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副市长在第二次安委会上的讲话
1XXX副市长在2008年市安委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4月22日)同志们:今天召开的市安委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主要是分析第一季度的安全生产形势,同时部署二季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的会议。刚才,市安委会副主任、市安监局XX局长通报了一季度全市安全生产的事故情况,并对事故特点进行了分析,特别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都赞成。下面结合二季度工作,我重点讲四个问题。一、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一年。全国“两会”已经胜利闭幕,年内还将举办“奥运会”、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在这一特殊时期,必须要保持各行各业的稳定发展和良好秩序,遏制重特大事故,预防一般事故。从一季度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整体情况看,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都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责任,强化监管,深化整治,保持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压力大。市委、市政府对今年的经济增长提出了明确要求,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550亿2元,同比增长43.6%;新开工建设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到70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个,这些都加大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几率,给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二季度开始,大项目建设将全面展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将进入高潮,人流、物流、信息流将高速运转,整个经济活动会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建筑、旅游、消防、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压力都在加大。二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难度大。当前,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经济主体逐渐多元化,一大批民营、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企业意识淡化,安全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安全主体责任难以落实,给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又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安全生产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大。三是各方面思想基础反差大。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期望值很高,另一方面,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差,“三违”现象严重,安全生产隐患久治不少,导致事故时有发生,企业安全生产素质与安全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四是安全监管的保障能力与监管任务差距大。全市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建筑等高危企业多、规模小、安全条件差、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监管任务繁重;而全市各级安监机构成立时间不长,一些基层安监部门,人员少、技术骨干短缺、经费不足、装备落后,全市安全监管队伍的现状与监管任务的要求差距较大。五是安全生产工作反复性大。近年来,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好转,但是不确定性因素多,3反复性大,特别是去年发生了一起一次死亡4人的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8”生产死亡事故,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看到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于好转,又要看到形势严峻、任重道远,认清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工作。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感情,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清醒把握本地、本行业、本系统的安全生产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二、坚持思想与行动的统一,扎实有效推进“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为了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要求,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2月29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对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按照市政府意见,市安委会于3月3日,制定印发了《XX市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方案》(X安委字[2008]2号),《方案》依据国务院和省政府两个通知精神,提出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职责分工、排查内容和实施步骤,对全市“隐患治理年”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在3月底前对这项工作做出具体部署,贯彻落实到基层。但从几次督查检查和信息调度情况看,工作中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4一是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干部职工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严重隐患,对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认识有差距,组织不得力,工作不认真,甚至个别企业做了表面文章,走了过场。二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仍有死角,一些监管监察部门对所属区域内企业底数不清,辖区范围内的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没有做到心中有数,也没有实行分级监管,分级监控。三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深度不够,有些单位和企业对隐患整改行动迟缓、标准不严,一些较大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治理,彻底消除。四是部分地区和单位对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设重视不够,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律性研究不深,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隐患治理年”活动能否广泛深入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成效,关键在思想认识、根本在抓好落实,务必要保证效果。为推动这项活动的有效开展,这次会议就是要对“隐患治理年”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一)深刻认识开展“隐患治理年”的重大意义。1、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重特大事故不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纠纷,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社会不稳定。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可以化解事故风险,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保持安全生产良好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这既是各级政府、各行业、各单位的主要职责,也是今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2、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今年一5季度,全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1.1%和51.4%。但从近期多次督查检查的反馈情况看,一些地方和单位安全生产状况仍不稳定,特别是一些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仍然很多。“三非”(非法建设、非法生产和非法经营)、“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犯劳动纪律)和“三超”(工矿企业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生产,交通运输单位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行)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隐患和问题不及时排除和有效解决,事故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因此,隐患排查治理仍然是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任务。事故源于隐患,根治一处隐患,就会减少一次事故机会。只有扎扎实实抓好隐患排查治理,才能掌握本地、本行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主动权,只有抓好隐患排查治理,才能真正做到预防为主,有效防止和降低各类事故的发生。3、开展隐患排查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内容。事故隐患是企业安全生产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外在表现。从一定意义上说,隐患多少客观反映了企业在安全投入、日常安全管理和企业法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际情况。凡是矛盾突出、问题严重、管理混乱的企业,必然是隐患严重,事故时有发生。排查治理隐患的过程,就是落实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责任及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过程,是强化安全管理,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按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要求,督促政府和企业加强安全基础工作,促使安全生产两个责任主体落实到位。4、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加强安全监管能力的有效措施。今6年的“隐患治理年”活动,国家、省和市都做了具体部署,覆盖范围广泛,涉及各个重点行业领域,虽然工作量很大,任务很艰巨,但是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区域、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更加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重点和薄弱环节,更加有力于突破性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点问题和棘手问题,促进安全生产治标、治本措施的落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更加稳定好转。通过开展声势浩大的隐患排查治理,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使群众的监督参与和社会广泛支持成为自觉行动,为开展安全监管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目标、任务和责任1、主要目标坚持把安全生产纳入法制轨道,引导企业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提高隐患排查的能力;积极推进“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在提高政府的监管水平和企业的管理水平上见效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确保不突破省政府下达的2008年伤亡事故控制指标,推进实现到2010年全市安全生产状况继续。2、主要任务在2007年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组织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促进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监督管理责任,不断强化安全监管工作;健全隐患排查7治理制度,建立隐患整治的长效机制,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高到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切实贯穿到安全管理之中,常抓不懈;进一步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和事故惩治力度,对一般事故隐患做到发现后立即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限期整改,并做到整改责任、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资金和应急预案“五落实”;严厉打击“三非”、“三违”和“三超”行为。3、职责分工(1)、金属和非金属矿山、治金、有色、石油、电力、烟草、化工、烟花爆竹由市安监局牵头负责;(2)、建筑施工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由市建设局牵头负责;(3)、民爆器材生产、储运企业由市公安局牵头负责;(4)、道路交通由市交通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牵头负责;(5)、水上交通由市交通局牵头负责;(6)、农机由市农业局牵头负责;(7)、水利由市水利牵头负责;(8)、商(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含水上浏览场所)、旅游景点、学校、医院、宾馆、饭店、网吧、公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由市公安消防支队牵头负责;(9)、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由市质监局牵头负责;(10)、易受暴风、洪水、暴雪、雷电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和场所,由各级政府牵头负责;8(11)、近年来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由事故调查处理部门牵头负责。(三)扎实有效推进“隐患治理年”的工作措施1、强化责任落实。在年初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鸿志市长亲自讲话,对“隐患治理年”工作做了具体部署。今天,我代表市政府再强调一次,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分管部门要全力抓落实。必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特别要全面落实各级政府行政首长和牵头部门负责人的责任,要认真学习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按照系统分工,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范围,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抓好此项工作。政府监察部门要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执法情况的监督,依法严肃查处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对隐患排查工作不力,隐患排查不清,隐患责任部门或个人玩忽职守、故意拖延、拒不整改的,要依法追究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2、启动企业自觉。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的成效如何,最终要体现在企业身上。要制定和落实强有力的措施,教育、引导和督促企业自觉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隐患排查的主体责任,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为依据,制定本企业隐患排查的内容、范围,按照“日查月清”的要求全面开展自查。要组织相关专家、发动9职工群众,全面开展隐患排查。一般隐患随查随治,重大隐患,要建立“五落实”工作机制,即落实措施、落实资金、落实期限、落实责任人、落实应急预案。要建立隐患治理销号制度。一般隐患的整改,由企业内部组织相关人员验收后销号;对重大隐患的整改,企业要报经当地安监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销号。对整改工作达不到“五落实”要求的,要再督促,整改不到位,不得销号。3、坚持专家治患。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重大隐患,企业
本文标题:副市长在第二次安委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9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