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新版煤矿防治水培训课件
煤矿防治水培训煤矿防治水安全管理前言管理的定义《煤矿防治水规定》出台背景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其职责煤矿企业级主要负责人防治水安全职责煤矿企业防治水管理制度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泰勒)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法约尔)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德鲁克)管理是组织进行制度落地、体系落地、沟通落地及文化落地,以实现组织级执行力落地,从而增强并提升组织生命力的所有策略及全部过程。(源自《执行力落地》)管理是指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从而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系统论学者)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周三多)30825670434469954143643436416027334159862945474624213786195432101616263114032433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2001-2010年度煤矿事故情况第一节安全管理的意义415381214970461134312434179109147816862519195458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起数总体死亡人数起数重大事故死亡人数起数特别重大事故死亡人数国有重点国有地方乡镇煤矿我国各类煤矿企业事故情况2000~2009年我国煤矿事故类别情况70835798699567026027593847465670997410572030006000900012000199519961997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近年我国煤矿死亡人数5.144.943.713.082.8362.0411.4851.1820.8920.7490123456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备注:2011年,死亡1973人,百万吨死亡率首次下降到了0.564;二、我国煤矿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1.自然条件差,高、突瓦斯矿井多我国煤矿以井工矿为主,井工矿产量占总产量的95%,平均开采深度为400米。在全国统计的635处原国有重点煤矿中,高瓦斯和突出矿井有280处,约占44.1%;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78.4%以上。2.基础理论研究和科技攻关相对滞后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技术支撑能力不足,从理论和技术方面有许多关键性难题尚未解决。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研究仍然处于假说阶段,煤矿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灾、火灾等灾害还不能准确预报。防范和控制瓦斯突出、奥灰承压水、冲击地压等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3.装备水平低我国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仅有45%左右,其中:国有重点煤矿机械化程度为82.72%,而数量众多的乡镇煤矿大多数还是采用原始、落后的开采方式。鸡西、阜新、抚顺、开滦、焦作等国有矿区已有近百年的开采历史,还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原苏联援建的煤矿的旧设备至今还在使用,没有更新换代。全国煤矿死亡事故70%以上发生在机械化程度极低的乡镇煤矿。4.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30万吨以上的煤矿,高级技术人员平均仅占从业人员的3‰,大专以上占5.4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2.67%。30万吨以下小型煤矿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技术人员平均每矿不到3人。县营以上国有煤矿中,96%的企业缺乏机电人才,88%的缺少采矿人才。多数煤炭企业专业人才补充量不足需求量的10%,其中,矿井通风、瓦斯和矿井水治理专业的人才紧缺。1、通过初步统计,各种灾害平均每次事故的死亡人数为:瓦斯5.54人,火灾0.56人,水灾5.58人,冒顶1.18人。可以看出瓦斯和水灾每起的死亡率最高,数字惊人。2、各种灾害的损失面大。平均每起事故计算结果是瓦斯11.52万元/起,火灾13.61万元/起,水灾16.00万元/起,冒顶3.22万元/起。其中水灾害的损失最高。3、各种灾害的工作日损失统计为瓦斯16954工日,火灾15500工日,水灾18590工日,冒顶5222工日,以水灾工作日损失最多。三、水害的危害“十一五”以来煤矿水害的主要特点一是水害事故持续下降。“十一五”期间全国共发生水害事故306起、死亡1325人,分别占同期煤矿事故3%和7.9%;事故起数从2005年的104起下降到2010年的38起,死亡人数由593人下降到224人,分别下降63.5%和62.2%;较大事故由2005年33起下降到2010年13起,死亡人数由158人下降到60人,分别下降60.6%和62.0%。二是重特大水害事故时有发生。“十一五”期间发生10人以上重特大水害事故26起,死亡506人,占同期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17.4%和16.5%。平均每年发生5起左右。三是各类煤矿水害事故均有发生,乡镇煤矿占比例较大。“十一五”期间,国有重点煤矿发生28起、死亡182人,分别占9.1%和13.7%;国有地方煤矿发生40起、死亡180人,分别占13.1%和13.6%;乡镇煤矿发生238起、死亡963人,分别占77.8%和72.7%,乡镇煤矿是水害事故的多发区四是各类水害事故均有发生,主要类型是老空水。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发生3人以上水害事故140起、死亡1083人,主要有老空水、地表水、岩溶水、冲积层水和其他水害,其中老空水害发生129起、死亡971人,占较大以上水害事故92.1%和89.7%五是洪水引发多起矿难。由于雨季“三防”措施不落实,造成地表洪水倒灌淹井。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共发生10起、造成261人死亡。一是防治水机构、人员及设备不到位。一些煤矿企业没有防治水技术人员和探放水设备,没有专职探放水队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没有成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防治水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安全投入不足。在小煤矿普遍存在防治水工作无人管、不会管的状态。二是防治水技术基础工作不到位。矿井防治水必备的地质报告、图纸、台帐等基础资料不健全;矿井及周边水文地质资料不清,制定的防治水措施针对性不强;水害预测预报和水患排查治理制度不落实,水害隐患心中无数。四、水灾事故原因分析三是防治水措施不落实。一些煤矿非法违法生产,表现为无证开采,超层越界、超深越界开采,违法开采防隔水煤(岩)柱。一些煤矿违规违章生产,表现为探放水措施不落实,用煤电钻代替探水钻机,达不到探水距离;一些矿井虽然进行了探放水,但未将水害彻底根治;井下防水密闭设施不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在地质构造薄弱地带(如断层、裂隙、陷落柱等)掘进或回采前没有采取注浆加固等措施;对开采煤层底板高承压水的情况下没有进行疏水降压;矿井排水系统不健全、不配套;对影响矿井安全的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等没有彻底充填。四是水害应急预案不健全,培训与管理不到位。一些矿井根本没有水害应急预案,发生透水后,束手无策;一些矿井虽有水害应急预案,但从未进行应急演练;一些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内容不全,没有应急设备,不具操作性;一些矿井在暴雨洪水期间不执行有关部门停产撤人制度,未及时撤出井下所有受水威胁的作业人员,导致人员被困伤亡。第二节(第三章)煤矿防治水安全管理要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8号《煤矿防治水规定》已经2009年8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1984年5月15日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和1986年9月9日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试行)同时废止。局长骆琳二○○九年九月二十一日一、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其职责第5条煤矿必须配备专门负责防治水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业探放水队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要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防治水机构的设置:由各相关部门、专业组成的一个综合机构;各相关部门、专业分别承担相应的防治水责任。二、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防治水安全职责(一)煤矿企业的职责煤矿企业对煤矿的防治水工作负主体责任(政府负监督管理责任)。第十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应当装备防治水抢险救灾的配套设备。大中型企业要储备足够的抢险排水设备和材料。第5条煤矿必须配备专门负责防治水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业探放水队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要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第6条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还要建立探放水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等。制定的各项制度都要组织宣传学习,并悬挂在醒目位置,做到人人皆知。第7条煤矿要编制(5-10年)的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年初),并组织实施。第9条煤矿要加强对职工防治水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第10条煤矿要加强防治水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推广工作,提高防治水工作的科技水平。(二)防治水机构机构负责人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防治水机构组成部门:生产技术部调度室安监部机电部机电队施工区队供应部企管部后勤部保卫部其他单位(三)煤矿企业相关人员的职责1.主要负责人安全职责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d.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e.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f.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或者正职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2.煤矿企业管理机构负责人按照本机构的职责,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本机构职责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职能机构工作人员在本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3.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强令工人冒险作业,遵守劳动纪律,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负责。4.岗位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每个岗位的工人要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安全生产投入建设安全技措工程,如防灭火工程、防治水工程;更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设备的日常维护;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二、煤矿企业如何贯彻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各煤矿企业、矿井要组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学习;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设置防治水机构,配齐专业技术人员、探放水设备和救援设备;健全各项防治水制度,开展水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采取不同形式,对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掌握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能力。第三节煤矿企业防治水管理制度一、有关制度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部门和人员)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探放水制度重大水害隐患停产撤人制度地测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等的审批制度地测防治水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及奖惩制度各项制度应汇编成册,并制成牌板,悬挂于醒目位置,便于执行。二、煤矿企业防治水技术及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认真学习落实好《煤矿防治水规定》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建立健全防治水专业机构,配备足够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协助资质单位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以此制定防治水措施;加强技术管理,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应绘制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和相关图件及各种台账;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进行充水条件分析,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
本文标题:新版煤矿防治水培训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0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