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3-2014(2)马基 专题七 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七剩余价值理论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二•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三•关于自动化机器能否创造m的问题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1.货币与资本的区别•流通的形式不同•货币:W—G—W•资本:G—W—G(G—W—G´(G´=G+∆G))•流通的内容和目的不同•流通的限度不同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资本的增殖性资本的运动性资本的返还性资本的风险性2.资本的一般特点3.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G——W——G′形式上与价值规律相矛盾价值规律要求W按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因而在流通中无论G—W还是W—G,W价值量均不会变化,不会发生价值增殖,但资本总公式却表现出,资本在流通中(G—W和W—G两个流通过程)不仅保存了自身价值,而且还增殖了价值。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在流通领域中不能产生剩余价值离开流通领域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的产生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4.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即分析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在G—W阶段的G上:•在W—G阶段上:•在G—W阶段的W上:关键是能购买到特殊的W,即劳动力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从而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A成为W条件A的个人所有权劳动者拥有了自身劳动力所有权,已经摆脱了人身依附,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劳动者丧失了赖以获得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步形成。劳动力商品价值使用价值(三)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A的价值生产和再生产A所花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劳动力商品的特点生产和再生产A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的价值A的价值决定还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生产和再生产A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穷国和富国的工人为什么同工不同酬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不仅能创造出A本身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他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五)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一)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式(三)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四)资本及其形态(二)二、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创造使用价值旧价值具体劳动形成价值抽象劳动商品的生产过程1、商品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创造使用价值旧价值具体劳动再生产A价值抽象劳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剩余价值(1)、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劳动者3元/天(6小时劳动量)=生产资料12元一双皮鞋工作6小时15元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工资+成本(2)、价值增值过程(m的生产过程)生产资料12元×2=24元工资3元剩余价值3元劳动12小时(2双皮鞋)=30元成本27元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的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3、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1)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里的进行的劳动叫必要劳动。(2)剩余劳动时间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在剩余劳动时间里进行的劳动叫剩余劳动。(二)资本及其形态1、资本的本质(1)资本的含义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表现为物:厂房、机器、原材料、辅助材料(2)、资本的本质资本表现为物:厂房、机器、原材料、辅助材料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生产关系资本从本质上说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资本可变资本不变资本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只发生价值转移能使价值增殖(1)不变资本(c):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只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2)可变资本(v):是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以资本的各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为依据的。划分的意义:*A、说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B、它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又叫剥削率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vmm公式:工作日(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4小时4小时=10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工作日(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4小时4小时=100%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6小时4小时=150%2410限制劳动日延长的因素生理因素024家庭生活、社会活动时间吃饭、睡觉、休息时间社会道德因素工作日(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4小时4小时=10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工作日(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4小时4小时=100%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6小时2小时=300%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的谋求竞争中取胜追求更多利润提高劳动生产率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相对剩余价值产生个别资本家全社会资本家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相对比较长期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是个别企业资本家获得的,它以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条件相对m和超额m的关系全体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途径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相对m和超额m的关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的关系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是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的关系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与生产技术不变,或生产技术发展缓慢相适应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为条件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而在机器大生产出现后,逐渐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榨取血汗的艺术进步(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第一,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五)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1、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2、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锐利武器。3、剩余价值理论撇开制度因素,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空想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三、关于自动化机器能否创造m的问题生产自动化的主要表现:1、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2、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一)自动化的机器设备是不变资本,不创造价值,更不会使价值增殖.(二)只有工人的抽象劳动才能形成价值和剩余价值.(三)生产自动化引起了雇佣劳动者结构的变化。(四)生产自动化必然引起生产过程中复杂劳动所占比重不断增大。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和“无人车间”,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复习思考题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的特点。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3、资本的本质、马克思划分C与V的根据及其意义。4、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5、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本专题结束
本文标题:2013-2014(2)马基 专题七 剩余价值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98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