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备考复习
期末备考实验探究专题识图分析专题实验探究专题期末备考探究一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1.生物小组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并获取了实验数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D热点考向各动物类群的共同特征。图SY-1次数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时间2分37秒1分46秒54秒A.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多B.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会减少C.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来越强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2.为了研究小白鼠的学习能力,有人利用迷宫设计了如下实验:【提出问题】①小白鼠走迷宫是否属于学习行为?②彩纸做标志是否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制订实施计划】①设计如图SY-2所示的迷宫。②将小白鼠分组并编号,实验组正确路口放置彩纸,对照组不放彩纸。③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点,并记录其到达食物的时间。④把数据记入表格(单位:秒)。期末备考期末备考组别编号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实验组694343122517874949584641533939153214对照组923232381319604141376633631919133012(2)说说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使实验数据更为可信,须对本实验进行改进,说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期末备考增加实验的小白鼠数目为了得出问题②“彩纸做标志是否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的结论根据上述信息回答:(1)若要得出问题①“小白鼠走迷宫是否属于学习行为”的结论,可将________(填“同一”或“不同”)小白________(填“同一”或“不同”)次数的计时数据进行比较。同一不同(4)有人对“小白鼠走迷宫”产生了以下几个看法:A.小白鼠把彩纸当作“路标”,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B.不同小白鼠通过迷宫花费的时间不同,说明遗传物质会影响学习行为C.小白鼠的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的D.小白鼠一旦学会走迷宫,终生不忘记该迷宫的通过路线根据实验分析,哪些观点能够成立?_______(填相关字母)。期末备考B、C探究二蚂蚁的通讯1.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1)实验方法与步骤: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________,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期末备考同一蚁穴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搭成的“桥”连接起来,使蚂蚁只能通过“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_________,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的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期末备考什么都不放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2)实验结果: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⑤:蚂蚁的行动___________________。爬向没有食物的A岛失去具体目标,无所适从期末备考(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__________进行通讯。(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味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或其他合理答案)期末备考2.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每个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和工蚁。蚁后的主要职能是产卵、繁殖后代;雄蚁的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能是筑巢、觅食、护卵、饲喂幼蚁、保卫等。根据动物的行为特点,分析回答:(1)蚁群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_,繁殖后代的是_______。工蚁期末备考蚁后(2)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蚂蚁不会发声,它靠_____传递信息(填“语言”“动作”或“味道”)。(3)小明说:“像蚂蚁这样的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你认为小明说得对吗?答:___(填“对”或“不对”)。(4)像蚂蚁一样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很多,请举出其中一例:_________。对期末备考蜜蜂味道3.明明是个很爱观察的孩子,一次,明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A.观察思考后,明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食物呢?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和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明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等。C.明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盒子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盒子内,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期末备考D.明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是_____;作出假设是_____;设计实验是_____;完成实验是_____;得出结论是_____;表达、交流是_____。(填字母)(2)明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3)明明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A期末备考BCDEF实验对象(蚂蚁)数量少增加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解析](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明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实验对象(蚂蚁)数量少,偶然性较大,实验结果不够准确。(3)实验时,为了排除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常常要设置重复组。期末备考探究三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1.【丹东中考】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甲乙两组试验方法步骤如下表,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期末备考甲组乙组1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取一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2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②号培养皿不作处理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3把①号、②号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持一致把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期末备考(1)甲组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所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该试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2)甲组同学设置的①号和②号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____。(3)推测甲组同学在实验中,能在__________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吗期末备考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硬币上的擦取物对照实验①(4)甲组同学通过重复组实验,在相同编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都能观察到菌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步骤不科学,原因是该组实验方法步骤中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期末备考乙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对照组(对照实验)[解析](1)由表中的内容可知甲要探究的问题是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吗?所作出的假设是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②号培养皿不作处理,可知变量是硬币上的擦取物。(2)甲组同学设置的①号和②号培养皿的目的是对照实验。(3)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②号培养皿不作处理,推测甲组同学在实验中,能在①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4)该实验的结论是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5)乙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步骤不科学,原因是该组实验方法步骤中缺少对照组(对照实验)。期末备考2.小丽和小辉为探究教室和操场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做了下列实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提出问题】教室和操场哪里的细菌和真菌多?【材料用具】每组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标签纸、放大镜、透明胶带、恒温培养箱。期末备考【实验步骤】①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1号、2号),将标签贴在培养皿底部。②采集细菌和真菌,在教室、操场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③放入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④观察、记录。期末备考【讨论】(1)配制牛肉汁培养基的目的主要是为细菌和真菌提供________。对其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②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__。(3)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的细菌和真菌更多些。(4)根据实验结果,为了健康,我们平时在学校应该怎样做?(请写出2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营养物质期末备考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教室常通风等教室接种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3.【常州中考】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的探究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期末备考(1)两位同学作出的假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_______同学设计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中,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_________________(4)将培养装置放在28℃环境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5)当实验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期末备考乙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无菌培养基中的有机物设置了对照实验,而且实验变量唯一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解析](1)假设是对提出问题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假设: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2)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上述实验中,甲同学没有设计对照实验,而乙同学设计了对照实验,更具有说服力。(3)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和充足的营养物质,由于细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无菌培养基中的有机物(或培养基,或有机物)。期末备考(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是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因此实验中应该给细菌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5)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得出的结论是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期末备考探究四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1.【黄冈丹东中考】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陈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肉汤,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期末备考甲瓶乙瓶丙瓶瓶口敞开敞开用消毒棉球塞住温度25℃5℃25℃3天后观察变质不变质不变质(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
本文标题: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备考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8026 .html