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症状学检查发热(fever)在体温中枢调节下产热和散热动态的相对平衡,使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36~37℃。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产热过程、散热过程这三者之一出现障碍,体温将超过正常,即称为发热正常成人体温如下:腋温:36~37℃口温:36.3~37.2℃(比腋温高0.20.3℃)肛温:36.5~37.7℃(比腋温高0.5~0.7℃)生理情况下体温波动不超过1℃。在运动、劳动、餐后、下午、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均稍高于正常。二、病因与分类(一)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侵入机体均可引起发热称为感染性发热。占发热病因的50~60%,其中细菌占43%,病毒占6%。(二)非感染性发热除病原体以外的的物质引起的发热均属于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性发热,亦称吸收热。见于:①理化因素或机械性损伤;②组织坏死或细胞破坏;③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2、变态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甲亢产热增多脱水散热减少。4、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肤病:心衰→水肿的隔热、周围循环差皮肤散热少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一些致热因素直接损害体温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放调节,造成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增高,称为中枢性发热。见于:①物理因素(如中暑);②化学因素(如重度安眠中毒);③机械因素(如脑震荡、颅骨骨折、脑出血、颅内压升高等)。6、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为功能性低热,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①原发生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热型较规则,体温波动小(〈0.5℃)②感染后低热:细菌等致热,经治疗原感染已愈,但仍低热,为体温中枢功能紊乱③夏季低热:发于夏季,秋凉自退,见于幼儿因体温中枢功能不完善④生理性低热: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经前及妊娠初期可有低热。三、、发热机制1、外源性致热(exogenouspyrogen):.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产物;.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物质(如肾上腺皮质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多糖体成份及多核苷酸、淋巴因子等。外源性致热原多为大分子,尤其是细菌内毒素分子量非常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2、内源性致热原(endogenouspyrogen)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等白细胞在外源性致热原的作用下,形成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原或白细胞介素Ⅰ)。内源性致热原,分子量小,含少量糖和脂肪蛋白质,可被蛋白酶类(如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所破坏,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引起发热。内源性致热原→体温中枢调定点(温阈)→温阈上升→重新调节人体温度→①垂体内分泌使代谢增加或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寒战)→产热增多②交感神经→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排汗停止→散热减少.→产热〉散热→发热。四、临床表现(一)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二)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1、体温上升期①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高温(39~40℃)以上,常伴寒战,小儿伴惊厥。见于:疟疾、大叶肺炎、败血症、流感、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药物反应等②缓升型:体温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见于:伤寒、结核、布鲁菌病等。2、持续期体温达高峰后的一段时间。此期体温已达到体温调定点,中枢不再发放寒战冲动,皮肤血管转为舒张→皮肤发红发热、呼吸急促、出汗增多→散热增加→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3、体温下降期病因消除→致热源减弱→体温中枢调定点逐渐降至正常,产热减少→体温降至正常临床表现:出汗多,皮肤潮湿。五、热型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体温在39℃以上,24h波动〈1℃。见于大叶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2、弛张热:体温39℃,波大,24h波动〉2℃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后,又迅速降至正常,间歇期持续1天~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以上,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鲁菌病。5、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交替一次,见于加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六、诊断步骤:1、诱因:2、发热特点热型3、伴随症状:(1)寒战:(2)皮疹:(3)淋巴结肿大:(4)肝脾肿大:(5)出血:(6)关节肿痛:(7)昏迷Thankyouverymuch!
本文标题:72发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89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