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语文部编版4年级重点知识汇总小四语文第4讲:写景散文赏析(教师版)
第4讲写景散文赏析怎样读懂写景散文写景,也就是描绘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1、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我们所学过的描绘景物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看见的景物,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类是描写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风、雨、雷、雪、雾等),如《火烧云》、《第一场雪》;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风景,如《鸟的天堂》、《镜泊湖奇观》。如果我们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2、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理清作者的描写顺序,对于把握文章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顺序:①按空间顺序写。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如《黄果树听瀑》就是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②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出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写的。③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即描写不同时间景物的变化。如《火烧云》一文是按照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这一段时间里火烧云从形状到颜色的千变万化的情况写的。④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3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3、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三种:一是总——分结构。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如《桂林山水》就是现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分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又总起来说桂林山水。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中一般都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变了,如《七月的天山》第二自然段开头“进入天山……”第三自然段开头“再往里走……”第四自然段开头“走进天山深处……”或者是观察点移动,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林海》的第5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安”。三是按时间的推移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如《观潮》一文就是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过之后的顺序安排材料。4、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重点:1.能找出写景文章的景物特点。2.能明确写景散文的抒情方式。难点:1.能分析作者在写景文中的情感。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3题。银杏树①在我们楼前,有一棵靠银杏树。它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巨人。它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谁也算不出它的确切年龄。②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已长到三层楼顶那么高了。假如把大地比做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将要射向蓝天的长箭。它耸立在一排水杉的前面,暴风雨来了,它用那粗壮的身子保护着杉树。任凭风刮雷劈,毫不动摇。③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互相靠拢,像经过人工修剪似的,又像一个巨人高举着千百条铁的臂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④春天,枝上萌出嫩芽,闪着黄绿的眉眼。微风拂过,眨眼似的,多像少女那充满活力的妩媚的眼睛。夏天,叶子长成小扇子的摸样,绿得似乎碰就会滴下油来。到秋天,叶子变黄了,一阵风过,摇下一树金片。抬头仰望,就像大地举起一支饱蘸黄色油彩的大笔,要为蓝色天空添一幅美丽的画图。秋天吹得更紧了,片片黄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冬天,落在地面的叶子渐渐地被尘土掩埋,慢慢地化成肥料融进大地,为来年新叶生长提供养料。⑤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黄澄澄。它隐藏在稠密的叶子里面,不易发觉,并不像苹果、桃子那样高高地悬挂在枝头,炫耀自己。⑥啊,银杏树,你高大的形象,给人们奋发的力量;你那闪光的品德,给人以深深的启迪。银杏树,我赞美你!1.全文抓住了银杏树的、、、来记叙的。解析:通过阅读,我们知道本文的写作顺序是总——分——总。第一段总写银杏树的特点是高大挺拔,中间四个段落分别以银杏树的树干、树枝、树叶和果实为对象进行描写的,最后一段对银杏树整体抒发感情。所以根据题目要求可知需要填写的是本文中描写的银杏树各部分的名称。答案:树干树枝树叶果实2.你认为本文对银杏树抒发的情感是直接抒情呢,还是间接抒情呢?请说明理由。解析:直接抒情也称为“直接胸臆”,是作者不借用其他方式而直接倾吐对人对事物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感情。它毫不掩饰,“我口写我心”。由最后一段可以看出对银杏树使用的是第二人称“你”,应该属于直接抒情。答案: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为“直接胸臆”,是作者不借用其他方式而直接倾吐对人对事物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感情。由最后一段可以看出对银杏树使用的是第二人称“你”,应该属于直接抒情。3.银杏树的“闪光的品德”是什么?解析:写景的目的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写暴风雨来临时银杏树用自己“粗壮的身子保护杉树,任凭风刮雷劈,毫不动摇”表现了坚忍不拔的品德;在第五自然段写银杏树的果实“隐藏在稠密的叶子里面”“并不炫耀自己”表现了不骄傲自大的品德。答案:坚韧挺拔却不骄傲自大的美好品德。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3题。秋天的香山公园①秋天的香山公园,以它独特的美迎接着众多的游人。②走进公园大门,放眼望去,峰峦重叠,挺拔壮观。山上长满了各种树木,枝叶浓密,人走进去,便淹没在其中了。③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红叶。近看红叶的形状不一,有长圆、扁圆、扇形,还有三角形的。远看,山坡上树树交错,叶叶相连,层层叠叠相互辉映,映红了半边天空。在大片大片的鲜红中央杂着深黄色、褐色……就像千万只彩蝶上下飞舞,真是姿态万千,绚丽多彩。一阵爽人的秋风吹过,传来柔和的“沙沙”声,枝摇叶摆,像是在向游人频频招手。④人们不由赞叹:“多美呀!香山的红叶。”⑤香山公园里潺潺的流水也很动人。小路旁,石缝里,溪水愉快地流淌着。阳光洒在水面上,闪着耀眼的光芒。有时,溪水聚在几块碎石中间,静静地躺着,小鱼儿在你追我赶地嬉戏。⑥再看,路旁的花坛里,花儿展开笑脸,争芳斗艳。一串红连成片,鸡冠顶起了花冠。那品种繁多的菊花,伸开了卷曲的花瓣;没有开放的花瓣紧缩着,像一个个彩球。不管是什么花,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⑦美丽的香山公园,使游人流连忘返。1.读第3自然段,作者是从、、三方面描写红叶的。解析:第3自然段共有五句话,第一句引出红叶,第二句围绕红叶的形状来写,第三句和第四句围绕红叶的颜色来写,第五句围绕红叶被秋风吹过的声音来写。答案:形状、颜色、声音2.第6自然段,写了、、三种花,是从、、三方面介绍的。解析:第6段共4句话,中间两句写了3种花的名字及其特点。“连成片”是指面积大,“顶起了花冠”是指形状特别,“伸开了卷曲的花瓣;没有开放的花瓣紧缩着,像一个个彩球”是指开放状态不一。答案:一串红、鸡冠花、菊花、面积、形状、状态3.这篇短文中,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种景物:,表现了作者。解析:本文第2-6段分别围绕树木、红叶、流水和花坛进行叙述。本文开篇写秋天的香山公园有“独特的美”,末段又写“美丽的香山公园,使游人流连忘返”表明作者对秋天的香山公园十分喜爱。答案:树木、红叶、流水、花坛,喜爱秋天的香山公园的思想感情。A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3题。漓江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1.短文按_______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2.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对漓江的情感是。答案:1.一年四季的时间2.生机勃勃热闹非凡丰硕诱人纯洁安静3.喜爱和赞美B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3题。家乡的小河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倒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奚奚簌素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更清。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1.短文按_______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家乡的小河。2.家乡的小河一天不同时间的景色各有特点,作者对他们的评价稍有不同,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早晨:中午:傍晚:晚上:3.判断,对的在()里打“√”(1)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喜爱。()(2)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3)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结构来写的。()(5)短文是按先具体写再概括写的结构来写的。()(6)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最后概括写的概括来写的。()答案:1.时间2.迷人、活泼、可爱、静3.(3)√(6)√C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3题。三月桃花水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边疆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的情景。(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的写法,写出了。2.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部编版4年级重点知识汇总小四语文第4讲:写景散文赏析(教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7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