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26025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创新与教学方法改革)
本文档相关内容参见视频6-11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江汉大学:朱现平2013/11/02目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模式创新之路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面临的难题及对策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3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实施3三内容提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模式创新之路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面临的难题及对策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3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实施3三(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1)(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1文献分布与研究机构•文献发表年度分布•文献研究机构统计2研究平台与基金资助•研究视角和研究平台•研究基金资助3研究方法与探索思路•研究方法•探索思路(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文献分布与研究机构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1-1)(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文献分布与研究机构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1-1)年度20132012201120102009200820072006200520042003200220012000应用型人才培养52794369562847130918185463321953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3650372320169621----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3778594723219721----“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词按发表论文的年度统计(单位:篇)2000年1月至2013年8月,中国知网上“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词,搜到相关文章3956篇;以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在中国知网上共搜到相关期刊文章200篇;以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在中国知网上共搜到相关期刊文章284篇。从文章的年限和数量分布可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相关文章数量呈日益增加趋势。(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文献分布与研究机构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1-1)“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词按研究机构统计研究机构篇研究机构篇合肥学院49鲁东大学22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48宿州学院21重庆文理学院44黑龙江工程学院21安徽科技学院44电子科技大学21黑龙江科技学院41钦州学院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35东北农业大学20南京工程学院32哈尔滨师范大学20北京联合大学30广州大学20德州学院29安徽新华学院19浙江万里学院29金陵科技学院19滁州学院28滨州学院19绍兴文理学院28广西工学院18梧州学院27铜陵学院18浙江科技学院27盐城工学院18徐州工程学院26山东科技大学18常熟理工学院26运城学院17河池学院25重庆科技学院17浙江大学24三江学院16常州工学院24山西大学16湖南科技职业学院23绥化学院16研究机构大多是地方高等学校;研究者多是教育教学的专家、学者,其中一线的教师、管理者也大量参与其中。(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研究平台与基金资助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1-2)“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文献按学科分类学科篇学科篇高等教育2138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41职业教育210管理学39外国语言文学160法理、法史39计算机硬件技术144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39建筑科学与工程139生物学37贸易经济129轻工业手工35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105物理学34会计91电信技术34数学76中国语言文学34企业经济67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33机械工业67有机化工31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60互联网技术29无线电电学56工业经济29宏观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53化学28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52金融25旅游50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5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50体育23电力工业48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21人才学与劳动科学47材料科学20自动化技术41音乐舞蹈19类别篇类别篇基础研究(社科)1496大众科普17行业指导(社科)559文艺作品15高等教育583大众文化12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420政策研究(自科)5工程技术(自科)326高级科普(自科)4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199高级科普(社科)4职业指导(社科)74经济信息2政策研究(社科)58党的建设与党员教育2行业技术指导(自科)37政报、公报、公告、文告1专业实用技术(自科)23“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文献按发表平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多视角、多平台。多以教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为主。(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研究平台与基金资助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1-2)“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文献按基金分组学科篇学科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48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基金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5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3安徽省教育厅科研基金5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3福建省教委科研基金4海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2陕西省教委基金4吉林省教委科研基金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浙江省教委科研基金4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3四川省高等教育新世纪教育2湖北省教委科研基金3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2(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研究方法与探索思路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1-3)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都较为丰富。有通过实地考察、数据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采用调查法,借助数据描述现状、剖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思路。在我国,应用型人才教育仍是一种尚在探索中的高等教育方向,也是容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由于承担高校众多、培养规模大、社会影响面广、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大等,因此,也有“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这样影响面广、参与者多、研究系统的大型研究项目。(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研究方法与探索思路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1-3)教育部规划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FIB070335)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祥主持,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通过向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广泛征求建议与意见,遴选了数学、物理、化学化工、机械、材料、电子与电气信息、土建、计算机、生物科学与技术、英语、人文素质、经管、法学、教育、艺术设计等16个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意义的专业与学科开展研究。各个子课题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体系、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的系统研究。并以此指导办学实践,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突破。深入开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课题研究。创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着力点,带动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创新教学模式——以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评价机制——以评价为导向,助推教与学的全面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以实践能力为重点,引领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培养途径——以学科、产学研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研究方法与探索思路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1-3)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大家从应用性高校的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界定、人才培养的分类及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的研究,更多地向不同类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教学环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队伍建设、基地建设、招生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探索构建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协同创新成为改革的重点方向。在国内、外应用型(性)人才培养实践探索的同时,也有更多的高校和地区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研究方法与探索思路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1-3)内容提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模式创新之路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面临的难题及对策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3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实施3三(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2)(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运行载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组织形式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123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2-1)(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办学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办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以一定办学思想为指导,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化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它是有关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等与高校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权力结构和关系。办学模式是对整个学校而言要体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也是对三项职能的基本规定。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学模式的下位概念,是对人才培养而言的。(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运行载体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2-2)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规定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包括: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等要素,就是供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习和使用的模型或式样。从操作层面来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可界定为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规定,是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式样,包括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培养过程所涉及到的内容、程序与方法。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2-3)(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教学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组织形式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下位概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行为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模式,但教学模式有其独立性,对培养模式具有反作用,也影响着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讨的就是教学模式,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部分。诸多成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加上教学以外的其他培养条件,可共同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学模式是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培养模式研究始于教学模式。1.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是本世纪以来,除高等教育自身以外,是社会所关注的持续热点。2.应用型人才教育仍是一种尚在探索中的高等教育方向,也是容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3.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与实践集中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方面的创新与改革。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小结:内容提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模式创新之路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面临的难题及对策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3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实施3三(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层次主体(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和创新模式的风向标(三)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模式”的新探索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模式创新之路(2-1)(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层次主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区域性时代发展需求应用型本科人才和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层次主体——时代发展的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力与地方高等教育密切相关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努力做到“需要工作的人成为工作需要的人”•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学习过程转变为工作过程,学习环境转变为工作环境,学习者转变为工作者。高教体系建设•高等教育自身的“职业性”、“高等性”体系建设需求•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和专业硕士学位间能有效沟通、相互衔接。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模式创新之路(2-1-1)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模式创新之路(2-1-2)(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层次主体——本科人才&职业技术人才根据人才类型和培养目标,将高等教育第5级分为5A1、5A2和5B三种类型,分别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应用型本科和学术型本科是本科教育的两种类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发展的。联合国教科
本文标题:26025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创新与教学方法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36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