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药理学(Pharmacology)
药理学(Pharmacology)授课对象:03级口腔医学专业授课学时:38学时授课教师:刘蕾授课内容:祥见各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drug)与机体二者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一门科学,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课。应着重学习和掌握本科的基本理论,尤其是一些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禁忌症等应重点掌握,为今后指导临床的科学用药。2.另外,要掌握药物间的隔不久相互作用及配伍情况,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的联合用药。3.要求在学习时要纵横联系相关的基础知识。教学大纲要求:详见各章教学进程:详见后教学方法:药理学的教学是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两种方式进行的,采取讲授、实验、演示等方法,配合电视教学,以保证达到教学目的要求。教学教材与参考书:教材:药理学第六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药理学第五版金有豫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医用药理学第三版杨藻宸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理学第五版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授课时间2005年8月22日第1次课教案完成时间2005年7月20日课程名称:药理学年级:2003专业、层次:口腔医学本科学时:2理论课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考核形式:考试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教材中1页~26页)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教材:药理学第六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药理学第五版金有豫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医用药理学第三版杨藻宸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1)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目的。(2)药动学的主要内容及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2.了解(1)药理学在医学和药学中的地位、药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药理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向、新药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过程以及药理研究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2)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药物的体内过程、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1)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药物、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的概念,药理学在医学和药学中的地位,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目的,药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2)药理学的发展简史:药物学阶段、现代药理学阶段、药理学的发展趋向。(3)新药开发与研究:新药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过程、药理研究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监测。(4)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药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药物的代谢药物代谢及其意义、药物代谢的反应、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药酶的诱导和抑制。药物的排泄排泄的主要器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肝肠循环、药物的消除。(5)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概念: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意义,给药途径与药-时曲线,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一级动力学、消除半衰期、零级动力学、清除率,稳态血药浓度(坪浓度)及其与用药剂量、给药间隔时间的关系。教学方法和教具:药理学的教学是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两种方式进行的,采取讲授、实验、演示等方法,配合电视教学,以保证达到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基本概念:药物、药动学、药效学(2)药动学的主要内容及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难点:(1)理解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及性质(2)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意义、药-时曲线讲稿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药物(drug)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在理论上说,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范畴,也包括避孕药及保健药。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要为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在公元一世纪前后我国的《神农本草经》及埃及的《埃伯斯医药籍》(Ebers’Papyrus)等。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在药物发展史上有巨大贡献,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插图1160帧,药方11000余条,是现今研究中药的必读书籍,在国际上有七种文字译本流传。药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应从德国R.Buchheim(1820-1879)算起,他建立了第一个药理实验室,写出第一本药理教科书,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药理学教授。其学生O.Schmiedeberg(1838-1921)继续发展了实验药理学,开始研究药物的作用部位,被称为器官药理学。三、新药开发与研究新药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三步,即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监测。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为药动学,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一节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1.滤过(filtration):药物分子借助于流体静压或渗透压随体液细胞膜的水性信道由细胞膜的一侧到达另一侧称为滤过,为被动转运方式。2.简单扩散(simpiediffusion):非极性药物分子以其所具有的脂溶性溶解于细胞膜的脂质层,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称简单扩散,也是一种被动转运方式。3.载体转运(carrier-mediatedtransport)分为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二、影响药物通透细胞膜的因素膜两侧药物浓度差;膜面积;药物分子的通;透系数和细胞膜的厚度。第二节药物体内过程一、吸收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是指药物自体外或给药部位经过细胞组成的屏蔽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离子障(iontrapping)分子状态药物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离子状态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层,这种现象离子障。即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就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给药途径1.口服给药口服(peros)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首关消除(firstpasselimination)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减少进入体循环量,叫做首关消除。多数药物口服虽然方便有效,但其缺点是吸收较慢,欠完全,不适用于在胃肠破坏的,对胃刺激大的,首关消除多的药物,也不适用于昏迷及婴儿等不能口服的病人。2.注射给药3.吸入4.经皮(transdermal)给药5.舌下给药二、分布分布(distribution)吸收的药物通过循环迅速向全身组织输送,首先向血流量大的器官分布,然后向血流量小的组织转移,这种现象称为再分布(redistribution),如硫喷妥先在血流量大的脑中发挥麻醉效应,然后向脂肪等组织转移,效应很快消失。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是由血-脑、血-脑脊液及脑脊液-脑三种屏障的总称,实际上能阻碍药物穿透的主要是前二者。胎盘屏障(placentabarrier)是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由于母亲与胎儿间交换营养成分与代谢废物的需要,其通透性与一般毛细管无显著差别,只是到达胎盘的母体血流量少,进入胎儿循环慢一些罢了。三、代谢体内药物主要在肝脏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而失去药理活性,并转化为极性高的水溶性代谢物而利于排出体外。生物转化与排泄统称为消除(elimination)。肝脏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故又简称肝药酶,现已分离出70余种。四、排泄排泄(excretion)药物在体内最后的过程是排泄,肾脏是主要排泄器官。碱化尿液使酸性药物在尿中离子化,酸化尿液使碱性药物在尿中离子化,利用离子障原理阻止药物再吸收,加速其排泄,这是药物中毒常用的解毒方法。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circulation)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被重吸收,称为肝肠循环。第四节药物消除动力学一、一级消除动力学可见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半衰期与C高低无关,是恒定值。二、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即体内药物消除速度与初始浓度无关。第五节体内药物的药量-时间关系临床治疗常需连续给药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在一级动力学药物中,开始恒速给药时药物吸收快于药物消除,体内药物蓄积。按计算约需5个t1/2达到血药稳态浓度。除了少数t1/2特长或特短的药物,或零级动力学药物外,一般可采用每一个半衰期给于半个有效量(halfdoseathalflifeinterval)并将首次剂量加倍是有效、安全第六节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一、消除半衰期(eliminationhalf-lifetime)血药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称为消除半衰期。二、清除率(plasmaclearance,Cl)即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被消除干净。三、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volumeofdistribution,Vd)Vd是指静脉注射一定量(A)药物待分布平衡后,按测得的血浆浓度计算该药应占有的血浆容积。四、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生物利用度。即:生物利用度=A/D×100%,A为体内药物总量,D为用药剂量。课后习题:名词解释: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消除半衰期(eliminationhalf-lifetime)清除率(plasmaclearance,Cl)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volumeofdistribution,Vd)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授课时间2005年8月25日第2次课教案完成时间2005年7月20日课程名称:药理学年级:2003专业、层次:口腔医学本科学时:2理论课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考核形式:考试授课题目(章节)第三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教材中28页~44页)教材:药理学第六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药理学第五版金有豫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医用药理学第三版杨藻宸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理学第五版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1)药效学的主要内容,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和两重性,药物作用机制,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2)合理用药的原则。2.了解(1)受体学说(2)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1)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性质和方式,药物作用和药理效应,药物作用的类型。药物作用的方式。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的两重性。(2)受体理论:受体的基本概念、受体的特性、受体类型和受体调节、受体学说。(3)药效学概述:作用于受体的药物、激动剂和部分激动剂、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药物作用机制、非特异性与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作用和信号转导。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4)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功能和病理状态的影响。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高敏性与耐受性,特异质。种属差异。(5)药物方面的影响:剂量和剂型的影响。给药途径和反复用药的影响,昼夜节律变化,耐受性与快速耐受性、交叉耐受性,抗药性或耐药性,药物依赖性。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教学方法和教具:药理学的教学是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两种方式进行的,采取讲授、实验、演示等方法,配合电视教学,以保证达到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药效学的主要内容,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和两重性,药物作用机制,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2)合理用药的原则。难点:(1)受体学说。(2)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讲稿第三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1.药物作用(drugaction)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
本文标题:药理学(Pharmacology)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