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4地形专题-地形与气候的关系【模块1:08-09年高考真题荟萃】08年考察内容:地形对降水、气温(热量条件、气温日较差)的影响(08年全国文综II-9、10、11)图4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9~11题。9.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太阳辐射C.土壤D.降水10.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土壤D.降水11.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降水(08宁夏文综)图3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图3,完成7-9题。7.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A.M地B.N地C.P地D.Q地8.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洋流D.距海远近(08海南地理卷)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表3所示。完成19~20题。表35月-10月11月-次年4月平均温℃降水(mm)平均温℃降水(mm)甲地2716502522乙地27890267719.两地的纬度约在()A.15°S~20°S之间B.15°N~20°N之间C.25°S~30°S之间D.25°N~30°N之间20.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A.平原B.盆地C.丘陵D.山地(08年全国文综II-36)36.(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节选)D湖泊(图6a)的湖面海拔的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6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6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持特征,并简述原因。(12分)图6向每一题要分数——多看、多记、多练向每一天要进步——决心、信心、恒心09年考察方向: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降水的影响、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09安徽卷]图6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27-28题。27.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8.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A.增大B.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09辽宁、宁夏卷]图2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2,完成6-8题。(节选)6.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09四川卷)图2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4-6题。(节选)4.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附近地区的原因是()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09北京卷图3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3,回答第4-5题。4.图中山地年降水量()A.随海拔升高而递减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5.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09海南卷)图2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mm。图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10~12题。10.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11.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3/4A.①B.②C.③D.④12.乙地位于亚热带的()A.常绿阔叶林带B.草原带C.常绿硬叶林带D.荒漠带(09海南卷)22.图7示意某地区1月份日照时数分布。日照时数等值线单位为小时,相邻等值线的差值为20小时。按图示方法在图中标注出另外三条日照时数等值线的数值,并说明理由。(10分)(09浙江卷)36.(30分)读图6.完成下列问颢。(节选)(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12分)(09山东卷)26.(25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方小图是图6中C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1)~(2)题。(节选)(1)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分析B地年降水量少于A地的原因。(4分)【模块2: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向每一题要分数——多看、多记、多练向每一天要进步——决心、信心、恒心(一)、地形与太阳辐射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是随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纬度季节等而异。就总辐射而言,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有增强的现象。高度大,太阳辐射通过大气距离缩短,空气稀薄,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而弱,夏半年,因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南北坡所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差别小,冬半年则差别大。纬度越高,南北坡所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差别越大。从太阳直接辐射的日变化看,在偏东的坡地上,上午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大于下午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其最大值出现在上午,在偏西的坡地上则正好相反,南坡和北坡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在上午和下午基本上是对称的,其最大值均出现在水平面上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正午附近。(二)、地形与气温1、高大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机械阻挡作用和热力作用两个方面,如从西伯利亚西部侵入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至东部平原,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的冬季气温远比受青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2、中小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中小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也是相当复杂的,首先由于坡地方位不同,日照和辐射条件各异,导致土温和气温都有明显的差异。在我国多数山地是南坡的温度高于北波。我国古诗咏大庾岭的梅花,有“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之名,就是山坡两侧气温殊异的极好写照。山顶和谷地的温差变化。在凸起地形,如山顶,因与大陆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热、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湍流交换较强,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皆较小;凹陷地形则相反,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又处于周围山坡的围经营管绕之中,白天在强烈阳光下,地温急剧增高,影响下层气温,夜间地面散热快。又因冷气流的下沉,谷底和盆地底部气温特别寒冷,因此气温日较差很大。气温年较差亦有类似现象,在低纬的高原,气温日变化虽较大,但年变化较小。(三)、地形与风1、山谷风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热力因子形成的。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向坡上升,成为谷风。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邻近坡面的空气迅速变冷,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成为山风。谷风将水汽从谷中带到山上,使谷中湿度减小,而山上湿度增大,甚至形成云层或降水,而山风则情况相反。2、焚风沿着背风山坡向下吹的干热风叫焚风。气流越过过山顶后,气流沿山坡下降而增温。过山后的气温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气温要高,湿度要小。例如,偏西气流越过太行山下降时,位于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就会出现焚风;夏季武夷山的西北面亦有东南季风过山后产生的焚风现象。(3)峡谷风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由于空气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流体的连续性原理),从而形成强风,这种风称为峡谷风。在我国的台湾海峡、松辽平原等地,两侧都有山岭,地形象喇叭管,当气流直灌管口时,经常出现大风,就是由于这个缘故。(四)地形与降水地形既能促进降水的形成,又能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强度。一山之隔,山前山后往往干湿悬殊,使局地气候产生显著差异。(1)山脉与降水:①当海洋气流与山地坡向垂直或交角较大时,则迎风坡多成为“雨坡”,背风坡则成为“雨影;例如挪威的斯堪的纳维亚山地的西坡,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但背风面年降水量只有300-500毫米。②当暖湿气流进入谷地时,由于喇叭口效应,引起气流辐合上升,就会产生降水;③当低气压系统或锋面移到山地时,因地形的阻障作用,使低气压系统或锋面移动滞缓,因而导致气旋雨或锋面雨雨时的增长和强度增大;(五)地形是气候的分界线高大山脉不仅本身具有特别的气候特征,而且还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如我国有些山脉可以阻挡或改变气流的活动情况,使北来的寒潮不易南下,南来的暖气流滞缓北上,又可使湿润气团的水分在迎风坡大量成为降水降落,背风坡则变得异常干燥,所以山脉两侧的气候出现极大的差异,往往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新疆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北冰洋、大西洋,因天山山脉对北来水汽输入起了相当大的阻障作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年降水量为了345毫米,天山以南各地普遍少于100毫米。从气温来讲,天山对于阻挡西伯利亚寒流侵袭起着一定的作用,天山以北日均温在0以上的日数每年不到200天,天山以南则超过260天。
本文标题:地形与气候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5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