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良好的习惯养成一、充分认识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好习惯让人受益终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是同学们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同学们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保证。3—12岁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加强同学们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同学们形成自觉主动、稳定持久的学习方式,促进同学们全面健康发展。我们要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一生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二、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基本要求(一)学习习惯(二)行为习惯※课前1.认真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中高年级要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要了解教材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或记入预习笔记。2.课前准备的习惯上课二分钟前,应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课本、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安静坐好,小憩收心,准备上课。课上3.良好的“三姿”习惯①坐姿(听课姿势):小学生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听讲时应该挺胸直腰坐好,两眼平视前方。②写字姿势: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1寸左右处。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③读书姿势:读书时眼离书本约一尺左右。①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注意力集中1、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语言简练、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2、站立3、养成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4、展示出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②规范答题的习惯。在学生课堂板演以及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要规范要求,不放松任何细节,加强讲评,及时纠正。认真审题、思考,语言表达力求规范、严密,运算要仔细。③认真书写的习惯。从小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要认真仔细,规范整洁,字迹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号要规范,格式要美观。正确使用书写用笔,小学1-2年级用铅笔,不能用自动笔;3-6年级用钢笔,不能用圆珠笔和中性笔。④听课记笔记的习惯。做好课堂笔记,笔记的内容主要记录重难点、知识要点、课本以外老师补充的知识点、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过程、解题思路和解题注意点,并把自己在课堂上没听懂、没理解的内容用着重号标明,以便课后有重点地复习。⑤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勤于使用各种工具书,根据需要搜集有关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⑥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拖拖拉拉、动作缓慢的现象。课堂上要做到提高效率,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5.课堂思维习惯在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之后,随着年级的升高,在课堂上积极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敢于质疑、相互合作①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②与人合作的习惯。课堂上,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③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养成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想问、敢问、好问、会问。课后6.认真“做作业”的习惯①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书写工整规范,并请家长配合检查督促。②作业独立完成。做作业时不能抄袭他人作业,更不能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要求作业认真,独立完成后再做其他事情。③要有“钻研精神”。碰到难题时,不能退缩,要积极动脑思考,在确实做不出来时,再请教他人或者家长。④做作业时,应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7.自查、自改的习惯自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时检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获,问题何在,以便及时订正错误。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作业、做练习,都要“回头看”,养成认真检查、及时订正的好习惯8.及时复习的习惯要学会每天晚上把当天的功课进行回顾,周六、周日把本周学习内容进行小结,一段时间集中搞一下复习。要善于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网络9.课外阅读的习惯“经典诵读”活动,从小喜欢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进一步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批注、写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10.爱惜和及时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学习用品用完后,要及时整理,摆放到原来的位置。学习用品应该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要爱惜学习用品,不毁坏、浪费学习用品,不喜新厌旧。(二)行为习惯1.举止文明的习惯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举止文明的习惯①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②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③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④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⑤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⑥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⑦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⑧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彩。2.诚实守信的习惯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①诚实守信,说到做到。②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③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拾到东西,主动归还失主。3.尊重他人的习惯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①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②专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其他的事。③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别人把话说完。④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未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4.守时惜时的习惯要让孩子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①按时作息,有时间观念。②放学后及时回家,不在马路上逗溜玩耍。③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事不拖拉,当天事当天完成。5.懂得感恩的习惯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①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②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③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6.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①爱惜学习用品。②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③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④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7.遵守秩序的习惯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①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②放学排好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马路走斑马线,注意避让车辆。③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购物、上车等自觉排队,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8.勤于动手的习惯自己动手可以提高自理自立能力。①自己整理学习、生活用品。②做好自己能做的家务劳动和自己处理力所能及的生活事务。9.锻炼身体的习惯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还能磨炼人的意志。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②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10.讲究卫生的习惯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①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洗漱。②饭前便后要洗手。③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④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⑤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⑥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三、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具体措施1.抓住关键期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良好的习惯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不能一朝一夕养成,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使良好的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在小学低年级,要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标准“三姿”,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和基本的行为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知识能力的不断发展,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就要在简单学习习惯和基本行为习惯的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习惯。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多次反复的实践,要以训练为主,然后配合言教法、身教法、名人故事启迪法等其他多种方法。小学生自制力差,一些良好习惯易形成,也易消退,所以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要加强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习惯是在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树立一些贴近学习生活的榜样,对习惯的养成是有益处的。5.协调发展,整体提高。良好习惯源于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整体提高。6.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仅仅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所有的任课老师、家长、同学都有责任。要注意各学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要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各种教育力量要协调一致,不同的阶段要前后一致。在学校内班级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必须一致,在班级内班主任的要求和任课教师的要求必须一致,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要求必须一致,家庭的要求要与学校的要求相一致。每年的三月与九月定为“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集中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本文标题:学生行为养成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7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