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焦煤公司事故案例汇编(第一期)
焦煤集团事故案例(第一期)采掘专业事故案例(20例)2012年10月5日八点班,XX矿11021采煤工作面拉架作业时,违反支架工操作规程规定拉架,发生一起支架挤人事故,造成1人受伤。一、事故现场概况11021工作面倾斜长度173m,采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工作面支架型号ZF8600/19/38,工作面安装121架,刮板输送机型号SGZ800/800,采高3.6m,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工作面上端头支架滞后基本架支护端头顶板,支护空间较大,瓦斯容易积聚,为防止瓦斯超限,在上端头117~121#支架前设置了引风风障。二、事故发生经过2012年10月5日八点班,采煤队上端头组长李XX带领钟XX负责上端头顶板维护及上隅角瓦斯管理工作,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15时10分,采煤机下行割煤至85#架时,李XX和钟XX正常推溜、拉架后,发现机尾121#支架拉架不到位,两人商量后,决定再次拉架。李XX穿过架前风障来到121#架架内操作台处,此时李XX视线正好被风障遮挡,听到钟XX喊“拉架”口令后,李XX直接进行拉架。而此时钟XX在没有通知李XX的前提下,擅自跨过121#架来到120#架前(120#架前立柱距刮板输送机电机护板300mm),121#架拉架使刮板输送机机尾轻微后移,刮板输送机电机护板与120#架前立柱将钟XX挤伤。【案例1:支架挤人事故】四、防范措施1、规范员工操作行为,严格按照支架工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拉端头架前,支架工必须确认架前安全后方可操作。2、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自主保安能力,做到“四不伤害。3、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在机尾移架时,由瓦检员配合,先把引风风障取掉,机尾端头支架移架结束,再挂上风障。【案例1:支架挤人事故】事故示意图三、事故原因分析1、李XX违反了支架工操作规程第十三条规定:移架时支架下方和前方不准有其他人员。李XX在未进行安全确认的情况下拉架,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够,钟XX自保互保意识不强,在自身处于非安全状态的前提下,就向李XX喊“拉架”口令,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3、机尾的引风风障隔绝视线,影响支架工确认架前情况,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2009年4月23日零点班,XX矿15031采煤工作面在进行裱褙作业时,裱褙前未严格执行“审帮问顶”制度,煤墙突然片帮,员工张XX为躲避片帮煤,摔倒在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上,造成工伤。一、事故现场概况15031工作面煤层赋存稳定,结构简单,煤层厚度在1.5m—6.5m之间,工作面走向长度715m,倾斜长度93m—113m,倾角12°;工作面为顶层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倾斜分层采煤方法,ZH2000/22/30Z型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支护顶板,采高3m,最小控顶距3.15m,最大控顶距3.95m,循环进尺0.8m,使用风煤钻打眼,爆破落煤,人工装煤,可弯曲刮板运输机运煤,人工推移溜槽,顶板铺设金属网,全部自然跨落法处理采空区。二、事故发生经过2009年4月23日零点班6时30分,15031工作面第78至81架处已采过煤,当时工作面底煤已经拾完,工作面大槽槽体裸露,准备推槽,此时煤墙片帮有0.6m左右,裱褙高度1.5m(本处采高2.95m),张XX去第78架处连网,代理班长王XX路过该处时就拿块皮带帮助张XX裱褙第81架,操作过程中煤墙突然发生片帮(约有60kg左右),张XX向后躲避时摔倒在大槽槽棱上,造成工伤事故。【案例2:工作面煤墙片帮伤人事故】【案例2:工作面煤墙片帮伤人事故】四、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审帮问顶制度,裱褙时要放专人招坡。2、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业务素质和自保互保能力。3、加强工作面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三、事故原因分析1、工作面煤壁松软,采高较大,极容易片帮,采煤后,煤墙裱褙质量差,裱褙高度不够,仍存在空帮现象,造成煤墙片帮,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职工自主保安意识不强,安全防范能力差,未严格执行“审帮问顶”制度,裱褙时未能做到“一人监护,一人作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3、职工工程质量意识差,执行措施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事故示意图1995年11月16日零点班,XX矿14012采煤工作面进行回柱放顶作业时,违章回空顶区支柱,发生老巷顶板垮落埋人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事故现场概况14012采煤工作面顶板铺设塑料网假顶,采用2.6mΠ型钢梁配合DW22-300/100型液压单体柱一梁三柱、两梁六柱对棚支护顶板,棚距(中-中)为600±100mm,最小控顶距为2.6m,最大控顶距为3.8m。采高2m,爆破落煤,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循环进尺1m,煤质较软,煤墙局部片帮。二、事故发生经过1995年11月16日零点班,掘进队支部书记黄XX贯彻当班生产作业计划时,安排14012采煤工作面裱帮褙顶、补柱、安装三用阀、调整规格和回柱放顶。班长梁XX进行分工,杨XX、范XX、张XX三人为一组。22点15分,杨XX等三人由所分工段开始从下往上回柱窜梁。回撤四棚后,第五棚回撤比较困难,便隔过第五棚回撤第六、七棚。第六、七棚回撤结束后,杨XX认为三人一起干活比较慢,安排张XX去上边干其它工作,他和范XX返回回撤第五棚,杨XX先落下槽边柱,再将中间柱落下200mm,然后又面向老巷弯腰回老巷柱,此时老巷顶板突然垮落将其埋压。范XX便赶忙组织人员抢救,杨XX经抢救无效死亡。【案例3:采煤工作面顶板冒落埋人事故】【案例3:采煤工作面顶板冒落埋人事故】事故示意图三、事故原因分析1、杨XX自主保安意识差,违章作业,在回柱放顶时,违犯作业规程中规定的“由里向外、由下而上”的放顶顺序,而是将移梁和回柱次序颠倒,先落槽边柱,又落中间柱,最后回老巷柱,造成放顶时顶板垮落,退路不畅通,不能及时撤出,自己被埋压,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工种转岗必须重新进行培训学习,但掘一区由掘进转采煤时,仅利用班前会上学习作业规程,转岗培训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3、现场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制止违章作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4、各级领导以及各有关部门没有认真把关,监督不严,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四、防范措施1、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把“安全第一”的方针摆到头等重要的位置,强化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杜绝违章作业。2、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利用脱产、半脱产和班前会的形式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自主保安教育,特别是变换工种,要按规定要求进行转岗培训,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业务素质和自主保安能力。3、严把监督检查关,加强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制止违章作业。4、矿井应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加强职工转岗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案例4:顶板来压垮落伤人事故】2006年10月21日八点班15点15分,XX矿13煤柱工作面作业,老巷悬顶面积过大,顶板来压,发生大面积顶板垮落事故,造成两人受伤。一、事故现场概况13煤柱工作面位于13采区三条上山之下,该工作面左右两翼已基本回采完毕。该工作面走向长度146m,倾斜长度562m,煤层厚度约为2.5-6.3m,平均厚度4.1m;煤层稳定,结构简单;煤层倾角为13°-16°,平均15°。工作面煤层老顶为中粒砂岩,厚度13.31m;直接顶为粉砂岩,厚3.57m;伪顶为泥岩,厚0.2-1.0m;直接底为粉砂岩,厚8.2m;老底为L9灰岩,厚0.6m。二、事故发生经过2006年10月21日八点班15点15分,采二区13煤柱综采工作面已采煤一趟半,拉架工袁XX和支架维护工王XX分别在70架和36架处工作时,老巷大顶突然来压,大面积顶板整体垮落产生一股冲击波,把袁XX、王XX摧翻,袁XX头部碰在大架立柱上,导致颅骨多处线型骨折,造成重伤,王XX面部碰到线架钢板上,嘴和左腮帮擦伤。【案例4:顶板来压垮落伤人事故】人员位置事故示意图三、事故原因分析1、顶板大面积垮落、来压急促,未能及时发现,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针对老塘悬顶面积过大(超过安全规程和工作面作业规程规定),没有采取响应的强制放顶、加强支护措施,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3、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差,矿井对工作面初采初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四、防范措施1、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当工作面大顶不下时,应加强支护,放人观察顶板变化。2、针对老塘悬顶面积超过《煤矿安全规程》和工作面作业规程规定时,必须制定强制放顶措施,进行人工强制放顶。3、加强职工安全思想和业务技能教育培训,提升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危险识别能力。4、加强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管理,完善初采初放组织措施,并严格遵照执行。2007年4月29日八点班,五四队工人崔XX、苗XX在14062工作面炮后维护顶板过程中,挖柱坑前未严格执行“审帮问顶”制度,煤墙突然片帮,造成崔XX盆骨与腰椎骨折。一、事故现场概况14062工作面煤层赋存稳定,结构简单;煤层平均厚度为3.2m;工作面走向长度808m—820m,平均走向长度814m;倾斜长度103m—113m,平均倾斜长度108m;煤层倾角在12°—14°;工作面属中底层工作面,直接顶为人工假顶,平均厚度为22.4m;直接底为泥岩,厚1.05m;老底为粉砂岩,厚7.37m。采用走向长壁倾斜分层采煤方法,爆破落煤,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支护方式为ZH2000/22/30Z型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最小控顶距为3.15m,最大控顶距为3.95m,循环进尺0.8m,日推进2.4m,作业方式为边采边准。二、事故发生经过2007年4月29日八点班,五四队工人崔XX、苗XX在14062工作面38-43架采煤,放过炮后去维护顶板,14时37分第38架悬移液压支架已经维护好,第39架的伸缩梁已经护住顶板,崔XX正在挖柱坑时,煤墙突然片帮,将崔XX的腿埋住,有一块大碳块(0.7m×1m×2m)碰到崔XX的腰部,造成盆骨与腰椎骨折。【案例5:工作面煤墙片帮伤人事故】【案例5:工作面煤墙片帮伤人事故】事故示意图三、事故原因分析1、职工自主保安和安全防范意识差,违章作业,在挖柱坑前没有严格执行“审帮问顶”制度,煤墙突然片帮,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在挖柱坑过程中,未安排专人监护,操作过程未按照作业规程规定严格执行,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3、现场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制止违章作业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四、防范措施1、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保、互保能力。2、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按章操作。3、强化“审帮问顶”制度的执行力,及时处理安全隐患。人员位置1997年12月29日,XX矿19043回采工作面进行采煤作业期间,违章卸槽边煤墙侧支柱,发生一起顶板掉矸砸人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事故现场概况19043采面位于19轨道西部,北邻保安煤柱,南邻1906工作面(未采),西邻采区边界,东邻19轨道。工作面斜长60m,使用DJB1200型铰接顶梁配DW22-300/100型液压单体柱、三两五柱支护顶板,棚距(中-中)为500±100mm,最小控顶距为2.4m,最大控顶距为3.6m。采高2.2m,爆破落煤,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循环进尺1.2m。二、事故发生经过1997年12月29日六点班,班前会上,值班区长唐XX、班长李XX安排当班生产计划,要求放顶时首先打好连锁戗棚,维护好支架,挡好口,清好退路,然后再放顶;采煤时要提前挂梁维护好顶板,不准有空载柱。王XX和李XX在上安全口以下先放顶后采煤。对煤墙实施爆破后,王XX检查发现暴露的顶板上有一块活矸,就用洋镐把大矸处理掉,叫李XX去老巷取梁。准备挂梁时发现新巷顶板低于梁头,王XX站在第4棚梁下,将机巷槽边柱卸压,梁上一块活矸掉下(1×0.55×0.1m),将王XX压在槽上。正在老巷运梁的李XX听到响声,急打信号停槽,跟班区长谢XX、班长李XX先后到达出事现场。将王XX救出后,转往医院抢救,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案例6:控顶
本文标题:焦煤公司事故案例汇编(第一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5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