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目标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教学要求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新课导入课本P82照片上的这位人物是美国历史上第三十一任总统胡佛。他的闻名是和世界的一次巨大的经济危机联系在一起的。1929年10月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场破坏力之大、打击之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危机把它和胡佛联系在一起。美国人民坠入苦难深渊。胡佛的名字成了贫困和“大萧条”的代名词。人们把流浪者住的窝棚称为“胡佛小屋”,戏称他们自己席地而居的旧报纸为“胡佛毯”。这场经济危机是怎样爆发的?具有什么特点?带来了什么影响?这是我们这节课讲述的内容。基础达标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D)A.股票投机盛行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力C.分期付款,超前消费D.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基本矛盾解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A、B、C三项都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2.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方面的原因(B)“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A.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B.许多部门的生产相对过剩C.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投入生产领域D.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解析上世纪2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经济大危机,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2-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而直接原因是供需矛盾,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B项正确。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D)A.工业领域B.贸易领域C.农业领域D.金融领域解析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属于金融领域,故选D。4.(2014年扬州模拟卷)下表是根据G.H.埃尔德的《大萧条的孩子们》整编的美国的家庭收入变化表。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B)家庭收入的变化社会阶级1929年的收入1933年的收入中产阶级$3000$1478劳动阶级$2780$1118A.政府干预失灵B.经济危机深重C.“福利国家”破产D.自然灾害频繁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不管是中产阶级还是劳动阶级,1933年的收入较1929年经济危机前,都是大幅度下降的。由此可见“经济危机严重”。B项正确。5.右图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A)A.涉及范围特别广B.经济持续发展C.股票销售量大D.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解析巨大章鱼的触角笼罩在整个地球上,图片很形象地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涉及范围特别广”。6.“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D)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D.生产相对过剩严重解析由题中“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可知,工资的增长远远低于生产的增长,反映了供需之间的矛盾比较尖锐,这是一种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7.1943年,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社论:“失业,仅次于战争,是我们这一代蔓延最广、噬蚀最深、最乘人不防而入的恶疾。”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相符的是(B)A.两极格局“冷战”对峙B.1929年经济危机C.苏联农业集体化D.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本题材料的内容是1929年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这次危机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3-人超过三千万。材料反映了在经济危机中,失业现象带来的严重社会危害。8.下图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D)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少年A.明治维新的局限性所致B.传统的封建武士道精神影响C.实现“大东亚共荣圈”计划D.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解析日本是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加上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条件的缺乏,历史上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的盛行,一遇到问题或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对外扩张。大危机中,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趁机抬头,1936年日本建立起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专政。9.(判断正误)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发展为金融危机。截至2010年7月,美国有100多家银行倒闭,整个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美国进入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低迷期。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分期付款和超前消费。(B)解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分期付款和超前消费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而非根本原因。10.(判断正误)下面是1928—1935年美国钢产量变化表。(单位:百万吨)其变化趋势反映出大萧条沉重打击了美国钢铁工业。(A)年份19281929193019311932193319341935钢产量5257412614242635解析通过观察图表可以得知,在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的钢产量是严重下降的,其变化趋势“反映出大萧条沉重打击了美国钢铁工业”。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冲A)仔细观察下表《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转引自《经济衰退的历史答案》),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产生的最主要的消极作用是(B)已成交高中档车已成交低档车未成交小计信贷26.311.223.961.4现金20.96.211.538.6累计47.217.435.4100-4-A.美国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B.刺激了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C.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寿终正寝D.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大危机前,美国盛行的分期付款购买商品的形式,烘托出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被眼前的利益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这是造成1929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2.右图为1933年10月美国《名利场》杂志的封面漫画,画家的真正意图在于(B)A.说明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B.讽刺经济危机使美国受到沉重打击C.反映经济危机造成了美国社会的对立D.说明美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解析图片上1929年的胖子变成了1933年的瘦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讽刺了“经济危机使美国受到沉重打击”。B项正确。农场主公开销毁“过剩”的牛奶3.(2012年盐城模拟卷)右图是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初公开销毁牛奶的现象。这说明(B)A.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产品过剩B.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尖锐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D.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的前奏解析农场主销毁牛奶并不是牛奶过剩,而是在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农场主为了维持农产品价格,不得不销毁牛奶,说明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尖锐,故选B。4.(2014年南通模拟卷)1932年6月,美国东北各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步21974名老学长的后尘,也在拼命找工作了。那时连在纽约百货公司负责开电梯也要有学士学位,而且对他们当中好些人说来,这已是最好的差使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C)A.教育发达,人才过剩B.新政开展,以工代赈C.经济萧条,失业严重D.产业更新,技术升级解析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造成了美国出现高达1700万的失业人口,找工作比登天还难,于是出现了材料中所反映的高学历人士找不到工作的现象。C项正确。5.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5-材料表明经济危机(D)A.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D.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持续的大危机使人们看不到希望,造成人们对政府和现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反抗,这说明美国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D的说法最符合材料信息。材料反映的不是生产力的破坏情况,而是这种破坏带来的严重社会危机,ABC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6.右图是美国某时期流行的漫画,一位绅士正向一位农民进行解释,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请问与此绅士观点一致的政策是(A)A.固守自由放任B.实行政府干预C.走法西斯道路D.发展混合经济解析自由放任的态度是由市场进行自我调节,而政府只需要承担最基本的监督责任即可。并且从那个绅士的话来看,放一个稻草人就可以了也是可以理解为承担最基本的监督任务即可,而并不用人为地去驱赶。政府干预应当对应的就是人为驱赶鸟群。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下降状况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幅度46.2%40.6%16.5%28.4%8.4%33%以上对外贸易下降幅度70%69.1%50%50%以上50%以上60%失业工人(万人)l700476近300853003000——引自弗理德曼《大衰退1929—1933》材料二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了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1947年4月,23个国家签订了123项双边减让关税协议。这些双边协议被汇编成一个单一文件,称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6-——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并概括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危机的关系。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源”就是“根本原因”,即经济危机的发生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造成的;“特点”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即这次危机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相同的地方。第二问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高二学生可能还不太懂“贸易保护主义”、“关税大战”,教师可给学生作些简单介绍。二者的关系在材料二中有所反映,可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答案(1)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或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2)关系:经济危机助长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加深了经济危机。8.1929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发生后,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请回答:(1)这次大危机和以往的危机相比有什么特点?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有什么主要的影响?(2)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信奉的是怎样的经济理论?结果如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结合教材进行简单的归纳即可。第(2)问则比较基础,根据教材直接作答即可。答案(1)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主要影响:①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②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及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③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挑战。(2)自由放任,反对政府直接干预。不但没有克服危机,反而不断恶化。史料研读自由放任主义“自由放任主义”的法文
本文标题:【名师导学】2015年春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4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