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2017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二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第二单元国产的产生社会大变革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多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新课探究一、隋朝的统一1.南朝与北朝的政权更替:581589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盛唐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隋朝的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581年长安杨坚隋文帝杨坚“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赵翼(清)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隋文帝(581─604在位),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长女为太子妃。后宣帝死,子静帝年幼,由杨坚辅政。坚自为左大丞相,总揽军政大权。为了夺取帝位,杨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Yùchíjiǒng)等人的反杨武装力量,又大杀周室诸王。581年2月,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改年号为开皇,建都长安。2、隋统一全国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影响/意义)。隋朝疆域知识拓展589年,隋朝大军南下,进攻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胭脂井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3、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开皇之治)(1)经济方面: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2)政治方面:创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3)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3.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时间项目隋初隋盛世结论(表现)人口3000多万人4600多万人垦田1900多万顷5500多万顷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兴洛仓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000000001.建立:581年建立隋朝,定都______,他就是隋文帝。2.统一:______隋朝灭陈,统一全国。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4.巩固:(1)措施。①经济上:编订______,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上:加强,提高行政效率。(2)影响:促进了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隋朝的统一户籍杨坚长安589长期分裂中央集权社会经济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民谣: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琼花:《隋炀帝下江南》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但大运河又确实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所以修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条件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3、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作用(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4、作用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到现在的“北煤南运”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记法:五河一条大运河两千多千米四段三点海[hǎi]河(害河)黄[huáng]河淮[huái]河(坏河)长江钱塘江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605年开始)三地:三个中心()()今()()今()四段:分为四段()河五河:贯穿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长安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江南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一条大运河两千多公里巩固提升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涿郡(今北京)余杭(今杭州)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洛阳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答:1、隋文帝在为20多年里,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00000000开通大运河1.目的:加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时间:从605年起,在位时期开通。3.概况:(1)三点:北抵______,南至______,中心是______(2)四段:从北至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3)五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4.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隋炀帝南北交通涿郡余杭洛阳南北地区1.读史料:材料一: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材料二:魏隋唐时期,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00000000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想要做官必须同时具备哪两个条件?1.必须出身高门权贵2.要有地方高官推荐——寒门学子难以凭才学做官——地方官员把持选才权利如何改变魏晋以来选才制度的弊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00000000科举制: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拨官吏的制度。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发展。隋文帝:初创科举制的正式诞生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00000000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创立:(1)______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时,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2.影响:(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______的发展。(2)科举制成为历朝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隋文帝进士科选官教育选拔官吏00000000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从事生产劳动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遂至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2、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隋朝的灭亡直接原因:根本原因:隋朝的两位皇帝功与过隋文帝1.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统一全国。2.开皇之治。3.创立三省六部制。4.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1.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2.残暴统治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大兴土木,多次迅游,三征辽东)3.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隋朝的兴亡给我们的启示•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由此可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能对着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小结:成由勤俭败由奢。•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秦朝和隋朝对比参考答案:相同点: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灭亡原因:皆因暴政而亡。1.隋朝的建立者是:()A.杨广B.杨勇C.杨业D.杨坚2.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DDA4.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A.江南河B.邗沟C.通济渠D.永济渠5.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A.秦朝B.西汉C.东汉D.北魏6.隋朝末年,走水路由余杭到长安,依次要经过的人工河是()①广通渠②永济渠③通济渠④白渠⑤江南河⑥邗沟•A.②③⑤⑥B.④③②①•C.⑥④①⑤D.⑤⑥③①DAD000000007.(2016•阜阳九中期中)在我国历史上,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的皇帝是()A.汉武帝B.秦始皇C.隋文帝D.隋炀帝8.当今举世瞩的“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渠道,绝大部分沿用了在隋朝大运河基础上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的河段。这就使大运河——这个作为传承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含义。隋朝大运河在当时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方便隋炀帝巡游江都B.大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C.防止匈奴南下侵扰D.平定南方叛乱DB
本文标题:2017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2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