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角色塑造及其主要唱段研究
龙源期刊网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角色塑造及其主要唱段研究作者:贾明娟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4期摘要:歌剧《白毛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革命性,更是打开了歌剧剧本和音乐的新纪元,属于中国民族歌剧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该剧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对剧中“喜儿”角色的塑造,整部歌剧都是围绕着“喜儿”的命运来展开。本文将对“喜儿”的角色塑造和主要唱段进行分析。关键词:歌曲《白毛女》;喜儿;角色塑造;主要唱段引言:歌剧《白毛女》在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中首次演出后,获得巨大成功,时至今日,该剧已经被演唱了70余年,剧中“喜儿”的形象也不断得到更新换代,角色塑造越来越丰满,学术界相关专家和学者对主要唱段的研究也愈加深刻,对不同的时代产生了不同的影响。1.歌剧中“喜儿”角色的塑造音乐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有度、和声的强弱都能够对观众的内心产生直接的影响,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歌剧中利用音乐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的方式十分有效,创作者能够凭借缜密的音乐旋律,使歌剧变得环环相扣,在《白毛女》一剧中将四个阶段中“喜儿”的人物形象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使观众能够在抽象的音乐影响下脱离画面和印象,闭上双眼从内心中领会到更高更深层次的人物形象。在本歌剧当中,前奏曲为故事背景的交代起到了良好的提示作用,同时也为女主角“喜儿”的出场做了感情铺垫。在前奏中总共包括8个小节,篇幅较为短小,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组成,D徽调式,2+2+2+2。在第一幕当中,喜儿的唱段《北风吹》中充分的体现出了当时悲凉的氛围。而在《扎头绳》中采用欢快的节奏和跳音的方式将喜儿可爱俏皮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后来,杨白劳由于觉得自己愧对女儿而饮卤身亡,大年初一的早上喜儿发现从小相依为命的爹爹死在自家门前,对她开始是整个世界的崩塌,在《哭爹》这首作品中,利用下行的旋律以及众多装饰音对喜儿当时的悲伤欲绝的心情进行展现。在黄家,黄母根本不把喜儿当人看,对其动辄打骂,创作者用《打过了三更》表现出当时社会现实对喜儿的残忍,以及喜儿生活的艰难。在乐曲的旋律上采用下行旋律,表现出喜儿的一种哀怨之感[1]。当喜儿受尽凌辱开始懂得反抗时,即便她的力量不足以与旧社会的地主阶级抗衡,但是报仇的火苗已经在她的内心中燃烧,从《我要活》作品中体现出的“杀我”“害我”“狼窝”等几个词龙源期刊网语中展现出喜儿处境的艰难限额,这里的音乐节奏较为紧密,从大量的重音中也体现出喜儿的愤怒与坚决。在《恨似高山仇似海》作品中,将喜儿内心的愤怒和不满之情表现到了极致,音乐主要素材上也开始转变为河北梆子和山西梆子。当大春找到喜儿以后,创作者利用河北梆子元素对喜儿的音乐形象进行刻画,预示着喜儿能够回到原来的生活,为观众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2.歌剧《白毛女》主要唱段分析2.1《北风吹》唱段在第一幕第一场中,故事背景是在除夕夜晚,天降鹅毛大雪,喜儿正拿着玉茭子面冒雪从王大婶家回来,一边干活一边等着爹爹躲债回家。在第一、二段的音乐当中,采用的方式与《小白菜》类似,但是将曲节拍改成了3/4拍,并且前三句的尾音上扬,给观众一种曲调优美舒缓之感,也体现出了喜儿那天真无邪、纯真烂漫的性格。在第二句的尾音中利用了延长音,对喜儿沉浸在即将到来的团聚喜悦中的情感进行展现。第三、四剧中对音节进行了压缩,同时在结尾处加上了一小节的呼应,使音乐顿时变得欢快起来。当杨白劳回家以后,父女双方都沉浸在成功躲债的喜悦当中,准备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时候,爹爹还拿出了藏在胸口的白面以及两尺红头绳时,喜儿展现出无比的惊喜。父女在对唱《扎红头绳》唱段时,音乐结构为:1(间奏)+1+1+1+2,旋律活泼、轻快。2.2《我要活》唱段第二幕中,喜儿被抢到黄世仁家中以后清白受到了玷污,黄世仁又试图将她卖给人贩子,喜儿在一位好心佣人的帮助下逃出了黄家,在深山野林中居住。在《我要活》唱段中,喜儿已经从原本单纯善良的小女孩转变为身怀仇恨和反抗精神的女性。音乐从这里开始也采用强有力的八度下行的方式,将喜儿内心中的狂风暴雨之情展露无遗。演唱中的“他们要杀我,他们要害我,我要逃出虎口”中每句末尾两字采用重音记号,在伴奏中也同样高出了三、四拍来体现当时的紧迫感,将喜儿内心中“我要活”的信念充分的展现出来。在第二乐段中,间奏小节以强有六的和弦方式引出,将喜儿把报仇当做生存信念的意志流露出来[2]。2.3《恨似高山仇似海》唱段第四幕中,喜儿逃到了深山,终年不见太阳不见人,不像鬼也不像人,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白毛仙姑”。一天,黄世仁经过奶奶庙,碰巧天降大雨到庙中避雨,遇到了正在拿供果的喜儿,喜儿一见仇人怒火中烧,抓起供果便向黄世仁砸去,黄世仁以为见到了鬼,仓皇逃命。在这一唱段中,音乐素材主要以悲壮、高亢的河北梆子为主,强有力的三连音和震音所组成的两小节前奏,十分简洁却有力。喜儿开口一个“恨”字将河北梆子中的嘹亮、高亢的唱法展现出来,将字唱的又高又有力,收字也果断、干脆。在第一段中采用2(间奏)+6+3+2+5的音乐结构。在第三小节的间奏结束后,进入到第二段当中,本段的音乐节奏为3(间奏)+3+2+2+2。喜儿正在向着上苍祷告,期望老天开眼还她一个公道,而面对黄世仁说她是“鬼”龙源期刊网时,喜儿怀着满腹的怨恨激愤的喊出“我是叫你们糟蹋的喜儿,我是人”,并在在演唱中要求演唱者将“我是人”像说话一样将戏剧甩腔融入进来,将喜儿自身的形象与其内心深处的惨痛之情充分的表现出来。3.结束语综上所述,歌剧的演绎离不开人物的塑造,在歌剧《白毛女》中,创作者利用音乐的方式对其进行塑造,将“喜儿”这一人物命运的发展脉络清楚的刻画了出来,为观众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引起一代又一代观众的情感共鸣。参考文献:[1]杜滇峰,刘京.追寻经典触浸心灵——论雷佳版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及艺术追求[J].大舞台,2015,(12):1-2.[2]静文佳.民族歌剧《白毛女》中喜儿唱段研究——以《恨似高山仇似海》为例[J].音乐时空,2014,(23):57-58.
本文标题: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角色塑造及其主要唱段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10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