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现代学徒制设计与实施(操作实务)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综合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车希海“草根”职教先锋团核心成员山东科技创新人才科技拔尖人才济铁高技校高级讲师/教学能手高级职业指导师/中职国培讲师兼职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会湖南农业大学现代技工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教师发展协会中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研究会2015.7.28-29宁夏.银川“职业行动导向”教学策略——校长篇“职业行动导向”教学策略——教师篇“职业行动导向”教学策略——学生篇“职业行动导向”教学策略——班主任篇“职业行动导向”教学策略体系: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说课与课题研究7Q10S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能力提升途径与方法现代学徒制操作实务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班级企业化管理微课与翻转课堂“草根”职教先锋“车希海工作室”竭诚服务QQ:124766166电话:3589105176引子:2.为什么要进行教学改革?1.学生为什么会厌学?3.现代学徒制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教学改革的主要动因:一是要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二是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三是政策导向需求;四是适应信息时代学习需求。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学理念的改革,然后是以教学模式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包括制度)的改革。交流提纲:一、现代学徒制“三要素”二、现代学徒制模式设计三、现代学徒制教学组织四、现代学徒制能力本位多元评价五、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六、现代学徒制校企文化对接七、现代学徒制班级企业化管理八、现代学徒制师资能力提升九、如何实施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深化,立足岗位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目标的整体化(一体化)学习。现代学徒制环境:学习环境与职业环境对接,学习场所也是工作场所、生产场所;学习内容是工作,与岗位对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一、现代学徒制“三要素”1.现代学徒制内涵寻求校企合作的途径:跟踪回访学生就业企业,了解学生在企业中的发展,了解企业对学校教学的意见与建议,了解企业对人才、职工培训等方面的需求。现代学徒制实施条件: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或联合办学。寻求校企合作的前提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现代学徒制“三要素”(1)岗位:专业建设明确岗位及岗位能力与素养,课程建设支撑岗位能力。——岗位、学员、师傅。专业调研报告岗位群能力与素质需求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开发依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教学安排培养目标教学设备师资要求专业调研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或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学员全程化职业指导进程进程职业指导内容一年级职业认识、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教育,心理素质培养。二年级职业意识训练,职业素质培养(如,社交与商务礼仪、职业生涯中的常用法律等),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品格培养(如,敬业、合作、忠诚等)。三年级求职技能培养,创业教育,入职教育等。(2)学员:是准职业人或职业人,完成从学生到准职业人的角色转换。(3)师傅:教师既能教学也能做学员的师傅,指导学员工作。师资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的支撑—多元智力理论+“职业行动导向”教学。多元智力理论为现代人才观的建立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空间。1.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二、现代学徒制模式设计“职业行动导向”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是基于行动导向学习理论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机制——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为本位。“职业行动导向”教学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机制。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的智力差异,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学生原先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使学生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职业教育既不培养“智力胖子”也不培养“机器人”,是培养会用脑指挥手、手开动脑的手脑健全的人——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行动导向”的三个原则:以能力本位取代学科体系的主导地位——“动态”课程体系;以企业实际生产岗位的需要及人才标准为依据——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生产岗位工作内容、技术、职业素养接轨——教学内容。“能力本位”的三个导向:在课程建设上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完成由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模块向学习领域或教学单元的转换——课程内容。在制度层面上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从常模参照向标准参照(职业标准)的转换——能力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任务、过程活动为导向,实施技能训练,实现行为习惯的改变,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教学组织与过程。外层为宏观层,也称之为理念层或制度层。内层为微观层,也称之为实施层。2.现代学徒制(或教学改革)指导模式3.人才培养模式4.课堂教学模式渗透新理念—“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树立新观点—能力本位和素质本位教学观;建立新课程—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导向);形成新模式—“一体化”教学;应用新方法—“任务”导向(做中学、学中做);创建新课堂—高效课堂(“活化”率高);构建新管理—班级企业化管理;实施新评价—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多把尺子衡量;培养新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5.教学框架体系设计三、现代学徒制教学组织—“一体化”教学狭义:“一体化”教学—理-实一体化。广义上:“一体化”教学是以岗位标准为依据的“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能力本位+素质本位),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整体化学习。1.“一体化”教学内涵“一体化”教学特征——“行知合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知识学习服从于应用需求;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融合。学习方式:SAVI一体化;2.课堂“一体化”教学具体表现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教学组织:“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内容:“理论、实践(应用)、素养”一体化;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教学考核:“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因此,不同的课程都有自身的“一体化”教学。切勿将理论课上成“理论课”。“一体化”教学的核心:“任务”教学+项目思想3.“一体化”教学实施——项目化设计与实施。工程中“项目”与教学中“项目”界定:教学中的项目是由系列“任务”组成,系列“任务”可以形成完整的产品,也可以形成完整的主题(或方案、方法等)。产品(经济利益,终极目标)工程中的项目教学中的项目产品或主题(中介)人才培养(能力和素养,终极目标)项目学习,就是完整任务的整体化学习。学习小组(团队)管理按项目进行,项目内各成员分工可以模拟职业角色。按项目或“任务”设置项目经理(团队负责人),轮流领头(雁行理论)。按项目或“任务”实施模拟质量及成本考核、激励。项目思想运用:模拟公司或模拟工厂(医院或诊所、商店)项目教学。积零为整——整体化学习,形成完整任务,工作过程系统化。化整为零——碎片化学习。(1)课堂教学组织结构附:课堂教学组织结构(2)授课计划编写——项目化预习不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环节,而是课后学习的环节。教师利用“预习提纲”或“任务书”将学生课后的学习活动与课堂学习活动有机的联系起来,并引导到教学目标中来。能够形成哪些项目或主题,各个项目或主题需要处理哪些任务或问题,各个任务或问题落实的培养目标,各个任务或问题涉及哪些知识、方法和职业素养。一种方式是:根据该课程能够做哪些事情进行项目化,各个项目需要哪些“任务”。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分配理论知识和方法,根据“任务”确定培养目标,根据“任务”处理过程分配进度和时间等。另一种方式是:根据需要教学的基本完整的内容块,倒推应用设计。注意:“任务”的划分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太大,需要较长的教学周期,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太小,不易形成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一般“任务”的大小掌握在2-6课时或一周内完成。教学进程安排:为各个项目或主题中的任务或问题安排教学进程及分配教学课时。教学进程安排方式:按照工作过程安排任务的先后顺序,适用于专业课程,这种安排涉及的知识在教材中的顺序会发生调整;按照教材知识块顺序安排项目或主题中的任务或问题教学进程,适用于非专业课程(如,基础类课程、文化类课程)。案例1:《语文》教学项目设计思路或策略项目1说话艺术——如何让别人了解自己任务1如何介绍自己任务2我能做什么任务3我的演讲任务4问题辩论任务5求职面试答辩项目2就业需求——求职书撰写任务1个人有效信息撰写任务2个人能力与素质表达任务3如何让企业看重你项目3职场应用——商业文书撰写任务1合同撰写任务2调研报告撰写任务3产品广告撰写……策略:与学生就业前需求及职业生涯中的需求结合起来。案例2:《flash动画制作》教学项目设计思路项目任务知识技能素养原画绘制角色原画绘制动画概念绘画技法:卡通画法动画欣赏:角色造型带场景的原画绘制场景概念场景画法:远、近、平、仰、俯动画欣赏:场景渲染上色色彩知识Flash上色工具使用动画赏析:色彩的心理作用…………教案策略:按照工作过程导向,将系统工作流程中的典型任务引入教学。周别项目、任务过程及教学内容摘要教学目标学时教学措施课后学习或作业1原画绘制:泰山童子跑全运1.欣赏,激发兴趣,导入课题;2.动手制作,体验动画形成;3.播放观察动画生产过程,理解动画概念;4.绘制单角色卡通;5.展示交流评价;6.归纳提升。理解动画的概念及动画形成过程;培养绘画能力、协作能力、交流能力;提高审美素养、行为礼仪素养2兴趣铺垫,欣赏提高,做、学、教一体;分组教学。1.将绘制的原画转换成数码图片,存储在U盘中。2.预习图片上色工具的使用、上色处理内容。……授课计划结构:附:授课计划(flash动画制作)示样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问题)处理为中心”的“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一体化”教学思想,贯彻工作过程系统化(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2)教案编写教案(教学设计方案)是对课程授课计划中的每一次教学展开具体的设计。教案编写要求:按照一体化课堂教学组织结构或任务教学过程,编写教学过程(教师做什么、学生做什么、方法指导等)。授课教师班级审阅授课日期学习领域学习单元学习主题课时教学分析学习任务内容及定位分析:学习状况及条件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环境:设备、工具:材料:教后记(教学反思)成功做法:教学灵感:学生疑难:改进措施:教案首页示样:时间分配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方法教案副页(要素):教学过程职业教育的教学行动遵循以情境性(特别是职业情境)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的原则。情境性原则要求教学处于由实践情境(典型任务)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体系之中。“任务”创设学习情境、创设学习条件,达到驱动学习兴趣、学习导航(学习行为)、学习目标、能力形成(知识、技术、方法通过“任务”处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3)任务设计“任务”设计的要求:要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或案例;与所学知识、技能具有内在联系,落实教学三维目标(知识、能力、职业素养);“任务”之间的联系、梯度,能够引起(发生)学习迁移。“任务”的难度,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任务”标题以动词开始或标题中含有动词。“任务”的来源:生活实际问题案例知识、技术学习领域中的“任务”工作任务“任务”与知识、技术的关系:在学习的初始阶段,“任务”为知识、技术服务,即所设计的“任务”是为了学习其中的知识、技术;在学习的后期阶段,知识、技术服务于“任务”,即综合运用或选择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处理“任务”。不论是初始阶段还是后期阶段,知识、技术、方法、素养都是通过“任务”处理得到应用、迁移及养成。“任务”设计的两种理念(方式):①按照教材内容设计“任务”,这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设计理念——以知识寻找应用。这个“任务”可能是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也可能是生活中的,也可能来自案例。车削圆锥轴圆锥参数计算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中的圆锥、圆台部分时,从车削加工典型任务中选择“车削圆锥轴”作为计算任务。②按照“任务”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打破知识体系及内在顺序。这是
本文标题:现代学徒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0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