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五册国学目录•第一单元孝敬•第一课孝为根本•第二课无违为孝•第二单元•第三课克已复礼•第四课仁以为已任•第五课推已及人•第六课不违仁•第三单元•第七课课忠•第八课课信•第九课课宽•第十课课恕第四单元君子第十一课安贫乐道第十二课坚贞刚毅第十三课君子风范第十四课君子与小人第五单元交友第十五课四海之内皆兄弟第十六课乐多贤友第一单元孝敬世间所有的父母,自从听到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就开始了无怨无悔的劳碌,从年轻力壮,直到垂垂老矣。看着父母日渐老去的容颜,我们心灵深处顺从父母、尊敬父母、奉养父母的情感,被不断地激发出来——这就是孝。孝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可宝贵的财富之一。第一课孝为根本•经典诵读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日积月累百里负米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对父母十分孝顺。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次,他听说百里之外的米很便宜,就跑去买了背回来,做给父母吃,自己却还是用野菜充饥。父母死后,子路做了大官。每当吃着丰盛的饭菜,他总是慨叹说:“现在父母去世了,我想再为父母去背米,已经是不可能了!”是啊,人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呀!•诗歌赏读京师得家书明.袁凯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经典诵读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日积月累古代的丧礼鲁昭公的母亲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他就让大臣准备弓箭、马匹,要外出打猎。为母亲送葬时,他的脸上也没胡表现出哀伤的神情。看到这种情形,有人说:“鲁国必将越来越衰弱!”原来,在古代,如果父母去世,子女要遵照一定的礼仪送终守孝,比如面容悲戚,不听音乐,不喝酒,不吃肉,不住好的房屋,夫妻分开居住等。鲁昭公安葬母亲不遵循礼仪,鲁国的大臣们也不劝谏,百姓也不反对,这说明鲁国的礼制已经不起作用了,人心已经涣散了,所以鲁国一定会越来越衰弱。•诗歌赏读饮后戏示弟子唐.白居易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孝敬不在他,在兹而已矣。第二单元仁爱“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着孔子对人的理解与尊重。所谓“仁”,就是尊重人,关心人,体贴人,呵护人。仁爱如同普照大地的阳光、滋养万物的雨露,为我们的世界带来了美好与和谐。但愿“仁”的种子能够播撒人间,无处不在。第三课克己复礼•经典诵读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日积月累杜甫劝吴郎杜甫是个大文豪,还是一个忧国忧民、心地善良的人。他的草堂前有几棵枣树,隔壁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他从不干涉。后来,他把草堂让给了吴郎。不料,吴郎一来,就在草堂周围插上了篱笆,防备那位妇人来打枣。杜甫知道后,便写了一首诗,劝告吴郎说:那位妇人无依无靠,要不是穷得万般无奈,是不会来打枣的。她打枣的时候肯定心怀恐惧,所以不但不应该干涉,还应该表现得亲善些,让她安心啊!诗歌赏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第四课仁以为己任经典诵读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曾子曰: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日积月累子产惠人一个寒冷的冬天,郑国大夫子产乘车去郊外。路上,他看见几个农夫在寒风中行走,冻得瑟瑟发抖,就让车夫把他们送回了家。还有一次,子产外出巡视,看见河上没有桥,人们都艰难地蹚着水过河。子产便车夫把车子拉到河中当桥,让人们从车上通过。子产当政的时候,十分爱护百姓。他去世后,老百姓十分感激他的仁爱,都非常怀念他。诗歌赏读赠萧瑀(唐)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第五课推己及人经典诵读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日积月累晏子谏景公一年冬天,大雪下了好几天还没有停。齐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大衣,坐在宫殿的台阶上赏雪。这时,晏子正好进宫来拜见景公。景公说:“真奇怪啊!大雪一连下了几天,天气竟然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君王,吃饱的时候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有人在受寒,安逸的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苦。现在,君王似乎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景公说:“你说得对!我确实没有想到百姓的疾苦。”于是,他下令拿出很多衣物和粮食,发给饥寒交迫的百姓。诗歌赏读伤田家唐.聂夷中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第六课不违仁经典诵读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日积月累求生害仁楚国灭掉陈国,毁坏了陈国都城的西门,又命令投降的人重修城门。子贡为孔子驾车,经过这里。他看到孔子并没有停车的意思,感到很奇怪,就问道:“按照礼制,经过三个人面前,必须下车行礼;经过两个人面前,必须伏轼致敬。现在,经过这么多人面前,您怎么不表示敬意呢?”孔子回答说:“求生害仁,不是君子所为。国家灭亡了,而浑然不知,是不智;知道国家灭亡,而不奋起抗争,是不忠;接受国家灭亡,而不死战,是不勇。修筑城门的人虽然众多,但都是不智、不忠、不勇的人,我为什么要尊敬他们呢?”诗歌赏读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节选)清.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第三单元修身海洋接纳江河,就有了辽阔与豪迈;大地包容万物,就有了宽广与厚实。做人,也要有这样的气量和涵养:以“诚”相待,以“信”相许,以“宽”相守,以“恕”相敬。如果能做到这些,你就会把幸福和快乐带给他人,你也会因此得到幸福和快乐。第七课忠经典诵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季康子曰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日积月累精忠报国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从小勤奋好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参军前,母亲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他英勇善战,率领“岳家军”先后与南侵的金兵交锋,均获全胜,使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然而,胜利在望之际,宋高宗和奸臣秦桧,害怕日益壮大的抗金力量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转而向金军求和。宋高宗在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退兵。岳飞只好挥泪班师。后来,他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岳飞壮志难酬,但“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却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颂。诗歌赏读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第八课信经典诵读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yue,,其何以行之哉?”《为政》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张》日积月累鸡黍之约东汉的范式是山阳人,张劭是汝南人。他们年轻时同在太学读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毕业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的今天,我到汝南去探望你。”过了两年,相会的日子快要到了,张劭杀鸡煮黍,准备接待范式。邻居见了,对张劭说:“山阳离我们汝南有上千里地呢,他怎么会赶来呢?况且是两年前的一句话,你又怎么可以当真呢?”张劭说:“范式是个守信用的君子,他一定不会失约的!”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信守承诺,风尘仆仆前来拜访,让张家人感慨不已。诗歌赏读中和乐九章(节选)唐.卢照邻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餐白玉兮饮琼芳,心思荃兮路且长。第九课宽经典诵读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公冶长》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日积月累负荆请罪战国时期,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而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他。蔺相如得知后,就有意躲着廉颇,避免发生冲突。别人以为他畏惧廉颇,廉颇也很得意。可是,蔺相如却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在国家面临危难时,我怎么能计较个人得失呢?”这话传到廉颇耳朵里,他感到十分羞愧。于是光着上身,背负荆条,来到蔺相如家请罪,说:“想不到您这样宽宏大量!”从此以后,两人结为刎颈之交,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诗歌赏读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第十课恕经典诵读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公冶长》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日积月累的卢马古人将从额头到嘴边都是白色的马,叫“的卢马”,认为这样的马是凶马,骑的人会有危险。庾亮是东晋时的大将军。一次,他驾车出行,有人拦住他说:“将军,您的马中有匹的卢马啊。”旁边的人都劝说道:“将军,赶紧把这匹马卖了吧,不然会对您不利呀!”庾亮却摆着手说:“卖给别人,那不就害了别人吗?怎么可以因为对自己不利,就把凶险转到别人身上呢?”诗歌赏读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第四单元子君几千年来,历史上有许多品格高尚的人。他们生活清贫,却怡然自乐;身处逆境,却不改节操。他们重义守信、心胸坦荡,他们谦逊自省、谨言慎行……他们是传统道德的践行者,是传统文化的守护人。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君子”第十一课安贫乐道经典诵读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日积月累原宪安贫原宪住在一个十分破旧的草屋里,屋子刮风时透风,下雨时漏雨。可是,原宪却毫不在意,照样读书,还经常弹琴唱歌。有一次,在卫国当官的子贡来看他。子贡身穿锦衣,骑着大马,好不威风。原宪听说老同学来了,赶忙将帽子正了正,衣襟拽了拽,还临时找了双鞋穿上。可是,帽子戴正了,帽绳却断了;衣襟拽直了,手臂却露出来了;鞋是穿上了,脚后跟却还在外面。子贡一看到原宪这个模样,便问:“难道你生病了吗?”原宪回答说:“我只是贫穷,不是有病。没有钱是贫穷,学了知识却不能实行,才是有病。”子贡听
本文标题: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4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