10月):课题组统一整理各教组上交的研究材料及研究报告,对所有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及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自评、自测工作。同时,对研究全过程进行认真分析总结,进一步探索本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准备结题工作。九课题实验的成果形式1、实验研究报告。2、论文汇编。3、课堂教学观摩。
本文标题:新课程理念下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127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