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三一轮复习课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1.反射弧各结构功能的实验验证分析•2.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传递方向的探究•3.神经冲动传导的生理变化•4.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体现知识回顾1.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脑脊髓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髓鞘树突细胞体轴突神经末梢神经纤维2.神经元的结构(1)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神经纤维。(2)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一、神经调节和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应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感受器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运动神经末梢及所支持的肌肉或腺体等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几个神经元?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有两个神经元,即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大多数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中还有一个中间神经元(又称联络神经元)。解读:①两个反射弧都包括五部分基本结构②相应反射完成都离不开外界条件刺激和反射弧的完整。③在传入神经都有神经节结构。④两者中枢都在脊髓,属低级中枢,都受高级中枢调控。⑤缩手反射由3个神经元组成,内有2个突触结构,而膝跳反射只有2个神经元,内有1个突触结构。⑥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时刺激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1、兴奋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静息电位的形成①电位:内负外正。②机理:K+外流。(2)动作电位的形成——受刺激时兴奋产生①电位:内正外负。②机理:Na+内流。(3)兴奋的传导①传导形式:局部电流。②传导过程: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③传导特点:双向传导。(4)电位变化曲线解读①图示:(09年安徽理综题图)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②解读: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bc段——动作电位,外负内正,Na+通道继续开放;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过程中;de段——静息电位。3)过程变化状态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电位离子局部电流膜内膜外1)兴奋传导的形式:2)兴奋传导方向:双向神经冲动(电信号)考点精讲刺激未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兴奋部位外负内正外正内负外正内负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K离子外流K离子外流Na离子内流考点精讲【易误警示】测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时,电表的一极连在膜外,一极连在膜内。(如下图)测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时,电表的两极连在神经纤维膜外的不同部位。(如下图)[知识迁移](07年广东高考)25.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多选)ABC知识迁移与巩固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等作用后被分解供体:移动方向:受体:释放:作用:化学本质:去向:神经递质突触小泡胞吐作用传递形式: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传递方向:单向(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思维拓展](1)神经递质作用效果有两种:兴奋或抑制。•(2)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由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部分)上的糖蛋白识别。•(3)突触小体内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两种细胞器的含量较多。•(4)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原因是: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1.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内突触结构判断能力提升(1)在神经纤维上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2.电流表测向法:(2)在神经元之间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反的偏转。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1次偏转。•1.(2011·山东潍坊一模)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递的•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C•2.(2011·辽宁沈阳二测)将灵敏的电位计的两极(如下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的内表面,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注意:ac=db)()•A.先左后右,再向右•B.先右后左,再向左•C.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D.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B•3.上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解析:在同一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不同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当在a点给予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都偏转2次;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可测到电位的变化。•答案:C4.完整反射弧中传导图示解读(1)图示(2)解读:①图示中有3个神经元,2个突触。②箭头处给予刺激,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有b、c、d、e,但a处不能检测到。③此图示考查在突触间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5.多个突触联系图解分析(1)图示:(09年宁夏、辽宁理综高考题图)右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2)解读:a.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3个突触。b.B处为效应器,应包括两部分。c.刺激B处的骨骼肌,A处不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原因是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导。d.刺激A处,在C处可以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具体途径A→③神经元→①神经元→C处,但不能从A经②传到C处。【题后反思】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2)在神经元之间(ab=bd)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率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变式练习:若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长度ab=bd,则:①刺激b点,指针偏转次,②刺激c点,指针偏转次。21比较项目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的方式刺激的方式作用时间传导的方向局部电流化学信号电刺激化学刺激快慢可以双向传导只能单向传递兴奋的传导小结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内有许多由神经元构成的中枢,负责调控生理功能大脑(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中枢脊髓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脊髓各级中枢示意图据教材P20资料分析得出结论?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五、人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由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大脑皮层能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W区(一)大脑皮层的言语区S区V区H区前后S区:运动性言语中枢H区:听觉性言语中枢W区:书写言语中枢V区:视觉性言语中枢25.(10分)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到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免疫。【解析】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基础知识,包括兴奋的产生、传导及传递,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二道防线);考查识图能力与获取信息能力。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发生膜电位的变化,从而产生局部电流(电信号),局部电流(电信号)可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当兴奋传到神经纤维轴突末端时,可引起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只存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从而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故在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且信号的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局部皮肤红肿即为局部组织液增多,其主要是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或破裂,血浆蛋白渗出导致的。25题评分细则:(1)A(1分)局部电流;电信号;电流;神经冲动;动作电位,得1分;信息;信号;电位,不得分B(1分)突触小泡,得1分(唯一的答案)。突出小体(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体),不得分。C(1分)受体;受体蛋白,得1分,(强调“受体”二字)其他答案不得分(2)D(1分)内正外负;外负内正,得1分:内负外正;外正内负;内正;外负,不得分。E(1分)无,得1分(唯一答案)。F(2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突出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产生突触后电位,继而产生动作电位,这个过程是单向的传递;突触传递是单向的,得2分。传出神经传导是单向的,突触传导是单向的,不得分。25题评分细则:(3)G(2分)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血浆蛋白和水(液体)渗出;血浆蛋白渗出,并引起组织液增加(增多),得2分(强调血浆蛋白、液体、渗出)下列答案得1分:强调血浆蛋白渗出的答案有:血浆中的蛋白质渗出;血浆蛋白(白蛋白或清蛋白)进入(渗透到)组织间隙(或组织液中);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上升(增加);组织也渗透压上升(增加)。强调液体渗出的答案有:血管(血液)中的液体渗出;组织液增加(增多);组织液生成增加(增多)。下列答案不得分:蛋白质;组织液;液体;渗透压;渗透压增加(上升或下降);血浆流入组织液;血浆变成组织液;血浆外流。H(1分)非特异性,得1分(唯一答案)题号满分平均分(不含缺考)25-1(1)3.02.5925-2(2)4.02.9525-3(3)3.00.75
本文标题:高三一轮复习课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5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