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梦想照进现实:马化腾缔造“腾讯帝国”始末
梦想照进现实:马化腾缔造“腾讯帝国”始末缺乏梦想很难成就一番大事业。在过去的十年里,以互联网企业和通信设备制造商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家开始为了自己的商业梦想而迈开了坚定不移的脚步:他们有创新和冒险精神;他们有责任感;他们有礼貌、谦恭以及公平竞赛的社会精神,心中怀着提升整个国家的信仰。他们或是借助海外资本为自己插上乘风的翅膀高调起飞,或是白手起家脚踏实地等待惊艳一跃,他们或许在不同领域踏出了第一步,却殊途同归几乎在十年后达到了一个当初无法想像的顶峰。2000年播种梦想1999年12月31日夜的深圳街头,在人潮纷纷走向街头准备用不眠来纪念千禧夜的时候,吃过饭准备返回公司值班的东莞人张志东发现拥挤让他寸步难行,尽管从吃饭的地点到公司不到一公里的路程,但两个小时都没有走过一条街口的状况让他心中开始焦急起来,原计划12点之前回到岗位上的他不时看看手机,但这个当时还很希罕的物件,居然没有了信号。12点,当人潮在焰火中欢呼着迈入一个新世纪[22.24-0.76%]的时候,公司一些客户的系统果然出现了“千年虫”的BUG,张志东等人走到了哪里已经顾不过来了,闭门在家的马化腾只能一人在线同时安抚着所有出了BUG的客户,为公司拖延着时间。张志东等人赶回公司已经是12点之后的事情,他们根本没有心情去庆祝,反而是与他们在上个世纪做的事情差不多,匆匆忙忙帮客户修复系统,解决问题,并伴随着不时的道歉。千禧夜对这几位10年之后在互联网业界、中国财富榜上都挂上号的年轻人来说,过得颇为狼狈。这家在当时只有作坊规模大的公司的全称叫“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在公司1998年注册成功后,张志东提出还应该有一个读音相近的英文名,就像国际通信巨头朗讯(Lucent),马化腾只是略微想了一下,脱口而出:“Tencent!”尽管马化腾、张志东等五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带着对互联网的痴迷开始了他们的创业旅途,但在那个寻呼机还大行其道的年代,他们还是只能将公司定位为在“寻呼与网络两大资源中找到空间”,通过大家的人脉和能力拉传呼业务的单子,同时也开始接各种其他项目。通过马化腾之前的关系,他们在深圳华强[8.98-0.11%]北赛格科技园免费拥有了一间只能容纳两三张桌子的办公室。其时腾讯只有马化腾和张志东两个全职人员,其余三人作为股东,在空闲时间过来帮忙打理公司里的事务,因此办公室还算宽敞。也就是在这间简陋的办公室里,马化腾、张志东两位骨灰级网虫捕捉到了在大洋彼岸AOL以2.87亿美元将ICQ品牌及团队收购至麾下背后巨大的商机,做中文版的ICQ成了腾讯团队的目标。很快产品开发完成了,但要运营这个产品,对于刚刚起步、勉强可以维持收支的腾讯而言,意味着大量的带宽、服务器等费用投入的无底洞,而环顾当时的IT界,即时通信产品还没有任何盈利模式。但腾讯还是幸运地与深圳电信签下了一个试验型项目,这就意味着,可以使用深圳电信的服务器和带宽来实现大家的梦想。1999年2月,OICQ99ABeta1作为腾讯QQ历史上的第一个版本,悄悄地挂在了线上,免费提供给互联网用户下载。而QQ在对话时至今依旧没变的、标志性的“滴滴”声,则来自于马化腾自己的摩托罗拉寻呼机。OICQ在网吧、校园、上班族等用户群内迅速蔓延,并在这些用户群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文化。在产品上线几个月后的一个晚上,在北京拉寻呼业务的马化腾在打折的招待所里见证了OICQ用户在线人数突破500人的时刻。等到用户同时在线数达到1000人的时候,腾讯已经超越了国内所有对手,进入了一个与自己竞争的时代。然而独占鳌头的用户数量在当时还不能转化为真金白银,尽管在陋室里孵化出的金企鹅已经为腾讯用一定比例股权的代价拉来了两笔小额的风投,但有限的资金并不能保证腾讯团队过一个惬意的千禧年,相反,为了“养活”这只企鹅,大家想尽了办法去“打零工”。当时马化腾和张志东都自己亲手做网站,公司主页也是马化腾自己写的代码并亲手调试一些小细节。此时与张志东同名的另一位东莞老乡王志东,虽然不至于有企业生死攸关的压力和资金上捉襟见肘的破落窘境,但肩头的分量也不轻,因为他缔造的新浪,正值在美国Nasdaq上市的前夕。半年之前当中国大陆年轻的网民正通过OICQ对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互相传达着自己的愤怒之时,刚刚完成了全面整合的新浪则抓住了这个时机,迅速、全面、准确的新闻报道将网站在7月份推向了CNNIC的互联网网站排名第一名。但是良好成长势头并没有掩盖住新浪内部的种种不融洽,因为一年前四通利方和华渊资讯“速成”的海外联姻带来的业务、管理层、董事会以及公司文化等各个方面摩擦,导致新上任仅半年的联席CEO和他带来的硅谷经理人黯然离去,情急之下,王志东坐回了CEO的位置上。幸运的是,管理层的变动并没有动摇新浪的根基。王志东出任CEO后,新浪完成了6000万美元的融资,这笔融资更加坚定了王志东早期与华渊合并时为新浪架设的目标——打开Nasdaq的资金之门。此时,为新浪冲刺Nasdaq承受着压力的远不止王志东一人,刚刚从普华永道“跳槽”过来的曹国伟在那几周时间里,每天都要忙碌16个小时,他一边在普华永道完成工作交接,一边到新浪以财务副总裁身份接手上市流程,曹国伟事后回忆说:“以前参与过很多家企业的上市,但就没见过新浪这么难的,给美国证监会的报告就先后提交了八份。”在这个让新浪人情绪紧张的时刻,王志东的另一个北大校友李彦宏则带着一笔风投从硅谷悄然归国,在新千年的元月,百度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中关村[7.97-0.99%]落地,这是之前李彦宏在美国硅谷注册的一家同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这个四年后在互联网第二个春天垄断了全球中文搜索引擎的巨擘,此刻还是一株刚破土的小苗。2000年4月,新浪正式登陆Nasdaq,成为中国大陆当年第一家成功上市的门户网站。按照许多“财务官”的习惯,企业上市结束,自己也差不多可以另找新职了,实际上曹国伟开始也是这么安排的,但谁也没有想到,十年之后,曹国伟陪伴着新浪经历了所有能够经历的一切光荣与梦想、挫折与奋发。而就在新浪赶上互联网第一春的末班车的前一刻,腾讯却收到了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美国最高仲裁论坛(NAF)的律师函,大洋另一端的AOL向NAF递交了有关OICQ两个域名的争议书,要求腾讯把OICQ改名,否则将诉诸于法庭。腾讯团队临时抱佛脚,咨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心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输掉官司后的2000年11月,QQ2000正式发布,OICQ正式更名为QQ。新产品上线之后,发现用户几乎没有任何反感,反而认为这样的修改更容易让人记住,马化腾等人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就在中国互联网企业萌芽的时候,中国的设备制造商们也开始了同步成长。尽管刚刚成立不久,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还只能在中关村北土城西路103号连暖气都没有的仓库里开始自己的起点,邓中翰——这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校130多年以来第一位横跨理、工、商三个学科的毕业生,此刻的心还很火热。中星微电子从诞生之日起便备受关注,一是因为海归创业团队的背景,二是因为他们从事电子技术的核心部件研发,最重要的是,这是国家财政第一次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投资一家高科技企业,管理团队以知识产权入股35%,“红色创投”一说由此而来。拿着政府的钱办的企业,中星微电子似乎在开始就和其他企业不同,而这种不同就体现在体制创新,而且是直抵最上层的国家体制创新。邓中翰肩头肩负着结束中国那时几经科研挫折仍旧“无芯”的历史,所以国家的投资并不能让他觉得宽裕:“其实,这个钱也是很少的,只是作为一个很小的种子。10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在芯片行业简直是太少了。”此时,PC芯片和存储芯片是最大的市场,但这个市场已经被英特尔、三星等巨头牢牢地控制。而多媒体芯片刚刚起步,是巨头们不屑的“瘦肉”。寻找到多媒体芯片这个突破口,使中星微电子在巨头中间有了谋生的机会,也有机会与巨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对未来的潜力市场。这时早于十几年就完成创业的任正非则在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迈向新的台阶而劳碌,这位排在2000年《富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第三名的企业家,在90年代中期将华为的业务领域拓展到移动通信以来,已经先后与德州仪器、IBM、英特尔、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成立了联合研发实验室,使华为可以随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而在企业管理上,在一些著名跨国咨询企业的指导下,华为在流程变革、员工股权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都进入了世界一流行列。2000年,华为合同销售额超过26.5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还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设立了研发中心。早年就对于股票和泡沫深恶痛绝的任正非在《华为基本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2002年守护梦想的种子尽管2000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数达到1690万,比半年前翻了将近一番,但这一年注定也是让IT精英们有着伤痛记忆的一年,在疯狂地烧钱过后,互联网泡沫在美国被彻底挤破。在新浪之后,中国大陆另外两家门户网站网易、搜狐分别在5月、7月登陆Nasdaq,网易在上市当天便跌破发行价,搜狐在半年之后股价一度跌破1美元以下险被下市。突如其来的“寒冬”让同样颇有个性的丁磊和张朝阳初尝了资本市场的苦涩。新浪上市后不久,股权过于分散的弊端就开始显现。与张朝阳在搜狐持股33.6%、丁磊在网易持股58.5%相比,经过层层的股权稀释,创始人王志东持股仅为6.3%,离“大股东”的标准相差甚远。股权分散和复杂的股权架构导致公司管理者对新浪的管理以及战略无法长期执行,对新兴业务市场的发掘和开拓都非常不利。2001年,短暂的王志东时代正式结束,技术专业出身的他日后另起炉灶创立了点击科技,延续着在IT界的传奇。另一位新浪的元老级投资人茅道临成为了过渡期的掌舵人,而当年由茅引荐进入新浪的曹国伟则稳坐到CFO位子上,为新浪在2年后的一次跨越发展埋下了伏笔。2000年奠定了300兆的带宽基础以及蝉联CNNIC调查最佳网站第一名,使得投资者对新浪的信心没有动摇,国际化的视野和资本的成功运作虽然让新浪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但巨大的盈利压力也使得新浪的管理团队绞尽脑汁。广告是当时门户网站的生存之本,而吸引众多网民浏览的新闻则成为新浪当时的“拳头产品”。尽管这种模式完全不同于国外的门户网站成长模式,但新浪的管理团队依据过去在实效新闻和体育新闻上获得成功的经验,仍旧继续加大在新闻业务上投资的力度。就在时间迈入2001年之前,新浪正式获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的登载新闻业务资格。而2001年的“911”和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更是让新浪在新闻资讯业务上将其他竞争对手甩在身后。2001年3月,新浪打破了传统的网络广告一成不变的模式,对网络广告的产品形式进行了突破性的革新。全屏、通栏、画中画等精准的广告产品让新浪获得了众多客户和广告代理公司的青睐。尽管与AOL的国际侵权官司让马化腾的团队损失了一笔资金,并间接失去了最初两个投资者的支持,使投资者之一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转向了有海归背景的百度。但QQ用户的爆炸式增长依旧让几个年轻人感觉到了光明的前景。船小好掉头,腾讯反而成为在寒冷刚刚到来之际就敏锐地嗅到了温暖的鸭子。2000年初,腾讯曾承接深圳联通公司的一个项目:为手机用户提供邮件到达提醒服务。在寻呼机用户规模已出现萎缩的态势、移动通信逐渐普及的趋势之下,这个利润微薄的项目却让马化腾和他的伙伴们有了一个新想法:“如果QQ可以发消息给手机,会不会是一个新的机会呢?”深圳联通在当年6月首先认可了与腾讯的合作,收费模式是按短信通讯费分成。但当时全国没有统一的移动运营商,和深圳联通谈完了,还要和深圳移动谈,和各个地方的移动、联通公司都要谈。就这样,一个被命名为“移动QQ”的业务诞生了。公司另一位股东曾李青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全部由刚毕业一两年的年轻人组成,专门负责和移动、联通打交道,软磨硬泡,不看过程,只看结果。曾李青在办公室里放着一张中国地图,用红、蓝两个颜色的小旗子分别代表中国联通[6.010.33%]和中国移动[73.40-0.95%]。业务团队每谈下一个
本文标题:梦想照进现实:马化腾缔造“腾讯帝国”始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0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