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训诂学主讲:储一鸣一什么是训诂、什么是训诂学1、什么是训诂“训、诂”前人有很多解说魏张揖:“诂者,古今之异言也:训者,谓有意义也。”唐孔颖达:“诂者,古也,古今之: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说文解字》言部:“训,说教也。从言,川声。”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伸之凡顺皆曰训。”“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孔颖达云:“诂者,古也。”黄侃云:“诂者,故也。”“诂”、“故”皆从“古”得声,而“诂”加“言”旁,“诂”当指古言古语,因而解释古言古语也称作“诂”,而这里的“诂”显然当是古代语言之意。其义偏重于“释故言”。综上可见: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换言之,将古代的话加以解释,使之明白可晓,谓之训诂。2、什么是训诂学训诂学是研究训诂规律的科学,是对训诂知识的理性认识,是训诂实践的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也可以这样说,如果说“训诂是对于语言——主要是古代语言——的解释”,那么,训诂学(就)是关于这种解释工作所应遵循的原则、方法、规律的理论,简言之,训诂学就是解释之学。通俗一点说:“训诂学是以古代书面语言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分析古代书面语言的矛盾障碍,总结前人的注疏经验,阐明训诂的体制和义例、方式、和方法、原则和运用,以便更好地指导训诂以及与此相关的古文教学、古籍整理、词典编纂等等工作。”3、训诂学的特征(1)系统性(2)独创性(3)实用性二、学习训诂学的必要性(1)它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献资料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2)从事文言文教学的需要三、学习方法(1)、注重基础(2)、注重理论(3)联系实际训诂的内容1、释词2、解句3、解释语法现象4、说明修辞手法5、发凡起例,注音,校勘及其他1、释词释词是训诂学的中心工作。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正文体即古代文献的正文之中对词语的解释。如:《礼记·乐记》:“声成文,谓之音。”《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二)传注体通常将见于注释中的训诂称为“传注体”又称“注疏体”。这种训诂体式以解释字、词、句为主,它成熟于西汉初年,以毛享的《诗故训传》为代表。注疏释义多灵活体,往往随文释义,如:《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注:“包曰:下,下车也。”《礼记·曲礼上》:“长者举未”,少者不敢饮。”孔颖达疏:“举,犹饮也。”《孟子·梁惠王上》:“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赵注:“征,取也。(三)专著体按:1、释词以专书的形式来解说词义的,通常称为“专著体”。如《尔雅》、《说文》等训诂专著。专著体的释词方式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一个一个的词语进行解释,如:《说文》等书;另一类是对一组词进行训释,如《尔雅》等书。(参见第七章训诂要籍简介)2、解句前人在训诂实践中认识到,仅仅解释词义,还不足以使人明白全句子的意思,所以,训诂学家又进一步阐明句意。例如:《诗经·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毛传仅云:“甘,厌也。”郑玄则进一步释句意:“原,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如人心嗜欲所贪口味不能绝也。我忧思以生首疾。”这样人们对这两句诗的意思才能全面理解。此外:2、解句训诂学家还常常对篇题或者章旨也予以说明。例如:赵歧《孟子·章句·离娄》:“离娄,古之明目者,盖以为黄帝时人也。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离珠即离娄也。能视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然必须规矩乃成方圆。犹《论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故以名篇。”3、解释语法现象为了解释清楚词义或者整个句子的含义,有时候,还必须借助于语法分析。在传注训诂中,通过说明语法现象来阐明词义,句意的体例很多,这里择要以介绍:辨析名词动用。如:《汉书·司马相如传》:“搏豺狼,手熊罴,足野羊。”颜师古曰:手言手击杀之。足谓蹴蹈而获之。”3、解释语法现象辩明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如:《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疏云:“故远方之人有不服者,则修文德,使远方人慕其德化而来。”“使远人慕其德化而来”,交代了“来”字的使动用法。《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疏云:“孟子言大禹与后稷皆当平治之时,急于为民,三过家门而不如其室,孔子以为贤,故尊贤之。颜渊当危乱世,不得其用,居之于隘陋之巷,但以一箪盛其食,一瓢盛其饮,时人皆不堪忍此之忧,颜渊独乐于道而不改此忧。孔子亦以为贵。”3、解释语法现象说明特殊词序古代汉语中,还有一些词序与后世的词序不同,因而也成为理解句意的障碍,训诂学家也往往对这些“特殊词序”予以说明。比如:《诗经·邶风·谷风》:“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孔颖达疏:“不我能慉,当倒之,云‘不能慉我’。”3、解释语法现象说明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十分常见,如果搞不清楚其省略的成分,则势必影响对句意的理解。因此,俞越在其《古书疑义举例》一书中,专将“省略“列入古人的行文行列。如:《尚书·禹贡》:“荆、歧既旅,终南,惇,至于鸟鼠。”这几句话是说荆条山、歧山二山“治功毕”之后,又依次为终南山、惇物山和鸟鼠山。只不过它的谓语“既旅”承上文而省略。因此,孔颖达特予申明:“三山空举山名,不言治意。蒙上‘既旅’之文也。”3、解释语法现象辨明偏义复词古人行文常常因为两字义类相关而牵连使用,这就是今人所谓的“偏义复词”。如:“《后汉书·何进传》;“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成败”,连用,义偏于“败”。又如:《礼记·杂记》:“为妻,父母在,不杖不稽颡。”正义曰:“按《丧服》云:‘大夫为适妇,为丧主。’父为已妇之主,故妇不敢为妇杖;若父没母在,不为适妇之主,所以母在不杖者,以父母尊同,因父而连言语母。”四、说明修辞手法训诂学家还对修辞现象加以研究和说明。特别是古典诗词。下面仅举数加以说明:比、兴、赋是《诗经》中的基本表现手法。训诂学家对于这一现象往往加以注明。如:《诗经·郑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毛传:“兴也。”;《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倾筐。”毛传:“忧者之兴也。”四、说明修辞手法代称是修辞的常用手法之一,如苏东坡《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以“婵娟”代月,如果不明代称之意,仅据字面解释诗词,则势必沦为皮相之论。故而训诂学家对这种手法,也多加注明。如:《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兮,如三秋也。”俞樾云:“三秋”即三岁也。”四、说明修辞手法比喻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时候,训诂学家对某些比喻义也也往往加以说明.如:蔡邕《陈太丘碑文》“於皇先生,抱宝怀珍。”吕向注:“宝,珍,喻道德也。”四、说明修辞手法忌讳是古人的习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为求避忌,就必须讲究修辞方式而委婉言之。对于这些避忌现象训诂学家也很有加以说明的必要。如:《战国策·秦策》:“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与朝生。”高注:“山陵,喻尊高也。崩,死也。”四、说明修辞手法互文见义是古人常用的修辞手法,由于他具有“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的特点因而也常常容易使后世读者误解。所以,训诂学家也多注明。如:《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服虔云:“入言公,出言姜。明惧出入互见。”王昌龄《从军行》:“秦时明月汉时关”。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明月属秦,关属汉,互文也。”五、发凡起例,注音,校勘及其他“发凡起例”即通常所说的揭示一部书的体制和通例。搞清楚一部书的体制和通例,对人们阅读全书有很重要的引导、启发作用,所以训诂学家们非常注重这一工作。前人发凡起例,有的是结合疏注一起说明的,有的则在序或跋中予以说明,也有的直接写明“凡例”。例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一书,就是在注文中对许《说文解字》一书体例做了许多说明,据吕景先先生《说文段注指例》一书所综,便有十八条。如:卷一:“元,始也。从一,兀声。”段玉裁注:“凡从某,某声音,谓于六书为形声也。凡文字有义有形有声。《尔雅》以下,义书也;《声类》以下音书也;《说文》形书也。凡篆一字,先训其义,若始也,颠也是;次释其形,若从某,某声是;次释其音,若某声及读若某是。和三者以完一篆,故曰形书也。”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一书,则在“序言”中交代了全书的通例。五、发凡起例,注音,校勘及其他在格律诗中,注音还直接关系到诗作是否合律的问题。因此,注诗者对此尤为重视,往往要注明字的音义关系。如:《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贵贱惧物役,从公难重过。”《杜诗详注》:“重,义从平声,读依去声。”《泰州杂诗二十首》其四:“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杜诗详注》:“殷,义从上声,读依平声。”五、发凡起例,注音,校勘及其他校勘之所以成为训诂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因为古书屡经传抄刊刻,错简、讹字、脱文、衍文、倒文等情况甚多,不校正这些错误,文章则捍格难明。“校勘已审,然后本子可读”,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训诂学的功用训诂学的功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指导古文研究与教学(一)训诂学可以指导我们确认古代词语的正确含义。举3例:1、《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㈠二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对于“少益”,有的注解说:“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册一页126)训诂学的功用2、《冯谖客盂尝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有的注解说:“存,存在,逭裹指生活。”(《古代汉语》修订本册一页99)按:无论训存为存在,还是生活,都显得生硬。存字在此应训为养,不能自存即是不能自养,也即是不能自己养活自己。存字占有养义,如:《春秋繁露.治水五行》:“土用事,则养长老,存幼孤,矜寡独,施恩泽。”训诂学的功用3、白居易《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乎生不得意。”有的注解说:“声声思,一声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十三校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页375)按:是以情思释思字。未为确诂。思字古有忧、悲、哀、愁之义,声声思即是声声悲、声声哀。《诗经.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卷一九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云:”思,悲也。”训诂学的功用(二)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裁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例如:1、〈〈史记.项羽本纪〉〉:“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虏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人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束,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按:训诂学的功用“微闻”二字,有的注为“略略听到”(王利器等选注《史记选注》页83,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此处为顾学颉注),有的则注为“暗中听到”(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注《两汉文学史参考数据》页105),哪一种说法对呢?这是要有训诂知识纔能作出裁断的。我们说后一种注解对。训诂学的功用首先,从文章本身来看,后面的微闻与前面的窃言相呼应,窃言就是私下裹议论,微闻就是暗中偷听。其次,训微为暗中,有训诂上的根据。《尔雅.释诂》:“隐、匿,微也。”是微有隐匿之义,隐匿与暗中义相通。训诂学的功用(三)在遇到课本或选本中当注而未注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独立的研究.从而求得正确的答案,以弥补课本或遗本在注释方面的不足。例如:1、《隆中对》:“将军既帝室之冑,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其中“保其岩阻”训诂学的功用一句,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注云:“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这裹只注了岩阻,而未注保字,大概
本文标题:训诂学讲稿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02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