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知识点: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本章考情分析年份2014年2013年2012年单选题2分2分2分多选题2分2分2分判断题1分1分1分计算分析题5分--综合题-8分6分合计10分13分11分百度出品:会计考试神器,扫码下载!海量免费资料,真题,模拟题,任你练!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初级职称,会计中级职称,一网打尽!官方QQ群:318549896第一节财务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方法(一)财务分析的意义(了解)(二)财务分析的内容信息需求者关注企业所有者较为重视企业获利能力指标,主要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债权人主要进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同时也关注使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经营决策者进行各方面综合分析,并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全部信息予以详尽地了解和掌握。政府对企业财务分析的关注点因所具身份不同而异。财务分析一般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分析等五个方面。【2012年•判断题】在财务分析中,企业经营者应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并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答案】√【解析】企业经营决策者必须对企业经营理财的各个方面,包括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及发展能力的全部信息予以详尽地了解和掌握,主要进行各方面综合分析,并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一)比较分析法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方法定基动态比率含义: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环比动态比率含义:是以每一分析期的数据与上期数据相比较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2、会计报表的比较■是指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的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各指标不同期间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比较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比较、利润表比较、现金流量表比较等。3、会计报表项目构成比较■含义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采用比较分析法应当注意问题①用于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其计算口径必须保持一致;②应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分析所利用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生产经营状况;③应运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二)比率分析法1、构成比率■概念又称结构比率,是某项财务指标的各组成部分数值占总体数值的百分比,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资产构成比率);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占负债总额的百分比(负债构成比率)。■公式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总体数值2、效率比率(2010年判断题)■概念:是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作用: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进行得失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3、相关比率■概念: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作用:利用相关比率指标,可以考察企业相互关联的业务安排得是否合理,以保障经营活动顺畅进行。■应当注意问题:①对比项目的相关性②对比口径的一致性③衡量标准的科学性【2014年•单选题】下列比率指标的不同类型中,流动比率属于()。A.构成比率B.动态比率C.相关比率D.效率比率【答案】C【解析】相关比率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相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具有相关性,所以选项C正确。(三)因素分析法1、概念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2、运用时必须注意的问题(2012年单选题)①因素分解的关联性②因素替代的顺序性③顺序替代的顺序性④计算结果的假定性设某一分析指标R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相乘得到,报告期指标和基期指标为:报告期指标R1=A1×B1×C1基期指标R0=A0×B0×C0在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指标R的影响程度时可按顺序进行:基期指标R0=A0×B0×C0(1)第一次替代:A1×B0×C0(2)第二次替代:A1×B1×C0(3)第三次替代:R1=A1×B1×C1(4)A变动对R的影响:(2)-(1)=(A1-A0)×B0×C0B变动对R的影响:(3)-(2)=A1×(B1-B0)×C0C变动对R的影响:(4)-(3)=A1×B1×(C1-C0)总影响:△R=R1-R01、资料来源的局限性①报表数据的时效性问题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问题③报表数据的可靠性问题④报表数据的可比性问题⑤报表数据的完整性问题2、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⑴对于比较分析法:在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⑵对于比率分析法:①比率分析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②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⑶对于因素分析法①在计算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的影响额时,主观假定各因素的变化顺序而且规定每次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这些假定往往与事实不符。②无论何种分析法均是对过去经济事项的反映。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些比较标准也会发生变化。而在分析时,分析者往往只注重数据的比较,而忽略经营环境的变化,这样得出的分析结论也是不全面的。3、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①财务指标体系不严密②财务指标所反映的情况具有相对性③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不统一④财务指标的计算口径不一致第二节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营运资金■计算公式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指标分析①营运资本越多则偿债越有保障。②当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时,营运资金为正,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不能偿债的风险较小。③当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时,营运资金为负,此时,企业部分非流动资产以流动负债作为资金来源,企业不能偿债的风险很大。特点营运资金是绝对数,不便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在实务中直接使用营运资金作为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受到局限,偿债能力更多的通过债务的存量比率来评价。2、流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指标分析流动比率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保障,流动比率越大通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注意问题①流动比率高不意味着短期偿债能力一定很强。②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只有和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知道这个比率是高还是低。■特点流动比率的缺点是该比率比较容易人为操纵,并且没有揭示流动资产的构成内容,只能大致反映流动资产整体的变现能力。3、速动比率■计算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①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款项;(2014年单选题)②非速动资产包括:存货、预付款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③速动资产主要剔除了存货,原因是: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部分存货可能已被抵押;存货成本和市价可能存在差异。■指标分析①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②由于通常认为存货占了流动资产的一半左右,因此剔除存货影响的速动比率至少是1。③速动比率过低,企业面临偿债风险;但速动比率过高,会因占用现金及应收账款过多而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④影响此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⑤使用该指标应考虑行业的差异性。如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企业其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是正常现象。4、现金比率■计算公式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含义①现金比率剔除了应收账款对偿债能力的影响,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资产作为偿债保障。②经验研究表明,0.2的现金比率就可以接受。③这一比率过高,企业过多资源占用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资产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①现金比率剔除了应收账款对偿债能力的影响,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资产作为偿债保障。②经验研究表明,0.2的现金比率就可以接受。③这一比率过高,企业过多资源占用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资产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能力。【2005年•单选题】如果流动负债小于流动资产,则期末以现金偿付一笔短期借款所导致的结果是()。A.营运资金减少B.营运资金增加C.流动比率降低D.流动比率提高【答案】D【解析】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分子、分母同时减少相同数时,流动资产减少的幅度小于流动负债减少的幅度,因而流动比率会提高;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在本题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动。(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指标分析①资产负债率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负债取得的,可以衡量企业清算时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②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业资产对负债的保障能力越高,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③从债权人的立场看,债务比率越低越好,企业偿债有保证,贷款不会有太大风险。④从股东的立场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率越大越好。⑤从经营者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较低表明财务风险较低,但同时也意味着可能没有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盈利能力也较低。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表明较大的财务风险和较高的盈利能力。只有当负债增加的收益能够涵盖其增加的风险时,经营者才能考虑借人负债。在风险和收益实现平衡条件下,是选择较高的负债水平还是较低的负债水平,取决于经营者的风险偏好等多种因素。■应注意问题①营业周期短的企业,资产周转速度快,可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②流动资产占的比率比较大的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③兴旺期间的企业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④当利率提高时,会加大企业负债的实际利率水平,增加企业的偿债压力,这时企业应降低资产负债率。2、产权比率■计算公式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指标分析①产权比率反映了由债务人提供的资本与所有者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了债权人资本受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②一般来说,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保障程度越高。③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时,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资金收益率,获得额外的利润,这时的产权比率可适当高些。④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⑤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一致,只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3、权益乘数■计算公式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指标分析①权益乘数表明股东每投入1元钱可实际拥有和控制的金额。②在企业存在负债的情况下,权益乘数大于1。③企业负债比例越高,权益乘数越大。④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是资产负债率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是常用的反映财务杠杆水平的指标。4、利息保障倍数■概念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全部利息费用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计算公式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全部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所得税)÷全部利息费用注:公式中的分母“全部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人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指标分析①利息保障倍数反映支付利息的利润来源(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之间的关系,该比率越高,长期偿债能力越强。②从长期看,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国际公认标准为3)。5、影响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①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或授信额度当企业存在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或授信额度时,可以提高企业偿债能力。②资产质量如果企业存在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会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③或有事项和承诺事项④经营租赁【2009年•判断题】负债比率越高,则权益乘数越低,财务风险越大。()【答案】×【解
本文标题: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知识点: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7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