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新闻传播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新闻传播☆交战国对新闻传播的控制这次大战不同于以往历次战争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它不仅是交战双方军事力量的较量,而且是双方政治、经济、宣传力量的全面较量。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同时为了瓦解敌军斗志,各交战国纷纷控制并利用新闻媒体,在另一条战线上展开了攻势。各国控制新闻媒介的关键措施,便是实施新闻检查。新闻检查各国情况沙俄在这方面,执行得最彻底。俄国的新闻检查制度自凯瑟琳女皇创立以来,虽多有变革,时急时缓,但从未中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新闻检查空前严厉,许多报刊,尤其是布尔什维克的反战报刊,或被查封,或勒令停刊。英国新闻检查的内容和要求逐渐明确下来。德国建立新闻检查制度,该项工作由直接隶属于德军司令部的“作战新闻局”负责实施的。日本新闻检查亦由军方进行,随军记者的报道迟缓,电报等通讯工具被限制使用。法国新闻检查局是根据戒严状态设立起来的,并直接隶属于法国陆军部。美国虽然参战较迟,但是刚一宣战,就由公共新闻委员会制订了一套自动的新闻检查制度,报纸的主编必须遵守这些规定,不登有利于敌人的消息。1917年6月15日,美国颁布了惩治间谍法。1917年10月,国会制定了通敌法案,授权对所有的海外通讯进行检查。1918年,国会又通过了取缔煽动法,将前年的惩治间谍法加以修正和扩大。这些控制措施,是美国建国以来给予新闻媒介最严厉的制约。闻检查的具体情形随军记者向军事当局出示报道文稿,各报纸向新闻检查局呈送一份校样,新闻检查机关根据通常的禁止及每日得到的特别指令,在校样上标明禁止刊登的文章,这部分文章随即从排字版上抽掉,在印张上留下空白。倘若报馆不遵从检查机关的指令,那么报纸马上就会被勒令停刊,甚至受到法庭的起诉,严重者遭到查封。随着战争的持久化,新闻检查越来越严格,涉及面越来越广,能够顺利通过检查机关的报纸也越来越少。新闻检查开始变成了一种政治攻击手段,各种各样的冲突层出不穷。英国北岩勋爵和比弗布鲁克勋爵与新闻检查机关的争执,法国克列孟梭主办的报纸与新闻检查机关的纠纷,给当时的政局以重大的影响。在德国,新闻检查往往是政府与总参谋部意见相左的焦点。俄国的新闻检查,迫使公开报纸变为地下报纸,使国内报纸成为流亡报纸。当时报纸上发布的所有军事新闻,都要经过军方的严格检查,对于记者来说,报道战争的真实情况是非常困难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好以总司令部发布的那些“真实”报道为满足。于是军方的意图在报纸上得到了体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原则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这种伤害在此后历次战争中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交战国的宣传战▲英国成功的宣传战:一、传单宣传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战线上,英国的表现是最为成功的。开战不久,英国人就开始了传单宣传战,利用飞机把印刷好的德文版4开报纸形式的《公告》散发在德军阵地上。但是传单宣传战中途停止,因为协约国军总司令部里发生了分歧,多数人认为,根据国际法的规定,交战者选择害敌手段时,不得享有无限的权利,并且,根据骑士精神来衡量,散发传单,扰乱对方军心,也只能被看作是一种卑鄙怯懦的行为,因此他们决定停止散发传单。战争长期化,双方军队长期对峙,军心士气成为胜负关键。英国人把加强对敌宣传作为第一要务。1918年2月,英国政府成立对敌宣传部(克尔之家),任命著名报人北岩勋爵为总监;同时将外交部新闻局升格为新闻部,由另一位报人比弗布鲁克勋爵任大臣。北岩勋爵非常重视斯温顿中校的传单战术,经过多次努力,协约国军总司令部终于解除禁令。于是在战争结束前的6个月里,英国发起了传单总决战。在德军的前方和后方,用飞机和气球投下的英国制做的传单总数有1830万张之多。雪片般的传单终于摧毁了德军的士气,德军纷纷叛变。二、进行破坏德国形象的宣传。英国宣传家们还利用各种媒介、各种场合,尽一切可能去败坏德国的形象。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就捏造事实,哪怕是“一丝一毫新闻根据都没有、百分之百靠虚构”,也煞有介事地宣传。如“尸体榨油厂”的宣传。▲其它国家的宣传战◎德国:其对敌宣传组织比英国、法国等国还要完善、系统。但是由于德国军队传统意识特强,特别轻视宣传工作,所以未能进行有效的对敌宣传。战时德国人在主动的进攻的宣传战上花的心思太少,其精力主要用于防御敌人的宣传,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向自己的士兵收购英国和法国在他们头顶上投下来的传单;二是严密地封锁边界线,防止一些反战的、攻击德国的宣传品进入德国本土。但也有成功案例1917年10月,德军在卡波雷托战役上就成功地利用了宣传战术。当时作为敌人的意大利军队系由地域观念极强的北意大利皮蒙特人组成。于是德军伪造了大量的北意大利报纸,上面刊登着皮蒙特居民与当地警察流血冲突的消息和图片,并公布了“死伤者”姓名、名字、性别、职务等详细资料。在总攻前夕,德军将这些报纸扔到意军阵地。意军读报后,军心大乱。德军和奥匈军队乘势猛攻,一举击溃敌人。◎法国:也于宣战不久,便利用飞机空投传单。初期,法国在战略上处于被动状态,德军势如破竹、长驱直入,法国几乎没有报道胜利的机会,故而尽搞些“瞎扯宣传”,直到玛恩会战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后,法国的宣传才有了点生气。但法国的对外宣传材料主要是来自外国人的作品,法国人的宣传炸弹,并非本国所生产,这是法国战时宣传的一个重要特色。美国战时宣传的特点就是真实、客观地报道,有人认为美国的宣传家应该算作报道派。参战虽然很迟,但在宣传上颇为主动、积极。宣战才一星期,威尔逊总统就成立公共新闻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布关于战争的实况,记者乔治·克里尔为总负责人,他认为:“这是一个单纯的宣传机构,一个做推销生意的大企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业”,战争期间,他动员了国内15万人来参加委员会的工作。◎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新闻传播两大阵营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新闻传播促成了战争,也影响了战争进程。有所区别的是,各国政治家对新闻传播工具的利用,更具有主动性,他们对于新闻传播的控制,亦更趋严厉;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也更加激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新闻传播轴心国阵营:纳粹对德国新闻媒介的控制墨索里尼对新闻传播的控制日本政府对新闻媒介的控制同盟国阵营:英国的新闻政策法国的新闻政策美国战时新闻政策中国国民政府的新闻政策前苏联的新闻政策战时轴心国的新闻宣传德国纳粹的新闻宣传日本的战争宣传意大利的战时宣传同盟国的新闻宣传英国战时新闻宣传法国战时新闻传播前苏联战时新闻宣传战时美国新闻宣传★战争准备:法西斯对新闻媒介的控制☆纳粹对德国新闻媒介的控制希特勒执政后,在短短几年期间,纳粹党便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新闻传播的具体措施:其一,查封民主力量的报纸,建立法西斯垄断报业。其二。建立法西斯新闻统制机构。“正如我早已强调指出的那样,新闻界不仅要发布消息,而且还必须发布指示。在这里,我首先要奉劝已公开声称为国家的报刊,先生们,你们将会看到这样一种理想的状况:新闻界被组织得那么好,以至于它在政府的手里可以说是可随意演奏的一架钢琴,是能为政府效劳的影响群众的极为重要、极为有意义的工具。”——1933年3月18日,戈培尔发表的关于新闻界任务的讲话其三,制订“编辑人法”,限制从业人员资格。规定编辑部成员必须经过戈培尔接见才能任用,一般记者必须是雅利安人种的德国公民,凡信奉马克思主义或有其他“政治上有害行为者”不得从事新闻工作。将犹太人远远排除在新闻活动之外,同时将所有的新闻记者都变成了统治当局意志的执行者。☆墨索里尼对新闻传播的控制其一,实行一区一报制。颁布《新闻法》,规定各地报纸合并,一地区只准一家报纸发行。这一办法不仅可使言论趋于一致,而且是消灭反对派报纸的最好办法,二战期间,得到了德国、日本等国的仿效。其二,制订《新闻记者登记法》。该法于1925年公布,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记者法。其目的在于决定记者之资格及监督记者。该法规定:“凡有违反国家利益之行为者,即撤销记者之资格。”同时规定,凡不对法西斯效忠者,均不得从事新闻事业。根据这一法令,100多名记者被拒绝登记,《米兰晚邮报》的主编阿尔伯蒂尼也被迫辞职。其三,向新闻界颁发宣传指示。报纸必须绝对支持政府,报纸之重要性,仅次于教育人民的学校,是政府事务的一部分,不能由私人经营。在他执政期间,各报总编辑或代表要经常到新闻宣传部(墨索里尼的女婿西阿诺为部长)接受口头或书面指示,这些指示包括每天的版面安排、标题字号和言论基调。其四,禁止刊登犯罪及社会新闻。最后,实行新闻检查。☆日本政府对新闻媒介的控制从30年代起,日本报业便受到越来越严格的控制,逐步被军国主义势力所左右,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二战时期,政府更是将报业纳入“战时体制”,使它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宣传工具。其一,建立新闻统制机构。满洲事变后,国际舆论批评的矛盾集中到日本头上,日本军部、外务省深感建立统一机构以协商对外宣传方针的必要,于1932年9月成立了一个情报委员会。华北事变后,情报委员会正式列入官员编制序列,直属内阁总理大臣,对各部门有关情报的重要事物进行联络和调整。1937年,随着中日冲突的加剧,日本政府将情报委员会扩充为内阁情报部,增加职员,设置专职情报官,扩大权限。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1940年12月,政府撤销内阁情报部,而把外务省情报部、陆军省情报部、海军省军事普及部、内务省警保局图书课等合并起来,组建成内阁情报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情报局成为政府军部独裁的言论工具。其二,制订统制法令。其二,制订统制法令。如1909年制定的《新闻纸法》规定,内务大臣有权禁止报纸的发售、散布并查封报社、杂志社;陆军、海军、外务各大臣有权禁止报刊刊登有关本省事务的稿件。其三,广播统制与同盟通讯社的成立广播:1939年,在内阁情报部的指导下,制订了每日广播的节目大纲。不久,政府又修改了广播用无线电规则,在内阁情报部和邮政省的双重统治之下,广播完全丧失了自由权。通讯社:1936年,日本的两大通讯社——日本电报通讯社和新闻联合社合并,共同组成同盟通讯社,加强了政府军部对日本舆论的控制。其四,报业的整顿合并从1938年到1940年,政府开始对报刊进行全面整顿——合并现有的报刊,不允许创办新的报刊。1940年5月,政府在内阁情报局内设立了新闻出版用纸统制委员会,掌握了纸张的分配权,对于不愿接受合并的报社,便以削减或停止供应纸张相威胁。这样,很快实现了一县一报。1936年,日本全国缴纳保证金的日报有1200家,到1943年,只剩下55家。★同盟国的新闻政策☆英国的新闻政策二战爆发后,英国政府重新恢复宣传部,发表新闻。同时对邮电通讯和新闻传播实行检查,在当时的同盟诸国中是最为严密的。这些措施一方面渊源于一战时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与英国战时领导人邱吉尔的功利意识密切相关。“新闻报道自由应服从于战时的政治经济需要,新闻传播必须置于政府与军事当局的控制之下。”——参见:展江、杨鲁江著:《新闻与战争》第15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法国的新闻政策在1939年9月3日正式对德宣战之前,法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制订了大量的预防性措施,对新闻界实行高压政策。但在战争初期,新闻界与新闻检查部门关系,远不象一战时那样紧张。1940年5月以后,政府开始加强对新闻界的控制。5月24日,政府又建立了出版许可证制,并对各个报馆的物资实行统一管理。1940年巴黎陷落后,维西政府成立,设立了新闻处,对报刊实行严格的控制。德国占领巴黎后,在巴黎建立了“法兰西新闻社”。哈瓦斯社撤到了法国南部维西,1940年被肢解拆散,各分社均被维西政府控制,隶属于国家机构“法兰西新闻局”。此后,维西政府对报业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控制,报纸仅有的最后一点自由也被剥夺。☆美国战时新闻政策随着美国进入战时状态,政府很快便沿用了一战时期控制报业的基本原则,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意义上对新闻媒介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利用。消极意义上,是加强对新闻的控制,对新闻传播实施有效的新闻检查。分两个方面进行:国内一般的新闻检查,由美国新闻检查局进行。前线各战区司令部对前线记者采写新
本文标题: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新闻传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90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