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专题9中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专题九中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3、1978—1992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1949—1956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2、1956—1978年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4、1992十四大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000年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大时期、六个阶段:一是过渡时期(1949—1956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阶段(1953—1956年)二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6年)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1956—1966年)“文革”十年(1966—1976年)三是新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的探索(1978—1992年)改革开放的深化(1992至今)①时间和目的:1953—1956年,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基本任务:集中发展重工业;三大改造③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④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经济发展打下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①提出:1953年②内容:一化三改造③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并举一五计划背景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国民经济的恢复③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知识整理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背景知识整理①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化)②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大改造时间:1953—1956年底内容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赎买政策)方针:原则:道路:积极发展,稳步前进自愿互利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方法:政策:道路:国家资本主义赎买政策(创举)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背景知识整理三大改造评价: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②改造后期,存在过急、过快,形式过于单一等缺点时间:1953—1956年底内容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意义:集中体现中共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初步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曲折发展的十年开始探索:《论十大关系》①时间:1956年9月②内容:重与轻工业、农业,沿海与内地、经济与国防等③意义: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中共八大时间:1956年9月内容①分析矛盾: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主要矛盾是建立先进的工业国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②明确任务: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知识整理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曲折发展的十年开始探索:《论十大关系》背景:中共八大严重失误:大跃进运动原因: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特点:高指标、浮夸风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原因:认为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高越能促进生产发展特点:“一大二公”危害: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影响了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化运动教训:1、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2、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3、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知识整理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曲折发展的十年开始探索:背景:中共八大①工业: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②交通:福建、宁夏、青海、新疆四省第一次通火车③能源:1965年石油实现自给,结束“洋油”时代严重失误:纠正错误:八字方针①时间:1960年②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③影响: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十年建设成就知识整理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①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②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③从反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文化大革命中的国民经济1966年“文革”爆发,国民经济运行失去控制周恩来整顿①时间:1971年②措施:整顿企业,恢复各种规章制度;在农村,重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③意义:1973年,国民经济有了起色。邓小平整顿①时间:1975年②措施: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等整顿③意义:国民经济开始复苏和发展文革对经济的影响疑难突破二十年(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原因及教训1、失误(1)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估计过于严重。如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倾运动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片面追求单一的生产关系,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大跃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脱离了客观实际;人民公社化运动则超越生产力实际,无端变更生产关系。2、原因(1)客观原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及中国革命、建设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一个过程。(2)主观原因:①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发生了偏差,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②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得不到认真执行,党内民主得不到充分发扬,党的领导干部缺乏严格监督。③毛泽东晚年,个人崇拜现象严重,党内民主生活遭到严重破坏。④没有正确处理“左”倾、右倾错误的关系。长期以来,注意了反对右倾错误,但缺乏对“左”倾错误的认识和警惕,人们在心理上认为越“左”越革命,从而造成了“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多数人的失误都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出现的。⑤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生产力发展阶段。3、教训(1)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集体领导制。(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进行。(3)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4)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搞好综合平衡。(5)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之,就会造成失误甚至遭受挫折。因此,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①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伟大转折②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起点③揭开了伟大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④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1978年12月内容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②政治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④伟大决策: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意义知识整理考点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含义: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变革不变质,改革不改向”改革到底要改什么?改革:从农村到城市背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压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影响:这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社会面貌①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改革开始②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成立乡人民政府,取消人民公社③1983年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达93%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首先,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其次,在党中央确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有些地方的农民已经自发行动起来,实行包干到户,成为改革的先声。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①背景: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②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③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④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⑤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⑥影响: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不断增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从农村到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①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1988年,海南省。②开放沿海港口:1984年,开放大连、上海、广州等14个城市③开辟经济开放区: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③开发上海浦东:1990年,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前提;(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原则;(4)平等互利原则。改革:从农村到城市格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特点:(1)“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全方位重点,对所有的国家开放,但重点是西方发达国家。(2)“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多层次中有先后,多方面中有选择。多方面不等于来者不拒,全盘接受,而是有比较、有选择地开放。(3)“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4)灵活性中有原则。即“谁也不得罪”,但“谁也不怕谁”。意义: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改革原因内容结果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采取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②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证明依靠合作社的统一经营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①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②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③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疑难突破原因内容结果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做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的一项长期经营制度稳定下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改革疑难突破二、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1、背景不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2、内容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一、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改革疑难突破二、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1、背景不同:2、内容不同:3、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4、影响不同: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罔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当今中同的对外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一、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
本文标题:专题9中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8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