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三讲 苏东社会主义从改革到改向
第三讲社会主义由改革到改向一、改革是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二、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兴起三,改革向改向的转变一、改革是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列宁社会主义各国改革的必然性1.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病。2.当代资本主义的挑战。(1)自觉调整了生产关系。(2)实行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3)调整了劳资关系,缓和了矛盾。(4)国家内部政治趋向民主化。3.民主社会主义的挑战。二、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兴起(一)苏联20世纪50~70年代的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历届苏联共产党领导人1.列宁:1917年10—1922年4月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共产国际执行委员。2.斯大林:1922年4月—1953年3月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共十九大结束前),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苏共十九大结束后)。3.赫鲁晓夫:1953年9月—1964年10月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4.勃列日涅夫1964年10月—1982年11月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64年10月至1966年4月为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5.安德罗波夫1982年11月—1984年2月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6.契尔年科1984年2月—1985年3月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7.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1991年12月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赫鲁晓夫简介1894年4月出生在一个矿工家庭。15岁当工人,24岁时,赫鲁晓夫加入布尔什维克党。25岁参加红军,27岁(1921)第一个妻子死于饥饿和伤寒。3年后与尼娜·彼得罗夫娜结婚。具有高超的政治工作才能,从基层党务工作中脱颖而出。1935年,赫鲁晓夫任莫斯科州委第一书记兼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1952年苏共十九大被选为中央主席团委员兼中央书记。1953年9月,被任命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在1956年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发表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提出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为肃反扩大化所造成的冤假错案平反昭雪,在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了强烈反响。1957年,挫败了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反对改革、企图撤换中央领导人的行动计划。1958年3月,出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集党、政大权于一身。在长达11年的执政期间,赫鲁晓夫进行了不间断的改革。但是,他生性急躁,急于求成。使得许多从原则上说是正确的改革措施,结果却事与愿违。他还主观地认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取得了完全和最后的胜利,苏联已进入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时期,提出了许多超越现实的口号和目标。1964年10月12日,正在黑海休假的赫鲁晓夫被电话召回参加“农业会议”。他一下飞机,立即被软禁,随后苏共召开内部会议,宣布他下台。接替他的是勃列日涅夫。1971年郁郁寡欢中去世。赫鲁晓夫关注农业:认为美国人大量种植玉米,苏联人也不该落後,继而在全国推广玉米运动。赫鲁晓夫与毛泽东:在联合舰队与长波电台上的斗争。批评毛泽东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戏称“苏联的共产主义是吃土豆加牛肉,中国的共产主义是喝大锅清水汤”。赫鲁晓夫拿皮鞋敲桌子:联合国实行国家轮流发言,代表们昏昏欲睡。当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大家对赫鲁晓夫的发言不感兴趣。赫鲁晓夫看见旁边的印度代表翘着“二郎腿”,正在闭目养神,于是就把印度代表的皮鞋脱掉,使劲敲桌子。这就是赫鲁晓夫拿皮鞋敲桌子事件。散会后,赫鲁晓夫告诉这位印度代表,以后每年都给他送一双苏联最好的鞋子。赫鲁晓夫也确实做到了,在他下台之前,他总共给这位印度代表送了十双鞋子。赫鲁晓夫与三和路线三和:“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这是赫鲁晓夫苏联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1956年2月在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和路线。基本构想是:第一,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平竞赛中超过美国;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取得政权,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第三,通过对亚非拉地区的和平渗透,使这些国家和平过渡走上非资本主义道路。这一战略的基本目标是谋求实现苏美合作主宰世界。三和路线以缓和代替全面对抗,迫使西方承认了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并扩大了苏联的国际影响;但赫鲁晓夫把美苏之间的和平共处,作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要求他国对外政策服从苏联利益,暴露了苏联的大国主义,并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化根源之一。赫鲁晓夫的改革经济改革从农业入手,贯彻利益原则政治改革以反对个人迷信为突破口,改革党的领导制度。政治方面: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平反冤假错案。经济方面: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工业方面,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1.5万个);在一定程度扩大企业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赫鲁晓夫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不可改变的框子,摆脱了一些旧的教条的束缚增强了苏联的国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起到先锋和解放思想的作用。积极作用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旧模式,没有形成新的模式。虽然它否定了斯大林时期的某些政策和措施,局部地调整了体制,但只是在旧的模式范围内进行了有限的调整和修补。赫鲁晓夫的改革是一次不成熟的改革试验。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勃列日涅夫简介1906年12月19日出生于乌克兰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二战时是乌克兰第4方面军政治部主任。1952年任苏共中央书记。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改任苏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60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4年10月14日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任苏共第一书记,停止对于斯大林的批判。对外关系上,否定了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实行强硬路线。在他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实体经济也达到美国的2/3,(美国认为只有1/2),国内的福利也有很大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有限主权论”,声称当华约国家的政权受到威胁时,苏联可以进行武力干涉(勃列日涅夫主义)。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月,升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1982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1979年,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任期的后期,苏联经济已经逐渐停滞。尤其是农业生产连年下降,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力也迅速削弱。勃列日涅夫埋下了苏联共产党瓦解的危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中苏关系勃列日涅夫当政的18年也是中苏关系起落最大的时期之一。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中国政府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党政军高级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节的庆祝活动,顺便试探苏联的对华政策。在酒会上,苏联国防部长走到贺龙元帅面前说:“我们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还不把毛泽东也搞掉?这样就天下太平了。”当周恩来要求苏方道歉时,勃烈日涅夫说国防部长讲的是酒话,在对华关系上,他和赫鲁晓夫也一样强硬。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装冲突。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勃列日涅夫打算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达到“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为取得美国支持,苏联将消息告知美方。尼克松政府认为:一个强大中国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因为美国不同意未果。此后,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但勃列日涅夫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中接连发出积极的信号,(1982年“塔什干讲话”)希望改善中苏关系。勃列日涅夫时期总体来说是苏改革进程的逆转。政治体制上恢复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强调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经济体制的改革趋于停滞,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旧的行政管理方法大部分恢复;纠正赫鲁晓夫1961年在苏共二十二大宣布的“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理论。1967年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的进程分为过渡阶段、基本建成阶段和建成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简称建成论)。对外政策方面由缓和走向扩张,军备竞赛。南斯拉夫以“工人自治”为中心的改革1.经济:变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为社会所有制;变指令性计划体制为“自治社会计划体制”;发展商品经济;建立民主、自治的企业组织管理形式。2.政治:党政分离;实行代表团制;注重法制建设。3.外交政策:坚持不结盟运动。(二)东欧各国的改革实践“波兰式道路“的探索冷战与战后初期“波兰式道路”的初探50年代——“波兰式道路”的再探索;70年代——“大经济组织”体制改革;80年代——“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波兹南事件波兹南事件爆发于1956年6月28至30日。是波兰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波兰统一工人党政府的大规模罢工事件,因发生在波兰中西部城市波兹南而得名。波兹南事件是1948年-1953年间波兰人民共和国模仿苏联模式所造成的恶果。波兰政府在经济指导思想上片面的强调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结果出现了周期性的比例失调,生产下降、倒退。在国民收入的使用和分配上,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方针,造成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市场商品紧缺。1955年下半年,波兰政府改变工资制度,约有75%的工人工资下降。政府同时向先进工作者征收过高的奖金所得税,后来虽然得到纠正,但却迟迟不予退款。1956年6月8日,波兹南采盖尔斯基机车车辆制造厂16000名工人首先提出增加工资和减税的要求。6月28日该厂80%的职工开始上街游行。有更多的人加入游行,喊出“我们要面包”、“俄国佬滚回去”等口号,并与军警发生冲突。波兰总理西伦凯维兹于6月29日发表广播讲话,强调波兹南事件是“帝国主义代理人”和“国内地下分子”精心策划的挑衅活动。波兰政府镇压这次运动,导致74人死亡,800人受伤,658人被拘捕。10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二届八中全会,哥穆尔卡当选为波兰中央第一书记,新改组的党中央为波兹南事件平反,释放被捕者。苏联强烈不满,为此赫鲁晓夫突然飞抵华沙。波兰统一工人党对苏联的干涉极为愤慨,双方发生激烈争论。在波兰强烈要求下,苏联最终将包围华沙的驻波部队全部撤回基地,并将担任波兰国防部长的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调回苏联。匈牙利改革1947年以后,匈牙利劳动人民党(改称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的主要领导人拉科西不顾本国的历史传统与现实,一味照搬苏联模式,并大搞个人崇拜和极权政治。拉科西的所作所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更伤害了匈牙利人民的感情。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部长会议主席的纳吉实施了“新方针”,比其他东欧国家更早地开启了“非苏联模式化”进程。由于苏联的干预,“新方针”实施了22个月就被迫中断。匈牙利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随之恶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但拉科西等人不仅对过去的种种错误一味加以掩饰,甚至打算用暴力手段镇压党内外要求改革的声音。1956年10月19日至21日,波兰统一工人党二届八中全会召开,波兰顶住了苏联的压力,选举了主张走波兰式社会主义道路的哥穆尔卡为第一书记。这极大地鼓舞了匈牙利的大学生和知识分子,在22日的集会上,提出了以反对苏联模式和苏联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十六点要求”,同时决定在23日举行静默游行声援波兰人民。10月23日,布达佩斯的大学生游行拉开了匈牙利事件的序幕。接替了拉科西任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第一书记的格罗于晚上8点在电台发表讲话,把几十万示威群众称为“匈牙利人民的敌人”。9点30分,人群推倒了位于布达佩斯市中心斯大林广场上的斯大林铜像。随后示威者冲进电台,23日,格罗就向苏联驻匈牙利大使请求苏联派军队干预。24日下午,在没有获得匈牙利政府正式邀请的情况下,苏联发动了代号为“行动波”的第一次干预行动。25日,布达佩斯发生两起流血事件:其一,当大批群众在议会大楼前集会时,有人从屋顶向苏联士兵射击,苏军的一辆坦克被烧毁。苏军随即开枪还击,打死了60名匈
本文标题:第三讲 苏东社会主义从改革到改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12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