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考纲点击考纲对古诗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阐释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形象人物形象(通常指诗人自己)事物形象(常指咏物诗中的物象)景物形象(景物形象,也就是诗人的感情载体,也就是情中景)意象:寄寓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例:月、柳)意境:由意象组合起来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1.正确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2.掌握鉴赏诗歌意境的方法。◆3、学会分析诗歌的写景特色(角度)及作用学习目标高考对景物形象类试题的考查频率很高:2016年课标卷1;2015年天津卷、四川卷、安徽卷;2014年新课标卷;2013年江苏卷、辽宁卷、东山卷、江西卷;2012年新课标卷、江西卷、山东卷、湖北卷、湖南卷、四川卷、重庆卷;2011年浙江卷、广东卷、安徽卷;2010年全国卷、上海卷、天津卷、江西卷;2009年全国卷、全国卷2、江苏卷、宁夏卷、重庆卷、辽宁卷均有考查,应引起足够重视。命题趋势题型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景象)?(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安史之乱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4分)典例引路①春日阳光普照,江山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土解冻,燕子正在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②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注意:①意象完备(翻译、倒装)②时间地点莫漏③画面特点概括准确全面【答题步骤】p224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范式】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景——境——情)【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分析意境特点时的常用术语(一般为两个双音节词)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条凄寂、宁谧寂静、淡雅朦胧、高远深邃、繁华热闹、清冷幽静、孤寂衰败、寥廓旷远、缠绵婉转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问题。(16年全国卷1)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⑴派:河的支流。长江从庐江、浔阳开始分作九支。盘:盘踞。(2)三吴:史称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思考: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3分)高考链接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冶。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需沧海垂钓而罢竿了。【答案】①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步骤一,1分)②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步骤二,2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②泠泠:形容声音清越③楹:房屋的柱子。提问:这首诗描绘了西园一幅怎样的图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6分)【解析】解答分析古诗意境试题采用“描→点→析”三步法。【答案】半夜,四野万籁无声,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泉水轻声作响,山中的鸟儿不时传来一声鸣叫。(步骤一)作者描绘出月下西园凄清寂静的景象,(步骤二)抒发了自己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的寂寞郁悒的情怀。(步骤三)实战演练题型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景象)?(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题思路】描图景(景物+动词/形容词)+点氛围+析感情(景——境——情)【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的感情。题型二: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答题步骤】①明确写景特色(描写手法:远近、高低、俯仰、视听、动静、虚实、色彩对比等;修辞手法)②阐述怎样体现这种特色的③分析作用(营造氛围、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以景结情、渲染、铺垫)【温馨提示】提问写景特色一般只考虑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不考虑抒情手法。提问方式:(1)这首词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在写景上用了哪些技巧?(3)请分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及作用鹧鸪天①游鹅湖,醉书酒家壁辛弃疾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②。【注】①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②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问:这首词的一二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月考链接答案:①以乐景写哀情(反衬)。②通过写春入平原,荠菜花开,新耕雨后,群鸦觅食的生机美好反衬自己“多情白发春无奈”的愁苦。③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高考链接答案①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步骤一,1分)②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步骤二,2分)。③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3分)南歌子(黄庭坚)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提问:请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答案:(1)写景特色:色彩搭配,明暗对比.窗前槐树绿叶繁茂,所以室内显得昏暗;榴花在室外竞放,红艳似火,色泽鲜艳,耀人双眼,。“绿”与“红”相映衬、“暗”与“明”相对照,在色彩与光度上构成强烈对比,构筑了浓艳明丽之景。(2)作用: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离别时的无限凄楚,对人物形象和环境气氛起着烘托渲染的作用,衬托了离别的伤感.实战演练题型一:分析意境型【答题步骤】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景——境——情)题型二: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答题步骤】①明确特色(远近、高低、俯仰、视听、动静、虚实、色彩对比等)②阐述运用③分析作用(营造氛围、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以景结情、渲染、铺垫)总结回顾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常见的命题方式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2011年四川卷)2、请简要分析(赏析)诗中诗人的形象。(2012年安徽卷)3、诗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请简要分析。(江苏卷)4、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湖北)5、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2013年辽宁卷)6、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2013年重庆卷)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李凝是一个怎样的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2、首联诗人用“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3、尾联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解答步骤p311、找出描写形象的相关句子,明确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并概括形象特点.(总说:本诗塑造了……形象.)2、具体描摹诗歌形象(结合表达技巧)(形象的具体特征)3、揭示作者感情(形象的意义)方法探究:鉴赏人物形象时,不论是鉴赏诗人的自我形象,还是塑造的客观形象,都要分析刻画形象的手法,尤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情等,特别要关注反映人物心情的词语;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景物所承载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高考链接①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②从这些动作与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贴士:①找准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并准确翻译解说②概括形象的特征(力求完整)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在春日的傍晚,在夕阳红光的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般涌来。(2012·安徽卷)(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高考链接①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衣衫单薄,难御寒风。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实战演练【2011年四川卷】1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注】天经,姓叶,名;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参考:①诗中刻画了一个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的诗人形象。②寓居他乡,诗人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诗人于杏花烟雨中时常探听远方好友的音讯,忽然想念他们,于是荡舟访友。对友人的想念和访问突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突出了诗人的风流飘逸。今年二月早春时节,冰雪都开始融化了,寒冬时节沉睡了已久的苕溪,夹带着几丝绿色,潺潺涓涓,向东流去。我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杏花时
本文标题:景物形象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74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