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预测真题及答案(九)
2018年湖北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预测真题及答案(九)温馨提示:下载整套试卷可直接点击附件!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白居易在听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这体现了艺术鉴赏审美效应中的()A.共鸣B.净化C.领悟D.期待2.下列舞剧,大量吸收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为音乐素材的是()A.《白毛女》B.《丝路花雨》C.《红色娘子军》D.《雀之灵》3.中国魏晋时期的哲学流派是()(成人高考更多完整资料免费提供加微信/QQ:29838818)A.神学B.儒学C.实用主义D.玄学4.大众传播学者所说的“靶子”是指()A.传播主体B.传播媒介c.艺术信息D.受传者5.影片《城南旧事》的导演是()(成人高考更多完整资料免费提供加微信/QQ:29838818)A.谢添B.谢晋C.吴贻弓D.滕文骥6.二胡曲《病中吟》和《空山鸟语》的作者是()A.田汉B.聂耳C.冼星海D.刘天华7.提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理论的是()A.荣格B.马克思C.康德D.列宁8.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代表作《普罗米修斯》取材于()A.《圣经》B.希腊神话C.原始壁画D.罗马神话9.日本导演黑泽明的影片是()A.《绝唱》B.《望乡》C.《蜘蛛巢城》D.《冲绳岛战役》10.胡旋舞的产生朝代是()(成人高考更多完整资料免费提供加微信/QQ:29838818)A.汉B.唐C.宋D.元11.《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A.拉斐尔B.达·芬奇C.鲁本斯D.乔尔乔涅12.北京的颐和园属于()A.私家园林B.欧洲园林C.岭南园林D.皇家园林13.影片《大独裁者》、《摩登年代》的作者是()A.爱森斯坦B.让·加本C.卓别林D.嘉宝14.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的()A.视听艺术B.造型艺术C.表现艺术D.时间艺术15.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是()A.《西厢记》B.《游西湖》C.《牡丹亭》D.《花木兰》16.绘画艺术使用的媒介材料主要是()(成人高考更多完整资料免费提供加微信/QQ:29838818)A.形状、体积、木、石等B.画面、音响、蒙太奇等C.线条、色彩、块面、形状等D.旋律、和声、节奏、调式等17.“在真正有才能的作家的笔下,每个人物都是典型;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的著名论断出自()A.别林斯基B.恩格斯C.歌德D.鲁迅18.在西方,提出“纯粹美”主张的是()A.克罗齐B.黑格尔C.康德D.马克思19.“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这种类型划分最初见于()A.《沧浪诗话》B.《诗品》C.《人间词话》D.《艺概》20.绘画作品《夜巡》的作者是()A.达·芬奇B.伦勃朗C.莫奈D.德拉克洛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简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简述艺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22.简述审美感知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23.简要说明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三、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结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24.绘画作品:《伏尔加河纤夫》25.园林艺术:法国凡尔赛宫园林26.戏曲作品:《长生殿》四、论述题:27-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7.以欧洲文艺复兴和现代艺术流派的出现为例,试说明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和社会思潮的联系。28.结合实际论述艺术鉴赏流程和审美效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审美效果。【应试指导】共鸣是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刻画了一个沦落天涯的琵琶女的形象,诗人从她演奏的琵琶曲中找到了感情寄托,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2.【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芭蕾舞剧《白毛女》。【应试指导】《白毛女》大量吸收了华北地区的民歌,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为舞剧音乐的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3.【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与哲学的相关内容。【应试指导】玄学是魏晋时期的思想主流,也是当时主要的哲学流派,对当时的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诗歌、书法领域。4.【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传播。【应试指导】大众传播学者把受传者称为“靶子”,因为受传者是艺术传播活动中接收到艺术信息的受众,是艺术接受的主体,是艺术作品的欣赏者和消费者。5.【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电影《城南旧事》。【应试指导】电影《城南旧事》根据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吴贻弓导演,伊明编剧,曹威业摄影,主要演员有沈涪、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6.【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音乐艺术常识。【应试指导】刘天华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为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代表作有《病中吟》、《空山鸟语》、《歌舞引》等。7.【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的发展。【应试指导】马克思认为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艺术的发展有时显得快些,有时显得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相反方向发展。这种现象.马克思称之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8.【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戏剧艺术常识。【应试指导】悲剧《普罗米修斯》取材于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窃取火种被上帝惩罚的故事。9.【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电影艺术常识。【应试指导】黑泽明有“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之称,为日本20世纪著名导演,代表作品有《罗生门》、《七武士》、《蜘蛛巢城》等。10.【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舞蹈艺术常识。【应试指导】唐代舞蹈非常兴盛,除了豪华壮观的大型宫廷乐舞“立部伎”和精致典雅的小型宫廷宴乐“坐部伎”外,还有著名的“健舞”,如胡腾舞、胡旋舞、剑器舞等。11.【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应试指导】《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壁画作品,原作品面积约44平方米,高497厘米.宽885厘米.共花了两年时间。作者达·芬奇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更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12.【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北京颐和园的相关内容。【应试指导】北京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坐落于北京西郊,最初为清朝皇帝的行宫和花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13.【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电影艺术常识。【应试指导】卓别林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喜剧演员,现代喜剧电影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淘金记》、《大独裁者》、《摩登时代》等。14.【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的分类。【应试指导】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采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艺术等。15.【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戏剧艺术《牡丹亭》。【应试指导】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是我国戏曲史上划时代的浪漫主义杰作。16.【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绘画艺术常识。【应试指导】绘画是一门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和块面等元素,通过构图、造型和调色等媒介材料,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或情境的艺术。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17.【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典型的相关内容。【应试指导】“最熟悉的陌生人”是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关于文学典型著名论断。18.【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理论的相关知识。【应试指导】康德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认为“美”应该具有不涉利害而愉快、不涉概念而有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和来自“共同感”的必然性等四个特点,并据此提出了“纯粹美”的概念。19.【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意境的相关内容。【应试指导】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认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20.【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油画《夜巡》的相关内容。【应试指导】《夜巡》的作者是伦伯朗,他在各类绘画体裁上都有惊人的贡献,从创作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他是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荷兰画家二、简答题21.(1)艺术创作客体与主体相对应而存在艺术创作主体即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他们不但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与技巧,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而且具备独立的人格和丰富深刻的情感。艺术创作客体是包括社会生活、自然界和人在内的客观世界,它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艺术创作客体是主体观照、实践和创造的对象。(2)艺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交流运动与相互作用,是艺术活动的核心。这种相互交流运动是双向的,即主体可以影响客体、作用于客体,客体也可以影响主体、作用于主体。主体可以向客体运动、转化,客体也可以向主体运动、转化。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主体应居于矛盾运动的主导方面。主体的价值将通过对客体的实践和创造而得到实现。22.(1)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经由人的感觉器官在人的大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审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2)审美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世界的第一个台阶。审美知觉与审美感觉有联系也有区别。审美知觉的主要作用在于其整体性、选择性、情感性、统觉性的特点与审美活动的适应性。23.(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既包含着对客体世界的能动反映,又凝聚着艺术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评价,融人艺术家的知、情、意。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题材和主题是艺术内容的主要要素。(2)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观为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3)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作中,内容常常起到主导的作用,形式的选择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同时,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艺术形式的择取与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三、作品赏析题24.(1)列宾(1844~1930)是俄罗斯巡回画派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伏尔加河纤夫》是他的代表作。(2)作品描绘了炎热的夏天,一群衣着破烂不堪的纤夫迈着沉重而疲惫的步伐,拖着货船,在伏尔加河畔艰难前行的情景。画面中11个男人,老弱病残,或低眉顺眼以示驯服,或无可奈何地哀叹,或流露出反抗的愿望。这是被奴役者的群像,束缚在胸前与肩头的纤绳,是难以挣脱的锁链。他们拼死挣扎,步履蹒珊地拉扯着逆流而上的帆船,帆船的桅杆顶端有一个醒目的标志:俄罗斯的三色旗。正是这一群帝国的奴隶,在牵引着
本文标题: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预测真题及答案(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4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