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案例一•朵朵是个三岁半的孩子,妈妈为了培养她对国学的兴趣,就在家里对她进行早期经典诵读训练,朵朵进步很快,没多久就能够背诵很多唐诗宋词了,爸爸妈妈都夸孩子记性好,聪明。妈妈也经常在朋友面前要朵朵表现,朋友都对朵朵伸出了大拇指。后来妈妈出外学习了两个月,回来之后再检查,那些诗词歌赋朵朵基本都忘记了,但对于半年前去“世界之窗”喂孔雀的情景,小朵朵的印象却十分深刻。•一个中班的孩子回家对妈妈说,“幼儿园的围墙倒了……,压了许多小朋友”,“送医院去了。”第二天,孩子的妈妈关切地向老师问起这件事,老师说,墙没有倒啊!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幼儿园内要搞基建,为不影响幼儿出入大门,就在院子旁边破了一截围墙,便于工程车出入,该孩子看到这截缺口,就说成了上面的“事实”。案例二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经历过的事物包括的内容很广泛,故也有人将记忆定义为“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人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这一切活动无不给人留下或深或浅、或多或少的“印象”,就是“记忆”。记忆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2.记忆是丰富经验、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3.记忆是想象、思维产生的直接基础(一)识记(二)保持(三)回忆(一)识记•教师花大力气教幼儿记住某首唐诗,有时候孩子们不能完全记牢,但他们偶尔听到的某个童谣,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如脑白金的广告),只需要一两次就能熟记心中。反复感知某事物并在头脑中加深印象的过程。识记的两种形式(按目的性分类)•记唐诗——有意识记•记广告、童谣——无意识记•记唐诗——机械识记•记童谣——意义识记识记的两种形式(按理解性分类)(二)保持保持:识记过的事物在大脑中保存、巩固的过程。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即识记的事物没保持住。以下哪条是真正的遗忘曲线保持的百分比日数间隔20分钟重新学习,可以节省诵读时间58.2%,一天后可节省33.7%,六天后可节省25.4%。(三)回忆•回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提取过程•回忆有两种水平:再认和再现习题判断下列情况是再认还是再现的表现:•耳边响起熟悉的旋律。(对于这个旋律的意识)•对面走来一个人,发现他是以前的班主任。•谈论起过去同学的名字,想起了她的形象。小结•一.什么是记忆?•二.记忆的基本过程有哪些?课后练习•1、记忆是人脑对()的反映。•2、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和()。•3、把记忆的材料保存在头脑中的环节是()。•A.再认B.再现C.保持D.识记•4、想一想:为什么一节课上完后会有课堂练习,课后练习以及课后作业?过去经验保持识记回忆B作业•1.记忆的概念•2.记忆的作用•3.记忆的基本过程(一)根据记忆内容分类1、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幼儿的形象记忆是依靠表象进行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视觉表象。形象记忆2、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儿童喜爱什么,依恋什么,厌恶什么都是情绪记忆的表现。3、逻辑记忆•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是随着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逐渐发展起来的。4、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指识记内容为人的运动或动作的记忆。一切生活习惯上的技能、体育运动或其他活动中的动作,都是依靠运动记忆来掌握的。•动作记忆从儿童这几种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对喂奶姿势的条件反射就是属于这种记忆。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逻辑记忆(1岁左右)。(二)根据记忆保持时间分类(1)左上角的男人在做什么?(2)图中有几个动物?什么动物?1、瞬时记忆(SensoryMemory):含义: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中,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做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实际上是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之后的感觉暂留现象。视觉后像特点:1、保存时间短2、容量较大3、信息是以图像编码形式(以形象的方式)为主2、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含义:短时记忆是指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储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特点:1、保存时间短2、容量小(7±2个信息单位)。3、主要编码形式是听觉编码短时记忆操练(1)718354291634短时记忆操练(2)1840194920083、长时记忆(Long-TermMemory)含义: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大脑中较长时间地保持下来(储存起来)。特点:1、保存时间长2、容量无限3、信息一旦储存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就变成无意识状态短时记忆就像一张小桌子,它放在一个装满了文件盒(长时记忆)的档案库之前。当信息进入档案库时,它首先被放在小桌子上处理。但这张桌子很小,必须随时清理以备放置新的信息。而有意义的和重要的信息则被作为永久性文件在长时记忆中存档储存。1.记忆的敏捷性2.记忆的持久性3.记忆的正确性4.记忆的准备性(1)含义: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通常所说的表象是记忆表象的简称。记忆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2)特征:第一、形象性:记忆表象是感知后留下的具体形象,故具有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第二、概括性:记忆表象往往是综合了多次感知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中国人?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表明了记忆保持时间的不同。短时记忆是指一分钟以内的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一分钟以上乃至持续人的一生的记忆。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出现和发展稍晚。2、幼儿记忆独特的现象(1)幼儿期健忘幼儿期健忘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2)记忆恢复(回涨)现象记忆恢复或回涨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这一现象最早是由巴拉德在1913年发现的。(1)无意记忆占优势①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3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而在整个幼儿期,无意识记的效果都优于有意识记。到了小学阶段,有意识记才赶上无意识记。②无意识记的效果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以下几个因素:①客观事物的性质。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②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对幼儿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符合幼儿兴趣的事物。能激起幼儿愉快、不愉快或惊奇等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都比较容易成为幼儿注意和感知的对象,也容易成为无意记忆的内容。③幼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如果使识记对象成为儿童活动任务中的注意对象.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始终不能离开对该对象的认知。那么对这种对象进行无意识记的效果也较好。④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多种感官参加的无意识记效果较好。⑤活动动机。(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2~3岁儿童出现有意记忆的萌芽,但是有意记忆在学前末期才真正发展起来。幼儿有意识记的发展有以下特点:①幼儿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②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③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案例: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教师花费很大的力气去教幼儿背诵一首歌谣,有时孩子仍不能完全记住。但他们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儿童各种产品的广告,只需一两次就对广告词熟记于心。请从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幼儿的这一类行为。1、强调教师的教学内容是直观、具体、形象和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才能使幼儿记得住、记得牢2、强调教师的教育活动尽量安排是能激起孩子无意识记(自然而然)的,提高记忆效果3、强调教师要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运用成人的言语指导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1、记得少,忘得快2、记忆缺乏目的性3、记忆方法呆板4、记忆不精确案例:一个母亲问幼儿园回来的孩子,今天舅舅到幼儿园看你了吗?他回答说是的,事实上他舅舅今天没有来而是前几天来过,请用记忆的原理进行分析孩子这种“撒谎行为”?三、提高幼儿记忆力的方法1、运用教具:形象记忆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学习数的组成、加减法,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利用教具演示、讲解,幼儿就能理解知识,加之幼儿动手操作,很快掌握了知识。2、开展游戏:兴趣记忆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如: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师讲述故事后让幼儿进行表演游戏,小蝌蚪寻找自己的妈妈在哪里,幼儿在表演的浓厚兴趣中记住了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3、多种感官:尝试记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参与活动,能获得最好的尝试记忆效果。如:小班认识苹果,通过看、摸、闻、尝,了解了苹果的颜色、形状、味道,最后让幼儿画苹果,加深了尝试后对知识的记忆。4、动作演示:准确记忆有些知识,利用动作演示,幼儿就会准确理解并记忆。如:看图讲述“猴子过河”,图片中一群猴子看到河对岸有许多桃子,急得抓耳搔腮,教学中可让幼儿学猴子着急的动作,通过模仿,引出“抓耳搔腮”这个词,幼儿理解了词意,就能很准确地用于讲述中。5、善用比喻:善于运用一些浅显易懂的比喻手法破解难点,在幼儿的脑海里留下难忘的印象。如:画金鱼的尾巴时,可告诉幼儿尾巴分开的叉像一片片的柳树叶,幼儿记住了尾巴的样子,又能较容易地画出来。6、找准异同:比较记忆在引导幼儿认识类似的事物时,可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帮助幼儿比较记忆。如:认识鸭子,可在认识嘴、脚时,出示鸡,让幼儿比较鸡嘴和鸭嘴的形状,鸡脚和鸭脚的样子,根据不同,明确记住鸡、鸭各自的特征。
本文标题: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31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